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鸡肫草

鸡肫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鸡肫草

药材名称鸡肫草

拼音Jī Zhūn Cǎo

别名侧耳根、水侧耳根、金钱七、铜钱草

来源为虎耳科梅花草属植物鸡眼梅花Parnassia wightiana Wall.以全草入药。夏秋采集全草,洗净晒干。

性味淡、平。

功能主治清肺止咳,利水祛湿。用于久咳咯血,疟疾,肾结石,胆石症,白带,跌打损伤;外用治湿热疮毒。

用法用量0.5~2两;外用适量。

备注(1)同属植物尚有下列2种亦作鸡肫藤入药:白耳菜(苍耳七、白须草、诗人草)Parnassia foliosa Hook. f. et Thoms.;突隔梅花草(白侧耳梅花草)Parnassia delavayi Franch.。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鸡肫草

药材名称鸡肫草

拼音Jī Zhūn Cǎo

别名侧耳(《贵州民间药草》),水侧耳(《四川中药志》)。

出处《重庆草药》

来源为虎耳草科植物鸡眼梅花带根全草。9~10月采。

原形态鸡眼梅花草,又名:黄梅花草。

多年生蓝本,高约20~50厘米。根茎短粗,须根众多。基生叶丛生,肾脏形或圆卵形,肥厚,长3~5厘米,宽3.5~7厘米,先端圆形或微凸尖,基部心形,全缘;具长柄,长约20厘米。花茎中部以上具一无柄叶,抱茎,形与基生叶同。单花顶生,径约1厘米;萼片5,基部多少联合,广矩圆形,长1厘米左右,宿存;花瓣5,淡黄色,酥纹明显,呈倒卵状长圆形,长8毫米,边缘流苏状细裂;雄蕊5,背向,与花被互生,与退化雄蕊间生,退化雄蕊5,具3~5裂;子房卵状椭圆形,3心皮合生,1室,花柱短,先端3裂,微钝圆形。蒴果扁圆形;种子多数,椭圆形。花期7月。

生境分部喜生于大山地带土坎沟边的阴湿处;在海拔1600~2600米的中山地带均有生长。分布四川、贵州、广西等地。

性味甘,温。

①《贵阳民间药草》:"辛甘,温,无毒。"

②《四川中药志》:"性温。味淡,无毒。"

功能主治治咳嗽吐血,跌打损伤,白带,湿疮。

①《贵阳民间药草》:"补肺止咳。治妇女白带,跌打损伤。"

②《四川中药志》:"补虚益气,利水除湿。治妇女白带。咳嗽吐血及湿热疮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或炖鸡服。外用:捣敷。

复方①治咳嗽吐血:鸡肫草、鹿衔草。炖内服。(《四川中药志》)

②治妇女白带:白侧耳二两,白木槿花五钱。炖猪肉或煎水服。(《贵阳民间药草》)

③治湿热疮:鸡肫草,捣绒外用。(《四川中药志》)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鸡肫草

药材名称鸡肫草

拼音Jī Zhūn Cǎo

英文名Herb of Wight Parnassia

别名侧耳、水侧耳鸡眼草、黄梅花草、韦氏苍耳七、肥猪草、铜钱草、白侧耳草、荞麦草、疔疮草

出处出自《重庆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虎耳草科植物鸡眼梅花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arnassia wightiana Wall.ex Wight et Arn.

采收和储藏:8-9月采收全草。

原形态鸡眼梅花草 多年生草本,高约20-50cm。根茎短粗,须根众多。茎具棱脊,无毛。基生叶丛生;叶柄长3-15cm;叶片肾脏形或圆卵形,肥厚,长3-5cm,宽4-7cm,先端圆形或稍凸尖,基部心形,全缘;花茎中部以上具一无柄叶片,抱茎,与基生叶同形。单花顶生,径约1cm;萼片5,基部多少连合,倒卵形,长1cm左右,宿存;花瓣5,白色或淡黄色,脉纹明显,呈倒卵状匙形至葫芦形,长约8mm,边缘中部以下具流苏状细裂;雄蕊5,与退化雄蕊间生,退化雄蕊5,具3-5裂;先端头状;子房近上位,卵状椭圆形,三心皮合生,1室,花柱短,先端钝圆形。蒴果扁-圆形。种子多数,椭圆形。花期7-8月,果期8-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600-2600m的大山地土坎上和沟边阴湿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陕西、甘肃、福建、湖北、广东、广西、西藏等地。

性状根茎圆柱形,粗短,直径约6mm,表面灰褐色或棕褐色,有多数须根。茎长20-45cm,直径2-3mm,表面棕黄色,有纵棱,质脆,易折断。基生叶丛生,具长柄,叶片皱缩卷曲,完整者展平后呈肾形,长3-5cm,宽4-7cm,上面棕褐色或绿褐色,下面灰白色。茎生叶1枚,形同茎生叶,较小,无柄。花灰白色,生于茎端,有时可见扁卵形。气微,味淡。

性味味淡,性凉

归经肺;脾经

功能主治补肺止咳;止血;利湿。主主治肺热咳嗽,咯血,吐血,肾结石,胆结石,白带,湿热疮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外用:捣敷。

各家论述1.《贵阳民间药草》:补肺止咳。治妇女白带,跌打损伤。

2.《四川中药志》:补虚益气,利水除湿。治妇女白带,咳嗽吐血及湿热疮毒。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鸡爪芹

    药材名称鸡爪芹拼音Jī Zhuǎ Qín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红花变豆菜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nicula rubriflora Fr, Schmidt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挖,洗净,晒干。原

  • 兔肉

    《中药大辞典》:兔肉药材名称兔肉拼音Tù Ròu出处《别录》来源为兔科动物蒙占兔、东北兔、高原兔、华南兔、家兔等的肉。原形态①蒙古兔,又名:草原兔、跳猫。体形中等,长约45厘米,尾

  • 五眼果树皮

    《中药大辞典》:五眼果树皮药材名称五眼果树皮拼音Wǔ Yǎn Guǒ Shù Pí出处《南宁市药物志》来源为漆树科植物南酸枣的树皮。全年可采。原形态南酸枣,又名:酸枣、酸醋树。落叶

  • 绣线菊子

    《中药大辞典》:绣线菊子药材名称绣线菊子拼音Xiù Xiàn Jú Zǐ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光叶绣线菊的果实。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绣线菊根"

  • 四季春

    药材名称四季春别名狭叶小女贞、马龙女贞来源木犀科四季春Ligustrum malongense B. S. Sun,以全株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苦、涩,微凉。功能主治清热消炎,平肝泻火。主治急性传染

  • 中华胡枝子

    药材名称中华胡枝子拼音Zhōnɡ Huá Hú Zhī Zǐ别名高脚硬梗太阳草、台湾胡枝子来源豆科中华胡枝子Lespedeza chinensis G. Don,以根入药。生境分部

  • 跌破勒

    药材名称跌破勒拼音Diē Pò Lè英文名Seed of Longleaf Xylosma别名小角刺、铁梨木、凿子树出处出自《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药材基源:为大风子科植物长叶柞木的叶、刺及种子

  • 海康钩粉草

    药材名称海康钩粉草拼音Hǎi Kānɡ Gōu Fěn Cǎo别名蓝心草来源药材基源:为爵床科植物海康钩粉草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seuderanthemum haikangense C.Y.W

  • 三加皮

    《全国中草药汇编》:三加皮药材名称三加皮来源五加科五加属植物毛蕊三加(藏三加)Acanthopanax lasiogyne Harms,以根皮入药,称“三加皮”。原形态落叶小乔木,常有刺。叶互生或簇生

  • 算盘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算盘子药材名称算盘子拼音Suàn Pán Zi别名算盘珠、野南瓜、果盒仔、金骨风、山金瓜、臭山橘、馒头果、狮子滚球来源大戟科算盘子属植物算盘子Glochid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