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鸡公柴果

鸡公柴果

药材名称鸡公柴果

拼音Jī Gōnɡ Chái Guǒ

别名饭汤子果实

来源药材基源:为忍冬科植物茶荚蒾的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iburnum setigerum Hance.

采收和储藏: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

原形态荚蒾落叶灌木,高达4m。芽及叶干后变黑色、黑色、黑褐色或灰褐色;当年生小枝淡黄色,后为灰褐色,冬芽长通常5mm以下,具2对外鳞片,最外一对长为冬芽之半至2/3。叶对生;叶柄长1-1.5cm;叶片纸质,叶卵状长圆形至卵状披针形,长7-12cm,宽3.5-7cm,先端渐尖,基部圆形,下面近基部两侧有少数遥体,边缘除基部外疏生尖锯齿;侧脉6-8对,近平行而直,伸达齿端。撮伞形式聚伞花序无毛或稍被长伏毛,直径2.5-4cm,第1级辐射枝通常5条,花生于第3级辐射枝上,芳香;萼筒长约1.5mm,萼檐具5微齿;花冠白色,辐状,直径4-6mm,裂片长于花冠筒;雄蕊5,长为花冠之半或等长;花柱不高出萼齿。果序弯曲,核蕊5,长为花冠之半或等长;花柱不高出萼齿。果序弯曲,核果红色,球状卵形,长9-11mm;核扁,长8-10mm,凹凸不平。花期4-5月,果期9-10月。

性味味甘;性平

功能主治健脾。主消化不良;食欲不振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炙甘草

    药材名称炙甘草英文名RADIX GLYCYRRHIZAE PREPARATA来源本品为甘草的炮制加工品。性状本品为类圆形或椭圆形切片,表面红棕色或灰棕色,微有光泽,切面黄色至深黄色,形成层环明显,射线

  • 费菜

    药材名称费菜拼音Fèi Cài别名养心草、倒山黑豆(《福建民间草药》),马三七、白三七、胡椒七(《湖南药物志》),七叶草(《闽东本草》),晏海豆丬、回生草(《福建中草药》),血草(

  • 猫脚印

    《中药大辞典》:猫脚印药材名称猫脚印拼音Māo Jiǎo Yìn别名水药、狗脚血竭、野麻、白花地丁(《云南中草药》),石岩酸饺草、满山红(《昆明民间常用草药》)。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为牻牛

  • 猴骨

    药材名称猴骨拼音Hóu Gǔ别名猕猴骨、申骨、黄猴来源灵长目猴科猕猴Macaca mulatta (Zimmermann),以骨骼(酥炙或打碎)入药。生境分部湖北、湖南、四川、西藏、广西。性

  • 鲨鱼油

    药材名称鲨鱼油拼音Shā Yú Yóu来源药材基源:为六鳃鲨科动物扁头哈那鲨的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Notorhynchus platycephalus采收和储藏:捕得后剖腹取出脂肪,熬油。原形态扁

  • 小花鸢尾根

    药材名称小花鸢尾根拼音Xiǎo Huā Yuān Wěi Gēn别名六棱麻根来源药材基源:为鸢尾科植物小花鸢尾的根茎及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Iris speculatrix Hance采收和储藏:秋

  • 鹅毛

    《中药大辞典》:鹅毛药材名称鹅毛拼音é Máo出处《别录》来源为鸭科动物鹅的羽毛。化学成分羽毛是上皮的变形,与其他动物的羽毛、毛、爪等成分相似,主要为角蛋白。因经常用尾脂腺液涂布,

  • 熊胆

    《全国中草药汇编》:熊胆药材名称熊胆拼音Xiónɡ Dǎn别名狗熊胆、黑瞎子胆来源熊科动物黑熊Selenarctos thibetanus (G. Cuvier)、东北马熊Ursus arc

  • 多穗蓼

    《中药大辞典》:多穗蓼药材名称多穗蓼拼音Duō Suì Liǎo别名辣蓼、水蓼、恣恣萨曾(藏名)。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来源为蓼科植物多穗蓼的全草。 6~10月采收。原形态草本,高100~1

  • 赶风柴

    《中药大辞典》:赶风柴药材名称赶风柴拼音Gǎn Fēnɡ Chái别名节节红(《南宁市药物志》),饭汤叶、亚寨凡、大班鸠米(《广西药植名录》)。出处《岭南采药录》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裸花紫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