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养阴清肺膏

养阴清肺膏

药方名称养阴清肺膏

处方地黄100g麦冬60g玄参80g川贝母40g白芍40g牡丹皮40g薄荷25g甘草20g

性状为棕褐色稠厚的半流体;气香,味甜,有清凉感。

炮制上八味,川贝母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附录ⅠO),用70%乙醇作溶剂,浸渍18小时后,以每分钟1~3ml的速度缓缓渗漉,俟可溶性成分完全漉出,收集漉液,回收乙醇;牡丹皮薄荷分别用水蒸气蒸馏,收集蒸馏液,分取挥发性成分另器保存;药渣与其余地黄等五味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静置,滤过,滤液与川贝母提取液合并,浓缩至适量,加炼蜜500g,混匀,滤过,滤液浓缩至规定的相对密度,放冷,加入牡丹皮薄荷的挥发性成分,混匀,即得。

功能主治养阴润燥,清肺利咽。用于阴虚肺燥,咽喉干痛,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0~20ml,一日2~3次。

贮藏密封,置阴凉处。

摘录《中国药典》

猜你喜欢

  • 半夏苏子汤

    药方名称半夏苏子汤处方半夏5两(洗),苏子1升,生姜5两,大枣40个(擘),橘皮3两,桂心3两,甘草2两。制法上切。功能主治卒上气,胸心满塞。用法用量水7升,煮取2升7合。分3服。注意忌海藻、菘菜、羊

  • 蛇床子散

    药方名称蛇床子散处方蛇床子大风子肉松香枯矾各30克 黄丹大黄各15克轻粉9克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治脓窠疮,生于手足、遍身,根硬作胀,痒痛非常。用法用量麻油调擦,湿烂者,干掺之。摘录《外科正宗》卷四

  • 瓜萎散

    《朱氏集验方》卷六:瓜萎散药方名称瓜萎散处方瓜蒌1个(黄色者,以炭火煅存性,用碗盖定,置地下一宿,出火毒)制法上药研为细末,作一服。功能主治治五色痢疾,久不愈者。用法用量用温酒调服。摘录《朱氏集验方》

  • 黄耆人参牡蛎汤

    药方名称黄耆人参牡蛎汤处方黄耆3钱,人参3钱,甘草2钱,五味1钱,生姜3钱,茯苓3钱,牡蛎3钱。功能主治痈疽。脓泄后溃烂,不能收口者。用法用量水煎大半杯,温服。另洗净败血腐肉,用龙骨、象皮细末少许收之

  • 黑散

    《备急千金要方》卷五:黑散药方名称黑散处方麻黄15克大黄7.5克杏仁15克制法上三味,先捣麻黄、大黄为散,别研杏仁如脂,纳上药末,又捣,令调和,纳密器中。功能主治治小儿变蒸中挟时行温病,或非变蒸时而得

  • 黑膏药

    药方名称黑膏药处方防风1两,荆芥1两,连翘1两,大黄1两,黄连1两,黄芩1两,黄柏1两,当归1两,赤芍药1两,玄参1两,紫金皮1两,木鳖子5钱,白芷5钱,杏仁5钱,桃仁5钱,生地5钱,地芫荽2两,黄花

  • 和腹汤

    《辨证录》卷九:和腹汤药方名称和腹汤处方人参1钱,柴胡1钱,甘草1钱,神曲1钱,厚朴1钱,白术2钱,陈皮5分。功能主治忍饥受饿,腹中空虚,内伤胃气,时遇天气不正,时寒时热,遂至胸膈闷塞,宛如结胸。用法

  • 必应汤

    药方名称必应汤处方延胡索香附艾灰 归身砂仁生姜功能主治理气活血,祛寒止痛。主寒邪客于心脾,气血不和,胸脘疼痛。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六

  • 厚朴荜茇丸

    药方名称厚朴荜茇丸处方荜茇1两,陈橘皮1两,胡椒1两,白石脂1两,龙骨1两,干姜3分,诃子皮3分,缩砂仁3分,白术3分,当归半两,桂半两,厚朴1两半。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久痢不

  • 开关散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开关散药方名称开关散炮制用南星捣为末,白龙脑二件,各等分研,自五月五日午时合。功能主治治急中风,目瞑牙噤,无门下药者。用法用量患者只使一字至半钱,以中指点末,揩齿三二十揩,在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