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黄毛岩白菜

黄毛岩白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黄毛岩白菜

药材名称黄毛岩白菜

拼音Huánɡ Máo Yán Bái Cài

别名岩白菜[四川]

来源苦苣苔科马铃苣苔属植物川滇马铃苣苔Oreocharis henryana Oliv.,以全草入药。夏秋采集,晒干。

性味淡,平。

功能主治清肺止咳,平喘,止血。用于劳伤咳嗽,哮喘,吐血。

用法用量5钱,水煎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黄毛岩白菜

药材名称黄毛岩白菜

拼音Huánɡ Máo Yán Bái Cài

别名岩白菜

来源药材基源:为苦苣苔科植物川滇马铃苣苔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reocharis henryana Oliv.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晒干。

原形态川滇马铃苣苔,多年生草本。根状茎粗而短,直径约1.5cm。叶基生;柄长1.5-7cm,密被褐色毡毛;叶片肉质,披针形或楔形,边缘波状或具三角状锯齿,上面被短柔毛,下面密被褐色毡毛。聚伞花序2-4条,每花序具6-8花;花序梗长10-18cm,与花梗被深紫色腺体柔毛;苞片小,钻形,脱落,花梗长5-10mm;花萼5裂至近基部,裂片线状披针形,长约4mm,外面被柔毛和腺体柔毛,内面近无毛;花冠钟状,深紫色,长约1cm,外面近无毛,筒长约5mm,檐部不明显二唇形,上唇2裂,下唇3裂,全部裂片长圆形;发育雄蕊4,分生,内藏,退化雄蕊1;花盘环状,全缘;子房长圆形,长4.5mm,花柱长约1.5mm,柱头1,盘状。蒴果倒长圆状披针形,长2.5--3.3cm,无毛。花期7-8月,果期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650-2600m的山地潮湿岩石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甘肃、四川及云南。

性味味甘;性平

功能主治止咳;平喘;止血。主咳嗽;哮喘;咯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狭果茶藨

    药材名称狭果茶藨拼音Xiá Guǒ Chá Pāo英文名root of Kansu Gooseberry, root of Narrowfruit Currant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

  • 野鸦椿子

    《中药大辞典》:野鸦椿子药材名称野鸦椿子拼音Yě Yā Chūn Zǐ别名鸡眼睛(《四川中药志》)。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省沽油科植物野鸦椿的果实或种子。8~9月采收成熟果实或种子,晒干。原形态野鸦

  • 红曲

    《全国中草药汇编》:红曲药材名称红曲拼音Hónɡ Qū别名红曲霉、紫红曲霉、红大米、红糟来源真菌类子囊菌纲曲霉目曲霉科红曲Monascus purpureus Went.,以菌丝体及孢子入药

  • 臭蒿

    药材名称臭蒿拼音Chòu Hāo别名牛尾蒿、海定蒿来源药材基源:为艾科植物臭蒿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olomiaea edulis (Franch.) Shih [Saussurea edul

  • 楝花

    药材名称楝花拼音Liàn Huā出处《纲目》来源为楝科植物川楝或苦楝的花。化学成分花含黄酮甙:印楝花甙即杨梅树皮素-3’-L-阿拉伯糖甙,槲皮素-3-半乳糖甙,山奈酚-3-葡萄糖

  • 沉香曲

    药材名称沉香曲拼音Chén Xiānɡ Qǔ出处《饮片新参》来源为沉香等多种药末和以神曲糊制成的曲剂。制法沉香、广木香各2两,广藿香、檀香、降香、羌活各3两,葛根、前胡、桔梗、枳壳、槟榔、炒

  • 珍珠伞

    《中药大辞典》:珍珠伞药材名称珍珠伞拼音Zhēn Zhū Sǎn别名紫绿果根、小罗伞、天青地红。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为紫金牛科植物多斑紫金牛的全株。夏、秋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原形态常绿小灌木,高达

  • 月季花根

    《中药大辞典》:月季花根药材名称月季花根拼音Yuè Jì Huā Gēn别名月月开根(《分类草药性》),月月红根(《贵州草药》)。出处《闽东本草》来源蔷薇科植物月季花的根,冬季采挖

  • 浙雁皮

    药材名称浙雁皮拼音Zhè Yàn Pí别名白山芝一、地棉皮。来源药材基源:为瑞香科植物毛花荛花的茎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Wikstroemia pilesa Cheng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剥取

  • 漏篮子

    《中药大辞典》:漏篮子药材名称漏篮子拼音Lòu Lán Zi别名木鳖子(《雷公炮炙论》),虎掌(《日华子本草》),漏篮(《彰明附子记》)。出处《纲目》来源为毛茛科植物乌头子根的琐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