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五虎下西川

五虎下西川

药方名称五虎下西川

处方穿山甲(炙,研)黄耆白芷当归生地各9克

功能主治活血消肿。治无名肿毒,痈疽发背。

用法用量用黄酒750毫升,或酒水各半,煎取250毫升。

在头面者,加川芎15克;在身上者,加杜仲15克;在两腿者,加牛膝15克;在肢臂手足者,加桂枝15克。

摘录《串雅内编》卷二

猜你喜欢

  • 蒌连丸

    《简易方》引《卫生方》(见《医方类聚》卷一二五):蒌连丸药方名称蒌连丸处方黄连(去须)、瓜蒌(连瓤)各等分。制法上为末,以生地黄自然汁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消渴,小便频数滑如油。用法用量每服50丸

  • 拔痹膏

    药方名称拔痹膏处方生半夏(为末)、广胶各等分。制法先用姜汁将膏煎烊,调入半夏。功能主治痹证,历节。用法用量涂。摘录《兰台轨范》卷二

  • 百顺散

    《鸡峰》卷五:百顺散药方名称百顺散处方芎?1两半,羌活1两,防风1两,木通1两,荆芥1两,甘草1两,大力子1两,菊花半两,白芷半两,麻黄半两。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解利伤寒。主用法用量每服1钱,白汤点

  • 布袋丸

    《补要袖珍小儿方论》:布袋丸药方名称布袋丸处方夜明砂芜荑使君子各60克 白茯苓白术人参甘草芦荟各15克制法上为细末,汤浸蒸饼和丸,如弹子大。功能主治驱蛔消疳,补养脾气。主小儿疳疾,体热面黄,肢瘦腹大,

  • 葱涕丸

    药方名称葱涕丸处方葱涕半合,木通半两(锉),细辛半两,桂心半两,菖蒲3分,附子半两(去皮脐,生用),当归半两,甘草1分(生用),独活1两,白矾1两(烧灰)。制法上为末,以鹅脂并葱涕为丸,如枣核大。功能

  • 莲肉粥

    《太平圣惠方》:莲肉粥药方名称莲肉粥处方莲子粉15克粳米30克 红糖适量制法将上3味同入砂锅内煎煮,煮沸后即改用文火,煮至粘稠为度。功能主治补脾止泻,益肾固精,养心安神。适用于高血压及脾虚泄泻、肾虚不

  • 芙蓉丹

    药方名称芙蓉丹处方附子1两(炮),朱砂半两。制法上为末,煮糊为丸。功能主治心肾不足,气不升降,用心过度,惊悸多忘。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心盐汤送下。摘录《普济方》卷二二四引《济生》

  • 二虎丸

    药方名称二虎丸别名神助丹处方乌头4两,附子4两。制法配醋浸3宿,取出切作片子,穿1小坑,以炭火烧令通赤,用好醋3升同药倾入热坑子内,盆合之,经1宿取出,去沙土,用好青盐4两(研),与前药同炒令赤黄色,

  • 安息香丸

    《圣惠》卷十六:安息香丸药方名称安息香丸别名雄黄丸处方安息香1两,朱砂半两(细研),硫黄半两(细研),雄黄1两(细研),阿魏半两,松脂4两,榴(柏)叶4两,苍术4两,白芷3两,干桃叶3两。制法上为末,

  • 云母膏

    药方名称云母膏处方蜀椒(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出汗甘)、白芷、没药(研)、赤芍药、肉桂(去粗皮)、当归,各半两;盐花(研)一十四两,麒麟竭(研)、菖蒲、白芨、川芎、草龙胆、木香、白敛、防风(去芦.叉)、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