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鲮鱼

鲮鱼

药材名称鲮鱼

拼音Línɡ Yú

别名雪魿(《纲目拾遗》),魿鱼(姚可成《食物本草》),土铃鱼(《本草求原》)。

出处姚可成《食物本草》

来源为鲤科动物鲮鱼

原形态体长、侧扁,腹部圆,背部在背鳍前方稍隆起。体长约30厘米。头短,吻圆钝,吻长略大于眼径。眼侧位,眼间距宽。口下位,较小,呈弧形,上下颌角质化。须2对,吻须较明显,颌须短小。唇的边缘有多数小乳状突起,上唇边缘呈细波形,唇后沟中断。下咽齿3行。鳞中等大,侧线鳞38~41。背鳍Ⅲ12,无硬刺,其起点至尾基的距离大于至吻端的距离。臀鳍Ⅲ5。尾鳍分叉深。体上部青灰色,腹部银白,体侧在胸鳍基的后上方,有8~9个鳞片的基部具黑色斑块。幼鱼尾鳞基部有一黑色斑点。

栖于南方水温较高的河流内,以藻类及水底腐殖质为食。产卵期4~9月。冬季在河床深水处越冬。

生境分部分布于珠江流域及海南岛。

性味①姚可成《食物本草》:"味甘,无毒。"

②《本草求原》:"甘,平,无毒。"

功能主治①姚可成《食物本草》:"主滑利肌肉,通小便。治膀胱结热,黄疸,水鼓。"

②《纲目拾遗》:"健筋骨,活血行气,逐水利湿。"

③《本草求原》:"补中开胃,益气血,功近鲫鱼。"

注意《本草求原》:"阴虚喘嗽忌之。"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铧尖草

    药材名称铧尖草拼音Huá Jiān Cǎo别名试剑草、铧口草、铧头草、紫花地丁、耳钩草、犁头草、鸡下颌草、鸡口舌、紫地丁、剪刀菜、犁咀菜、铧尖菜、箭头草、红公鸡相打、来源药材基源:为堇菜科植物长萼堇菜

  • 叶下红

    药材名称叶下红拼音Yè Xià Hónɡ别名细黄金稍、白骨丹来源药材基源:为野牡丹科植物线萼金花树的枝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lastus apricus (Hand-Mazz.)H.L.Li[B

  • 棕树心

    《中药大辞典》:棕树心药材名称棕树心拼音Zōnɡ Shù Xīn出处《贵州民间方药集》来源为棕榈科植物棕榈的心材。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棕榈皮"条。功能主治《贵州民间方药集》

  • 杧果钉

    药材名称杧果钉拼音Mánɡ Guǒ Dìnɡ别名刺果苏木来源豆科杧果钉Caesalpinia crista L.,以叶入药。生境分部广东、广西、台湾。性味苦,凉。功能主治祛瘀止痛,

  • 半夏

    《全国中草药汇编》:半夏药材名称半夏拼音Bàn Xià英文名RHIZOMA PINELLIAE别名三叶半夏、三叶老、三步跳、麻玉果、燕子尾来源本品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Pinellia

  • 破骨风

    《全国中草药汇编》:破骨风药材名称破骨风拼音Pò Gǔ Fēnɡ别名破膝风、川滇茉莉来源木犀科素馨属植物破骨风Jasminum lanceolarium Roxb.,以茎入药。秋季采集,晒干

  • 猪肚木

    药材名称猪肚木拼音Zhū Dǔ Mù别名山石榴、跌掌随、老虎刺来源药材基源:为茜草科植物刺鱼骨木的叶、根及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nthium horridu Bl.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摘叶;夏、

  • 地瓜子

    药材名称地瓜子拼音Dì Guā Zǐ别名地萝卜子(《贵州民间方药集》)出处《中国药植志》来源为豆科植物豆薯的种子。化学成分种子含毒鱼和杀虫成分。这类成分中有统称为类鱼藤酮的异黄酮衍生物鱼藤酮

  • 小叶山鸡尾巴草

    《中药大辞典》:小叶山鸡尾巴草药材名称小叶山鸡尾巴草拼音Xiǎo Yè Shān Jī Wěi Bɑ Cǎo出处《浙江天舢药植志》来源为蹄盖蕨科植物华中介蕨的叶。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60~1

  • 人血七

    药材名称人血七拼音Rén Xuè Qī别名野人血草、大人血七、大金盆、野人血。来源药材基源:为罂粟科植物人血草的带根全草或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tylophorum lasiocarpum(O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