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黄秋葵根

黄秋葵根

药材名称黄秋葵根

拼音Huánɡ Qiū Kuí Gēn

出处《云南中草药选》

来源锦葵科植物刚毛黄秋葵。秋季采。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刚毛黄秋葵,又名:桐麻、黄秋葵、野棉花、黄芙蓉、辛麻、豹子眼睛花

多年生草本,高1~2米,全株密被黄色长刚毛。单叶互生,纸质,叶形有变异,卵形至近圆形,直径15~30厘米,掌状深裂,有5~9大小不等的裂片,边缘具齿,两面被毛;叶柄长。花单生于叶腋,或数朵顶生,排成总状花序;苞片4~5,卵状披针形;萼5裂,裂片匙形,早落;花冠淡黄色,中央紫色,钟状,直径8~10厘米;雄蕊管长15毫米。蒴果长圆形,长5~7厘米,端尖,被粗毛,内含种子多数。花期9~10月。

生境分部生于山坡灌木丛中、溪边。分布云南、贵州、四川、广东、湖北等地。

性味①《贵州草药》:"苦,平。"

②《云南中草药选》:"苦,寒。"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治水肿,尿路感染。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或研末,吞服,每次0.5~1钱。

复方①治水肿:桐麻根水杨柳、水灯草根各三至五钱。煨水服。(《贵州草药》)

②治腹水:桐麻根蜂蜜各一两,煨水服。泻水后,另用槲寄生五钱,煨水服,可防复发。(《贵州草药》)

③治尿路感染,水肿:黄秋葵根三至五钱,煎服;或用干根粉,每次五分至一钱,开水吞服。(《云南中草药选》)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赤瓟

    《中药大辞典》:赤瓟药材名称赤瓟拼音Chì Páo别名气包(《东北药植志》),赤包、山屎瓜(《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出处《黑龙江中药》来源为葫芦科植物赤瓟的果实。果实成熟后连柄摘

  • 龙眼叶

    《全国中草药汇编》:龙眼叶药材名称龙眼叶拼音Lónɡ Yǎn Yè来源为无患子科龙眼属植物龙眼Dimocarpus longan Lour.,以叶入药,全年可采。性味微苦,平。功能主治清热解毒,解表利

  • 射罔

    《中药大辞典》:射罔药材名称射罔拼音Shè Wǎnɡ出处《本经》来源为毛茛科植物草乌头汁制成的膏剂。性味苦,热,有毒。①《药对》:"温。"②《本草经集注》:"大

  • 鹈鹕油

    药材名称鹈鹕油拼音Tí Hú Yóu别名斑嘴鹈鹕、淘鹅油来源鹈形目鹈鹕科斑嘴鹈鹕Pelecanus roseus Gmelin,以脂肪入药。生境分部我国北部地区,冬季迁南

  • 龙爪豆

    药材名称龙爪豆拼音Lónɡ Zhuǎ Dòu别名虎爪豆、猫爪豆、龙爪黎豆、狗爪豆来源豆科龙爪豆Stizolobium cochinchinense (Lour.) Tanget W

  • 仙人掌

    《全国中草药汇编》:仙人掌药材名称仙人掌拼音Xiān Rén Zhǎnɡ别名仙巴掌、霸王树、火焰、火掌、玉芙蓉来源为仙人掌科仙人掌属植物仙人掌Opuntia dillenii (Ker-Ga

  • 飞天蜈蚣

    药材名称飞天蜈蚣拼音Fēi Tiān Wú Gōnɡ别名蜈蚣草、神仙对坐草、石上蜈蚣、落地蜈蚣、百足草(《陆川本草》),铁斑鸠、巴岩姜(《贵州民间药物》)。出处《陆川本草》来源为天南星科植物

  • 枫香寄生

    《中药大辞典》:枫香寄生药材名称枫香寄生拼音Fēnɡ Xiānɡ Jì Shēnɡ别名虾蚶草(《本草求原》),百子痰梗(《岭南采药录》),螃蟹夹、栗寄生、寄生包(《四川中药志》),路路通寄生

  • 鲫鱼胆草

    药材名称鲫鱼胆草拼音Jì Yú Dǎn Cǎo别名较剪草(《生草药性备要》),山过路蜈蚣、蜈蚣草、行路蜈蚣(《福建民间草药》),鲫鱼草、龙胆草、节节花、苦胆草(《广东中药》Ⅱ),苦

  • 山楂根

    《中药大辞典》:山楂根药材名称山楂根拼音Shān Zhā Gēn出处《纲目》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山楂或野山楂等的根。原形态植物形态详"山楂"条。性味《分类草药性》:"甘,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