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马牙贯众

马牙贯众

药材名称马牙贯众

拼音Mǎ Yá Guàn Zhònɡ

来源药材基源:为蹄盖蕨科植物华北蹄盖蕨的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thyrium pachyphlebium C.Chr.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晒干。

原形态植株高达80cm。根茎短粗而斜升,顶端与叶柄基部被棕色、披针形鳞片。叶簇生;叶柄长15-35cm,禾秆色,基部黑色,向上近光滑;叶片纸质,叶轴和小羽轴常带紫红色,卵圆形或椭圆形,长25-40cm,宽20-30cm,二回羽状或三回羽状深裂;羽片10-15对,互生,有柄,阔披针形,基部的较大,长13-18cm,宽4-7cm,二回羽状深裂;小羽片15-20对,稍斜上,披针形,中部的较大,长2-4cm,宽1-2cm,渐尖头,基部楔形,不对称,羽状深裂;裂片狭长圆形,钝头,边缘有小锯齿或浅裂;叶脉在裂片上为羽状,在下面隆起,侧脉单一,伸达齿端。孢子囊群短线形或钩状,沿侧脉上侧着生,靠近中脉,每裂片有4-5对,成熟时满布叶背,囊群盖浅棕色,膜质,边缘啮蚀状。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800-1200m的田边湿地及灌木林下岩石缝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北及辽宁、陕西、山东、四川等地。

性味苦;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止血;驱虫。主疮毒疖肿;痢疾;鼻衄;蛔虫病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小牛肝菌

    药材名称小牛肝菌拼音Xiǎo Niú Gān Jūn别名空柄假牛肝菌、杂蘑来源药材基源:为牛肝菌科真菌小牛肝菌的子实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oletinus cavips (Opat.)Kalchb

  • 海豘鱼

    药材名称海豘鱼拼音Hǎi Tún Yú别名海狶(《临海异物志》)。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海豚科动物海豚的肉或皮下脂肪。原形态海豚(《纲目》)体长2~2.4米,肥满呈圆锥形。头部较小

  • 土木贼

    药材名称土木贼拼音Tǔ Mù Zéi别名木贼(《滇南本草》),纤弱木贼、接骨蕨、马人参、笔塔草(《广西野生资源植物》),节节草、斗眼草、豆根草、锁眼草(《滇南本草》整理本),笔头草

  • 桂木

    药材名称桂木拼音Guì Mù别名狗果树、白桂木、大叶胭脂来源桑科桂木属植物桂木Artocarpus lingnanensis Merr.,以果、根入药。性味果:甘、酸,平。根:辛,

  • 小牛肋巴

    药材名称小牛肋巴拼音Xiǎo Niú Lèi Bā别名斗鸡草来源药材基源:为瘤足蕨科植物耳形瘤足蕨的根茎或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lagiogyria stenoptera(Hance)Diels

  • 华风车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华风车子药材名称华风车子别名水番桃、清凉树来源使君子科风车子属植物风车子Combretum alfredii Hance,以根、叶入药。秋冬采,洗净鲜用或阴干。性味甘、淡、微苦,平

  • 鸱头

    《中药大辞典》:鸱头药材名称鸱头拼音Chī Tóu别名鹦头(《唐本草》)出处《别录》来源为鹰科动物白尾鹞的头。原形态白尾鹞,又名:鸢(《诗经》),鸱(《庄子》),鸭、负雀(《尔雅》),雀鹰(

  • 野樱桃

    《中药大辞典》:野樱桃药材名称野樱桃拼音Yě Yīnɡ Táo别名缠条子出处《宁夏中草药手册》来源为蔷薇科植物盘腺野樱桃的果实、种子。7~8月果实成熟时采收。原形态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3~5

  • 鹿梨根皮

    《中药大辞典》:鹿梨根皮药材名称鹿梨根皮拼音Lù Lí Gēn Pí出处《本草图经》来源为蔷薇科植物豆梨的根皮。性味《纲目》:"酸涩,寒,无毒。"功能

  • 亮菌

    《全国中草药汇编》:亮菌药材名称亮菌拼音Liànɡ Jūn别名假蜜环菌、假蜜环蕈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伞菌目伞菌科亮菌Clitocybe tabescens (Scop. ex Fr.)B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