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龙骨莲

龙骨莲

《中药大辞典》:龙骨莲

药材名称龙骨莲

拼音Lónɡ Gǔ Lián

别名龙骨、子母莲、野藕

出处《贵州民间药物》

来源睡莲科植物龙骨莲根茎。全年可采。

原形态多年生水生草本。根茎横卧,白色,有螺旋状排列的黑色叶迹。叶漂浮,卵形至广卵形,长约8厘米,宽6~8厘米,先端圆,全缘,基部深心形,质厚,两面光滑无毛,下面密布点状突起;叶柄细长,扁而中空。花单生于花梗顶端;萼片5,花冠状,黄色,广卵形,长约2厘米,宿存;花瓣多数,矩形,先端凹陷,长约6毫米;雄蕊多数;子房上位,卵形,花柱极短,柱头有12个缺刻。浆果。种子多数。

生境分部生于池沼、水塘。

性味性凉,味甘微苦。

功能主治治痨伤虚损,有滋补清热之功。

复方治阴虚弱痨:鲜龙骨莲根(去须)二两,炖肉吃,早晚各一次。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龙骨莲

药材名称龙骨莲

拼音Lónɡ Gǔ Lián

英文名Rhizome of Bornet Cowlily,Bornet Cow lily

别名龙骨、子母莲、野藕。

出处出自《贵州民间药物》。

来源药材基源:为睡莲科植物贵州萍逢草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Nuphar bornetii Levl.et Vant.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挖,除去细根,洗净,晒干。

原形态贵州萍逢草 多年生水生草本。根茎横卧,白色,有螺旋状排列的黑色叶迹,根纤维状。叶漂浮,草质,圆形或心状卵形,长6-8cm,宽4.5-7cm,先端圆钝,边缘波状,基部弯缺深达全叶片的1/3,两侧裂片靠拢或重合,上面无毛,下面微有柔毛且密布点状突起;叶柄细长,扁而中空。花单生于花梗顶端;萼片5,花瓣状,黄色,广卵形,长约2cm,宿存;花瓣多数,宽线形,先端凹隐,长约6mm,宽约2mm;雄蕊多数;子房上位,卵形,花柱极短,柱头有12个缺刻。浆果含多数种子。花期5-7月,果期7-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池沼、水塘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西、贵州等地。

性味甘;苦;微寒

归经脾经

功能主治滋阴清热。主劳伤虚损;阴虚发热;盗汗;外敷

用法用量内服:30-60g。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鸡爪七

    药材名称鸡爪七拼音Jī Zhuǎ Qī别名天王七、五转七、羽裂莛子藨来源忍冬科莛子藨属植物莛子藨Triosteum pinnatifidum Maxim.,以根、果实入药。秋末或早春挖根;7~8月采成

  • 黄珠子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黄珠子草药材名称黄珠子草拼音Huánɡ Zhū Zi Cǎo别名乳痈根来源大戟科黄珠子草Phyllanthus simplex Retz.,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广西。性味

  • 豆蔻壳

    药材名称豆蔻壳来源本品为姜科植物白豆蔻Amomum kravanh Pierre ex Gagnep。或爪哇白豆蔻Amomum compactum Soland ex Maton 的干燥成熟果实的果壳

  • 杉子

    《中药大辞典》:杉子药材名称杉子拼音Shān Zǐ别名杉果(《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出处《纲目》来源为杉科植物杉的种子。功能主治治疝气,遗精,白癜风,乳痈。①《纲目》:"治疝气疼痛,一岁一粒

  • 桃仁

    《中国药典》:桃仁药材名称桃仁拼音Táo Rén英文名SEMEN PERSICAE来源本品为蔷薇科植物桃Prunus persica (L.) Batsch 或山桃Prunus d

  • 山五味子根

    药材名称山五味子根拼音Shān Wǔ Wèi Zǐ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忍冬科植物珍珠荚蒾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iburum foetidum Wall. Var. ceanothoides

  • 霜红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霜红藤药材名称霜红藤别名山货榔、哥兰叶、米汤叶、绵条子来源卫矛科霜红藤Celastrus gemmatus Loes.,以根入药。生境分部甘肃、陕西、江苏、安徽、浙江、福建、台湾、

  • 接骨木叶

    《中药大辞典》:接骨木叶药材名称接骨木叶拼音Jiē Gǔ Mù Yè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忍冬科植物接骨木的叶片。4~10月均可采收。性味《现代实用中药》:"苦,寒。&q

  • 花榈木

    药材名称花榈木拼音Huā Lǘ Mù别名三钱三[江西]、青竹蛇、牛屎樵来源豆科红豆树属植物花榈木Ormosia henryi Prain,以根、根皮、茎及叶入药。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性味辛

  • 鹿胎

    《全国中草药汇编》:鹿胎药材名称鹿胎拼音Lù Tāi来源为鹿的干燥胎儿。性味甘,温。功能主治补血,益精。用于肾虚精亏,体弱无力,腰腿酸软。用法用量多配成丸剂或膏剂服用。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