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雁肪

雁肪

《中药大辞典》:雁肪

药材名称雁肪

拼音Yàn Fánɡ

别名鹜肪(《本经》),雁膏(盂洗)。

出处《本经》

来源为鸭科动物白额雁等的脂肪

原形态动物形态详"雁肉"条。

性味甘,平。

①《本经》:"味甘,平。"

②《吴普本草》:"神农,岐伯、雷公:甘,无毒。"

③崔禹锡《食经》:"味甘,小冷。"

功能主治活血法风,清热解毒。治中风偏枯,手足拘挛;心胸结热,痞塞呕逆;疮痈、发脱不长。

①《本经》:"主风挛拘急偏枯,气不通利。"

②《别录》:"长毛发须眉。"

③崔禹锡《食经》:"主风热烦心,驻面色,理腰脚痿弱。"

④孟诜:"雁膏可合生发膏,仍治耳聋。"

⑤《日华子本草》:"脂和豆黄作丸,补劳瘦,肥白人。"

⑥《纲目》:"涂痈肿耳疳。又治结热胸痞呕吐。"

用法用量内服:熬油或煎汤。外用:涂敷。

复方①治风挛拘急,偏枯,血气不通利:雁肪四两。炼滤过,每日空心暖酒一杯,肪一匙头,饮之。(《食医心镜》)

②治结热澼,心下肿,胸中痞塞,呕逆不止:雁肪一具,甘草(炙)、当归、桂心、芍药、人参石膏各二两(碎),桃仁三十枚(去皮尖),大枣二十枚(擘),大黄二两。上十味,切,以水一斗二升煮雁肪,取汁一斗煮诸药,取五升,去滓分服。(《外台秘要方》雁肪汤)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雁肪

药材名称雁肪

拼音Yàn Fánɡ

英文名Wild goose fat

别名鹜肪、雁膏、雁脂

出处出自《神农本草经

来源药材基源:为鸭科动物白额雁、鸿雁等的脂肪。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Anser albifrons(Scopoli)2.Anset cygnoides(Linnaeus)

采收和储藏:冬季捕捉,除去羽毛及内脏后,剥取脂肪,鲜用或炼油备用。

原形态1.白额雁,雄鸟体长约70cm,雌鸟较小。嘴扁平,被有软皮,肉色或玫瑰色,尖端具角质嘴甲,灰色或白色。虹膜棕色。嘴基和前额皆有白色横纹。头和颈、背部羽毛棕黑,羽缘灰白色。尾羽亦棕黑色,羽缘白色。胸、腹部棕灰色,布有不规则黑斑。幼鸟无此黑斑,嘴基亦无白纹。腿和脚橙黄色,有4趾,前3趾间具蹼,后1趾,前3趾间具蹼,后1趾小而不着地,蹼淡黄色;爪短而钝,白色或黑色。

2.鸿雁,雄鸟成体长约90cm,雌鸟较雄鸟为小,雌雄羽毛相似。嘴裂基部有2条黑褐色颚纹,颏及喉棕红。头顶至枕部为棕褐色,向后渐深。颈部除正中棕褐色外,余均白色。背肩、三级飞羽暗褐色,羽缘淡棕色;初级飞羽灰褐,端部转黑褐色;次级飞浓褐;翅上覆羽灰褐,羽缘棕白以至白色。下背和腰黑褐色。前颈下部和胸部均淡肉红色,向后渐淡至下腹转为纯白色。胁部暗褐,羽缘棕白。翅下覆羽及腋羽暗灰。尾羽暗褐色,尾上覆羽前褐后白,尾下覆羽和尾侧覆羽纯白。嘴黑色,雄雁的上嘴基部有一瘤状突。虹膜赤褐色或褐色,趾跖橙黄色,爪黑色。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栖息于旷野、湖泊、河川和沼泽地带,有时也可见于森林中在草原和茂密的芦苇间筑巢。以植物为主要食物,也吃少量贝类。每年4-5月产卵,每窝5-8枚,呈乳白色。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北部、内蒙古东部;东北南部、包头、阿尔泰山脉、黄河上游、河北、青岛;长江下游;福建、台湾。

性味味甘;性平

归经心;肝;胃经

功能主治益气补虚;活血舒筋。主中风偏枯;手足拘挛;腰脚痿弱;耳聋;脱发;结热胸痞;疮痈肿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或炼油,适量。外用:适量,涂敷。

复方①治风挛拘急、偏枯,血气不通利: 雁肪四两,炼滤过,每日空心暖酒一杯,肪一匙头,饮之。(《食医心镜》)②治结热BI,心下肿,胸中痞塞,呕逆不止: 雁肪一具,甘草(炙)、当归、桂心、芍药、人参石膏各二两(碎),桃仁三十枚(去皮尖),大枣二十枚(擘),大黄二两。上十味,切,以水一斗二升煮雁肪,取汁一斗煮诸药,取五升,去滓分服。(《外台秘要方》雁肪汤)

各家论述1.《本经》:主风挛拘急偏枯,气不通利。

2.《别录》:长毛发须眉。

3. 崔禹锡《食经》:主风热烦心,驻面色,理腰脚痿弱。

4. 孟诜:雁膏可含生发膏,仍治耳聋。

5.《日华子本草》:脂和豆黄作丸,补劳瘦,肥白人。

6.《纲目》:涂痈肿耳疳。又治结热胸痞呕吐。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旋复花

    药材名称旋复花拼音Xuán Fù Huā别名蕧、盗庚(《尔雅,),戴椹(《本经》),飞天蕊(侯宁极《药谱》),金钱花(《本草图经》),野油花(《小儿卫生总微论方》),滴滴金、夏菊(

  • 光肺筋草

    药材名称光肺筋草别名无毛粉条儿菜来源百合科光肺筋草Aletris glabra Bureau et Franch.,以全草、根入药。生境分部甘肃、陕西、福建、台湾、湖北。性味甘、微苦,平。功能主治润肺

  • 禹州漏芦

    药材名称禹州漏芦拼音Yǔ Zhōu Lòu Lú英文名RADIX ECHINOPSIS来源本品为菊科植物蓝刺头Echinops latifolius Tausch 或华东蓝刺头Ec

  • 羊骨

    《中药大辞典》:羊骨药材名称羊骨拼音Yánɡ Gǔ出处《别录》来源为牛科动物山羊或绵羊的骨骼。原形态动物形态详"羊肉"条。化学成分因部位、年龄等之不同,骨的化学组成亦有差

  • 大叶樟

    药材名称大叶樟拼音Dà Yè Zhānɡ来源药材基源:为樟科植物锈叶新木姜子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Neolitsea camndiana Lec.[N.ferruginea Merr.]采收和储藏

  • 大伸筋

    药材名称大伸筋拼音Dà Shēn Jīn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为木兰科植物小花五味子的根。秋季采挖,切片晒干或鲜用。原形态蔓生或缠绕性藤本。茎长达3米,具皮孔;枝赤红,无毛。叶互生,椭圆形或

  • 红蒿枝

    《中药大辞典》:红蒿枝药材名称红蒿枝拼音Hónɡ Hāo Zhī别名小红蒿(《云南思茅中草药选》)。出处《红河中草药》来源为菊科植物杯菊的全草。夏、秋季采收,洗净,切段,晒干。原形态一年生直

  • 野灯草

    药材名称野灯草拼音Yě Dēnɡ Cǎo来源药材基源:为灯心草科植物小灯心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Juncus bufonius L.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洗净,晒干。原形态小灯心草一年生草本,

  • 石上柏

    《全国中草药汇编》:石上柏药材名称石上柏拼音Shí Shànɡ Bǎi别名深绿卷柏、地侧柏、梭罗草、地梭罗、金龙草、龙鳞草来源为卷柏科卷柏属植物深绿卷柏Selaginella do

  • 香槁树

    《全国中草药汇编》:香槁树药材名称香槁树别名跌打王、香胶树来源樟科香槁树Machilus grijsii Hance,以全株入药。生境分部广东。性味甘、微苦,凉。功能主治散瘀消肿,止血,消炎。治跌打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