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鳣鱼肝

鳣鱼肝

《中药大辞典》:鳣鱼肝

药材名称鳣鱼肝

拼音Zhān Yú Gān

出处《本草拾遗》

来源为鲟科动物鳇鱼

原形态动物形态详"鳣鱼"条。

性味无毒。

功能主治主恶疮疥癣。

注意勿以盐炙食。(性味以下出《本草拾遗》)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鳣鱼肝

药材名称鳣鱼肝

拼音Zhān Yú Gān

英文名Siberian huso Sturgeon liver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拾遗》。

来源药材基源:为鲟科动物蝗鱼的肝脏。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uso dauricus(Georgi)

采收和储藏:捕杀后,剖腹,取其肝脏;鲜用。

原形态蝗鱼,体长约2m,大者可长达5m以上。头略呈三角形,吻长而较尖锐,前端略向上翘,头部表面被有多数骨板。口宽大,弧形下位,前方有吻须2对。眼小,距吻端较近。左右鳃膜彼此相连,并向腹面伸展。体被菱形骨板5行,骨板上有尖锐微弯的棘,背行骨板较大,黄色,10-16块;体侧骨板黄褐色,32-46块;腹侧骨板8-12块;腹鳍基部后有不太明显的骨板1-2块。其他部分光滑无鳞。背鳍43-57,后位;臀鳍26-36,起点在背鳍的后部下方;尾鳍歪形,上叶长而尖。体背青黑色,两侧黄色,腹面灰白色。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为江河中下层鱼类,多栖息于两江汇合、支流入口及急流洲涡处,捕食其他鱼类。性成熟迟,需17-20年,5-6月为产卵期,溯江产卵,卵深灰色,产卵约150万粒。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黑龙江流域尤为多见。

性味味甘;性平

归经心经

功能主治解毒杀虫。主恶疮疥癣

用法用量内服:煮食,适量。

注意《本草拾遗》:“勿以盐炙食。”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剪夏罗根

    药材名称剪夏罗根拼音Jiǎn Xià Luó Gēn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石竹科植物剪夏罗的根茎及根。夏秋采收,洗净晒干。功能主治治关节不利,腹泻,蛇缠。用法用量内服:煎汤

  • 刺蓼

    药材名称刺蓼拼音Cì Liǎo别名廊茵、急解素、蛇不钻、猫舌草、红火老鸦酸草来源蓼科蓼属植物刺蓼Polygonum senticosum (Meisn.)Franch. et Sav.,以全

  • 红萆薢

    《全国中草药汇编》:红萆薢药材名称红萆薢拼音Hónɡ Bì Xiè别名小萆薢、小红萆薢、打不死、花花藤、花萆薢、滇江萆薢来源百合科菝葜属植物无刺菝葜Smilax mair

  • 香蕉

    《全国中草药汇编》:香蕉药材名称香蕉拼音Xiānɡ Jiāo别名弓蕉、香牙蕉、甘蕉来源芭蕉科芭蕉属植物香蕉Musa paradisiaca L. var. sapientum O. Kuntze,以全

  • 黄颡鱼涎

    《中药大辞典》:黄颡鱼涎药材名称黄颡鱼涎拼音Huánɡ Sǎnɡ Yú Xián出处《纲目》来源为鮠科动物黄颡鱼皮肤中分泌的粘液。功能主治《日用本草》:"治消渴

  • 红杉

    药材名称红杉拼音Hónɡ Shān来源松科红杉Larix potaninii Batal.,以树干内皮入药。生境分部甘肃、四川、云南。性味微辛,温。功能主治主治痢疾,脱肛及气滞,腹胀等症。用

  • 青棉花藤叶

    《中药大辞典》:青棉花藤叶药材名称青棉花藤叶拼音Qīnɡ Mián Huā Ténɡ Yè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虎耳草科植物青棉花藤的叶片。功能主治治多年溃烂疮毒

  • 苦楝皮

    《全国中草药汇编》:苦楝皮药材名称苦楝皮拼音Kǔ Liàn Pí英文名CORTEX MELIAE别名苦楝、楝树果、楝枣子、苦楝树、森树、翠树、紫花树、川楝皮来源本品为楝科植物川楝M

  • 白常山

    《中药大辞典》:白常山药材名称白常山拼音Bái Chánɡ Shān出处李承祜《药用植物学》来源为茜草科植物玉叶金花或展枝玉叶金花的根。8~10月采挖,晒干。原形态①玉叶金花又名:

  • 滇列当

    药材名称滇列当拼音Diān Liè Dānɡ来源药材基源:为列当科植物滇列当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robanche yunnanensis (G.Beck) Hand.-Mazz. [O.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