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二丁丸

二丁丸

医学纲目》卷三十八:二丁丸

药方名称二丁丸

处方丁香半两,丁香1两,密陀僧1两,韶粉1钱,硫黄3钱。

制法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小儿乳癖。食癖,疳热。

用法用量3岁儿10丸,日哺米饮下。饮乳者,乳汁下。次日当取下恶物,热即随退。

加黄莺屎1钱,尤妙。

摘录医学纲目》卷三十八

普济方》卷三九二引《全婴方》:二丁丸

药方名称二丁丸

处方丁香半钱,白丁香1两,密陀僧1钱,轻粉1钱。

制法上为末,面糊为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小儿乳癖,在两胁下,或左或右,状如狗舌,面黄腹大,潮热多渴。

用法用量三岁5丸,水送下。恶物下为效。

摘录普济方》卷三九二引《全婴方》

猜你喜欢

  • 安中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安中散药方名称安中散处方玄胡索(去皮)、良姜(炒)、干姜(炮)、茴香(炒)、肉桂,各五两。牡蛎(煅)四两,甘草(炒)十两。炮制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治远年日近脾疼翻胃,

  • 截疟不二饮

    药方名称截疟不二饮处方槟榔、草果、知母、贝母、陈皮、枳壳、半夏、常山、乌梅、苍术、柴胡。功能主治疟疾已发4-5次者。用法用量上用酒1钟,水1钟,加生姜3片,煎至半钟,露1宿,五更温服,滓隔宿再煎服之。

  • 五生丸

    《杨氏家藏方》卷八:五生丸药方名称五生丸处方天南星(生姜汁浸一宿,焙干)半夏(汤洗七次)附子(炮,去皮、脐)白附子天麻白矾(枯)各30克朱砂6克(别研为衣)制法上药为细末。生姜自然汁煮面糊为丸,如梧桐

  • 大黑膏

    药方名称大黑膏处方乌头半两,芎?半两,雄黄半两,胡粉半两,木防己半两,升麻半两,黄连半两,雌黄半两,藜芦半两,矾石半两,杏仁(去皮尖)40枚,巴豆40枚,黄柏1分,松脂如鸡子大,乱发如鸡子大。制法上为

  • 香葛汤

    《幼幼新书》卷二十七引张涣:香葛汤药方名称香葛汤处方藿香白茯苓甘草(炙)各15克丁香干葛人参各30克功能主治治呕吐后,津液耗伤,口渴甚者。用法用量上为汤剂。另以麝香1克,研服0.5~1克,姜汤调下。以

  • 金枣化痰丸

    《医统》卷八十八:金枣化痰丸药方名称金枣化痰丸处方天麻7钱,胆南星、半夏(制)2钱,白附子1钱,全蝎1钱,轻粉1钱,朱砂2钱半,雄黄1钱,麝香3分,珍珠5分,枳实1钱半,硼砂1钱,金箔20片(为衣),

  • 王不留行汤

    《圣济总录》卷八十六:王不留行汤药方名称王不留行汤处方王不留行桂(去粗皮)桔梗(炒)大黄(锉,炒)当归(切,焙)甘草(炙,锉)各30克雷丸延胡索白及天雄(炮裂,去皮、脐)槟榔(半生,半煨熟)各45克桑

  • 二陈平胃散

    《症因脉治》卷二:二陈平胃散药方名称二陈平胃散处方熟半夏白茯苓广皮甘草熟苍术厚朴功能主治消积宽中,化痰止咳。主食积咳嗽;五更为甚,胸脘满闷,脉沉滑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症因脉治》卷二《嵩崖尊生》卷

  • 豆苏汤

    药方名称豆苏汤处方黑豆3合,紫苏茎叶2条,乌梅2个。功能主治上焦有热,咯吐瘀血,烦闷燥渴。用法用量用水1大碗同煎,临熟入姜汁3大匙。食后旋服。摘录《直指》卷二十六

  • 地骨酒

    药方名称地骨酒处方新地骨皮(洗净)。制法捣自然汁(无汁则以水煎汁)。功能主治小便出血。血淋。用法用量每服1盏,加酒少许,食前温服。摘录方出《本草纲目》卷三十六引《简便方》,名见《仙拈集》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