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黄芫花

黄芫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黄芫花

药材名称黄芫花

别名芫花、芫蒿、药鱼梢、黄闷头花、叩皮花、野雁皮、雁皮花、羊冤冤、痒眼花、黄雁雁

来源瑞香荛花属植物河朔荛花Wikstroemia chamaedaphne Meisn.的花蕾,叶也可入药。初秋采花蕾及叶,阴干或烘干。

性味辛,温。有小毒。

功能主治泻下逐水,通便。用于水肿胀满,痰饮积聚,咳逆喘满,急、慢性传染性肝炎,精神分裂症,癫痫。

用法用量0.5~1钱,研粉冲服。

注意发热体弱、溃疡病、孕妇,忌服。

备注(1)治疗精神分裂症,必要时用量可逐渐加大,增至2钱,水煎服。

(2)本品花蕾在山西、甘肃等省作“芫花”入药。其树皮及根皮对粘膜及皮肤的刺激性较强,外用为皮肤引赤发泡药。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黄芫花

药材名称黄芫花

拼音Huánɡ Yuán Huā

英文名Lowdaphne Stringbush Flower and Leaf

别名绛州芫花、北芫花、黄闷头花、叩皮花、痒眼花。

出处东北、陕西。

来源药材基源:为瑞香科植物河蒴荛花的花蕾。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Wikstroemia chamaedaphne Meissn.

采收和储藏:初秋采其花蕾,阴干或烘干。

原形态河朔荛花直立落叶灌木,高约0.5。枝细长,新枝绿色,老枝红褐色,平滑无毛。叶对生或近之,革质;长椭圆状披针形乃至披针形,长2-5cm,亦少有长至6cm者,宽0.3-1cm,先端尖或稍尖,基部渐狭成短柄,叶片全部光滑,下面苍绿色,全缘。花小,黄色,数朵排成顶生伞形聚伞花序,带数个再集合成圆锥花序;花被管状,先端4裂,外面被疏柔毛;雄蕊8,分上下二轮着生于花被管内;花盘鳞片1,长圆形,子房上部被淡黄色短柔毛;柱头圆形。核果卵圆形。花期夏秋间,果期秋季。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坡、路旁、沟边和草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北及陕西、甘肃、河南、四川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花呈棒状或细长筒状,多散在聚集成束,两性,不具花瓣,萼圆筒状而细,少弯曲,长3-8mm,表面浅灰绿色或灰黄色,密被短柔毛,先端裂片为全长的1/6-1/4,背面也有短柔毛。解剖观察可见萼先端裂片亦为4枚,卵圆形,雄蕊8,排成2列,着生于萼筒内,不具花丝。气微弱,味甘有辣感。以色新鲜、整齐、无杂质为佳。

显微鉴别 粉末特征:黄绿色。①非腺毛单细胞多弯曲,长60-80μm。②花粉粒球形,直径为22μm,表面可见网状雕纹,具细小网孔。

化学成分籽含有河朔荛花素(simplexin)。叶含有5,7,3',4'-四羟基黄酮-3’-O-D-葡萄糖甙(5,7,3’,4'-tetrahydroxyflavone-3’-O-D-glucoside),5,7-二羟基-3’-甲氧基黄酮-4'-O-D-葡萄糖甙(5,7-dihydroxy-3'-methoxy-flavone-4'-O-D-glucoside),5,7,4'-三羟基黄酮-3’-O-β-D-葡萄糖甙(5,7,4β-trihydroxyflavone-3’-O-β-D-glucoside),5,7,3’,4'-四羟基黄酮-3-O-β-D-葡萄糖甙(5,7,3’,4’-tetrahydroxyflavone-3-O-β-D-gluco-side),5,7,3',4’-四羟基黄酮-8-C-β-D-葡萄糖甙(5,7,3’,4’-te-trahydroxyflavone-8-C-β-D-glucoside),正三十一烷(n-hentriacon-tane),三十烷醇(triacontanol),二十八烷醇(octacosanol),29-羟基-3-二十九烷酮(29-hydroxynonacosan-3-one)。花含芫花酯甲(yuanhuacin A)。

药理作用1.抗心律失常:黄芫花总黄酮200mg/次静脉注射,对乌头碱诱发的大鼠心律失常有抑制作用;20mg/kg静脉注射对氯化钡诱发的大心律失常有对抗作用;650mg/kg静脉注射,抑制热氯仿诱发的小姒心律失常,其ED 50为260.0±4.7mg/kg。

2.抗早孕:黄芫花醇提洲1g/ml,腹腔注射0.4ml,可致流产,在10例全流产者蜕膜组织中PGF2α、PGF2均明显增加,其抗早孕机制主要是直接作用于蜕膜组织,使之变性坏死,引起内源性前列腺素(PG)合成与释放,从而发动宫缩,软化宫颈,导致流产。

3.促癌:黄芫花水溶液含1mg量,用于小鼠阴道宫颈处,每周1次,连续9周,总量9mg,对Ⅱ型单纯疱疹病毒诱发小鼠宫颈癌有促进作用,也促进甲基胆蒽的诱癌作用。

毒性黄芫花总黄酮表脉注射对小鼠半数致死量为1619.±07.2mg/kg。

鉴别理化鉴别 (1)取本品粉末1g,加45%乙醇10ml,振摇提取,滤过,滤液置水浴上蒸干,加适量甲醇溶解,滤过,取滤液1ml,加镁粉少许,与盐酸3-4滴,显橘红色;另取滤液1ml,加醋酸铝试液2滴,产生黄色沉淀。

(2)取鉴别(1)项下剩余滤液1滴,点于洁净的滤纸上,喷洒1%三氯化铝的甲醇溶液,待于后置紫外光灯下观察,显黄绿色荧光。

性味辛;温;小毒

归经肺;肾经

功能主治泻下逐水;涤痰。主肚腹胀满;痰饮;咳逆喘满;传染性肝炎;精神分裂症;癫痫

用法用量内服:研末,1.5-3g;煎汤,3-6g。治疗精神分裂症,必要时用量可逐渐加大至6g,水煎服。

注意体弱者、孕妇忌服。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川莓

    药材名称川莓拼音Chuān Méi别名大乌泡、乌泡来源蔷薇科川莓Rubus setchuenensis Bur. et Franch.,以根入药。生境分部湖北、四川。性味酸、咸,平。功能主治

  • 接骨草

    《中药大辞典》:接骨草药材名称接骨草拼音Jiē Gǔ Cǎo别名红母鸡药(《南宁市药物志》),红毛母鸡、壮阳草(《广西药植名录》)。出处《南宁市药物志》来源为豆科植物舞草的枝叶。全年可采。原形态舞草(

  • 金牛七

    《全国中草药汇编》:金牛七药材名称金牛七拼音Jīn Niú Qī别名火烟子、千锤打来源毛茛科乌头属植物松潘乌头Aconitun sungpanense Hand.-Mazz.或太白乌头A.

  • 大花活血丹

    药材名称大花活血丹拼音Dà Huā Huó Xuè Dān别名大筋草、透骨草来源药材基源:这唇形科植物大花活血丹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lechoma sinogtsnfid C.Y.Wu采收和

  • 椿白皮

    《中药大辞典》:椿白皮药材名称椿白皮拼音Chūn Bái Pí别名香椿皮(《经验方》),春颠皮(《分类草药性》)。出处《食疗本草》来源为楝科植物香椿树皮或根皮的韧皮部。全年均可采收

  • 白薇

    《中国药典》:白薇药材名称白薇拼音Bái Wēi英文名RADIX CYNANCHI ATRATI别名白马尾来源本品为萝藦科植物白薇Cynanchum atratum Bge。或蔓生白薇Cyn

  • 卷边桩菇

    药材名称卷边桩菇拼音Juǎn Biān Zhuānɡ Gū别名卷伞菌、卷缘网褶菌、落褶菌、卷边网褶菌、桩菇来源药材基源:为桩菇科真菌卷边桩菇的子实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摘,去掉

  • 菱壳

    《中药大辞典》:菱壳药材名称菱壳拼音Línɡ Ké别名菱皮(《滇南本草》),乌菱壳(《纲目》),风菱角(《医宗汇编》)。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菱科植物菱或其同属植物的果皮。功能主治

  • 突厥雀

    《中药大辞典》:突厥雀药材名称突厥雀拼音Tū Jué Què别名鹅鸠、寇雉(《尔雅》),沙鸡(《尔雅义疏》)。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沙鸡科动物毛腿沙鸡的肉。原形态雄鸟体长约40厘米

  • 乌豆根

    《中药大辞典》:乌豆根药材名称乌豆根拼音Wū Dòu Gēn别名山豆根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豆科植物西南槐树的根。全年可采。原形态灌木,高1~2米。小枝密被棕色短软毛。单数羽状复叶,互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