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阿里红

阿里红

《全国中草药汇编》:阿里红

药材名称阿里红

拼音ā Lǐ Hónɡ

别名落叶松茸

来源真菌类多孔菌科层孔菌属苦白蹄Fomes officinalis (Vill. ex Fr.) Ames,以子实体入药。夏秋采,除去粗皮晒干或搓碎。

性味甘、苦,温。

功能主治温肺化痰,降气平喘,祛风除湿,活血消肿,利尿,解蛇毒。用于咳嗽,哮喘,胃痛,胃酸过多,尿路结石,肾炎,慢性风湿性关节炎,咽喉炎,牙周炎,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1~2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阿里红

药材名称阿里红

拼音ā Lǐ Hónɡ

别名落叶松茸(《新疆中草药手册》)。

出处《新疆中草药手册》

来源为多孔菌科植物苦白蹄的干燥菌瘤。夏、秋采收,除去粗皮晒干。

原形态苦白蹄,又名:药用层孔。菌盖马蹄形,通常拳头大或更大,白色至淡黄色,初期表面具光滑的薄皮,后渐开裂变粗糙,有时有同心环带,边缘钝;菌肉软,粉白色,疏松质轻,老时易碎;菌管白色,多层。孢子无色,光滑,卵形。

生境分部生于松及落叶松的树干上。分布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河北、山西、新疆、四川、云南等地。

化学成分含多种三萜和甾体化合物,其中主要是齿孔酸和去氢齿孔酸。其他尚分得齿孔醇、齿孔二醇、齿孔醛、硫色多孔菌酸、麦角甾四烯-4,6,8(14),22-酮-3、麦角甾醇、角鲨烯、乙酸齿孔醇酯、3α-羟基-4,4,14α-三甲基-Δ2-5α-娠烯-20-酮、去氢齿孔酮酸等。

性味味甘苦,性温,无毒。

功能主治温肺化痰,降气平喘,祛风除湿,活血消肿,利尿,解蛇毒。

复方①治咳嗽,哮喘:阿里红一钱,甘草二钱。水煎服。

②治胃痛,胃酸过多:阿里红一钱五分,搓碎,水煎服。

③治尿路结石,肾炎:阿里红、缬草各一钱五分。水煎取汁,加蜂蜜服。

④治慢性风湿性关节炎:阿里红、刺糖各一钱。温开水冲服。

⑤治咽喉炎,牙周炎:阿里红适量,煎水含漱。

⑥治毒蛇咬伤:阿里红适量,搓细末,醋调敷患处。(性味以下出《新疆中草药手册》)

临床应用治疗慢性气管炎:取阿里红煎服,每次1.5~3钱,每日2次,连服10天为一疗程。观察105例,经治五疗程,结果近控13例(12.4%),显效49例(46.7%),好转36例(34.8%)。有效率93.9%。初步观察,镇咳、平喘效果较祛痰为好,对单纯型疗效较喘息型为好。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峨眉香科

    药材名称峨眉香科拼音é Méi Xiānɡ Kē别名峨眉石蚕、野烟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峨眉香科科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eucrium omeiense Sun ex S.Chow采收和储

  • 密枝问荆

    药材名称密枝问荆拼音Mì Zhī Wèn Jīnɡ别名小笔筒草、小木贼、笔筒草、马浮草、马尾草、眉毛草、接续草、别合草来源药材基源:为木贼科植物散生问荆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quisetum

  • 泡桐树皮

    药材名称泡桐树皮拼音Pào Tónɡ Shù Pí别名桐皮、白桐皮、水桐树皮、桐木皮出处《本经》载有桐。《纲目》载;"贾思勰《齐民要术》言:……华(花)而不实者为白桐。白桐

  • 地刷子

    药材名称地刷子拼音Dì Shuā Zi别名扫天晴明草、舒筋草来源蕨类石松科石松属植物地刷子石松Lycopodium complanatum L.,以全草入药。四季可采,切段晒干。性味辛,温。

  • 金龙胆草

    药材名称金龙胆草拼音Jīn Lóng Dǎn Cǎo别名矮脚苦蒿、熊胆草、鱼胆草、苦蒿、细苦蒿、毛苦蒿、油蒿、苦丁、苦艾、苦龙胆草、龙胆蒿、劲直假蓬来源菊科假蓬属植物小苦蒿Conyza blinii

  • 小鬼钗

    药材名称小鬼钗拼音Xiáo Guǐ Chāi别名鹿角草、山黄连、土黄连、不怕日草、小鬼叉手、鬼针草、鬼疙针、刺针草、细叶鬼针草、细叶刺针草、小刺叉。锅叉草、一包针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小花鬼针草的全

  • 牛毛毡

    《全国中草药汇编》:牛毛毡药材名称牛毛毡拼音Niú Máo Zhān别名松毛蔺来源为莎草科荸荠属植物牛毛毡Heleocharis yokoscensis (Franch. et S

  • 橙耳

    药材名称橙耳拼音Chénɡ ěr别名黄木耳来源药材基源:为银耳科真菌橙耳的子实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remella cinnabarina(Mont.)Pat.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洗净,晒干。

  • 腐婢

    《中药大辞典》:腐婢药材名称腐婢拼音Fǔ Bì出处《本草经集注》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豆腐木的茎、叶。春、夏、秋均可采收。原形态豆腐木,又名:满山香、小退赤、知时木、早禾柴、黑毛列、臭常山、铁箍

  • 山鸡

    药材名称山鸡拼音Shān Jī出处《陆川本草》来源为雉科动物原鸡的肉。原形态为家鸡的远祖,形似家鸡而较小,体长约60厘米。肉冠、肉垂以及裸出的脸和喉均赤红色。虹膜红褐色或橙黄色。雄者头和颈的羽毛在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