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阿育魏实

阿育魏实

《全国中草药汇编》:阿育魏实

药材名称阿育魏实

拼音ā Yù Wèi Shí

来源伞形科阿育魏实Trachyspermum ammi (L.) Sprague,以种子入药。

生境分部新疆。

性味辛、苦,温。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理气开胃,止痛。主治风湿疼痛,胃寒腹痛,消化不良,泌尿系结石。

用法用量1~2.5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阿育魏实

药材名称阿育魏实

拼音ā Yù Wèi Shí

出处《新疆中草药手册》

来源为伞形科植物粗糙芹种子。果实成熟后收采,除去杂质,晒干。

原形态粗糙芹:一年生草本,高0.5~1米。茎直立,多分枝,表面有浅纵沟。叶互生,有长柄,基部呈鞘状,半抱茎,叶片3~4回羽状分裂,裂片线状。复伞形花序顶庄,花小,白色。瘦果长卵形,黑黄色,捏碎后有强烈气味。

栽培新疆有栽培。

药理作用阿育魏实所含之麝香草酚对口腔、咽喉粘膜有杀菌、杀真菌的作用;对龋齿腔也有防腐、局麻作用。还可用于皮肤的化脓性感染及真菌感染或放线菌病。此外,麝香草酚有驱钩虫之作用,现已为其他毒性较小的药物所代替。其毒性与酚相似,但其局部作用没有酚强大。剂量过大,病人可发生腹痛、恶心、呕吐,吸收后可发生中枢兴奋,但很少惊厥。

阿育魏实油含30%酚,能毒害蚯蚓。较高浓度的醇提取物(10%)对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有抑制作用,稀释后有人用作呼吸道疾患时的祛痰剂。

性味《新疆中草药手册》:"味辛苦,性温。"

功能主治《新疆中草药手册》:"祛寒除湿,理气开胃,止痛。治瘫痪,抽搐,胃寒腹痛,消化不良,膀胱及尿道结石。"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5钱。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阿育魏实

药材名称阿育魏实

拼音ā Yù Wèi Shí

英文名Seed of Ajowan-caraway

出处出自《新疆中草药手册》。

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阿育魏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rachyspermum ammi(L.) Sprague

采收和储藏:6月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30-100cm。茎从基部开始分枝,无毛,有细纵沟纹。叶三回羽状分裂,末回裂片狭线形,长5-10mm,近无毛;叶柄扩展成鞘状。复伞形花序顶生和侧生,伞辐通常8-10,不等长;总苞片4-6,披针形,长6-10mm;小伞形花序具花多数;小总苞片与总苞片同形;花白色;萼齿不明显;花瓣卵圆形,顶端浅2裂,有内折的小舌片,边缘具缘毛;花柱基扁圆锥形,花柱向外反折。果实卵形,长约1.5mm,具极短的乳突状毛,果棱线形,胚乳腹面平直,棱槽内有油管1,合生面有油管2。花期5月,果期6月。

生境分部我国新疆和田、喀什地区普遍栽培。

性状性状鉴别 本品为双悬果,卵圆形或广卵形,略扁,长约2mm,直径1.5-2mm;表面浅灰棕色或灰黄绿色,顶端残留有小突起的花柱基,圆锥形,基部有时带有纤细的果柄。分果呈长卵形,纵肋线5条,助间凹陷处色泽较浓,表面密被乳突状毛,接合面平坦,中部色稍深。横切面略呈钝五角形。具特异香气,味辛。

显微鉴别 果实横切面:外果皮细胞1列,长方形或多角形,有较多乳突状单细胞腺毛,非腺毛,中果皮细胞6-7列,多角形、长圆形、类圆形或不规则形,切线延长,此层有油管6条,较大,椭圆形,黄棕色,在棱脊间各1条,接合面2条,棱脊处有维管束1个,接合面2条棱脊处有维管束1个,接合面有种脊维管束1个。内果皮细胞1层,长方形,切线向延长;种皮细胞浅黄棕;胚乳细胞长方形、方形或多角形,内含糊粉粒、油滴和小方晶;中央为胚。

粉末特征:呈棕绿或黄绿色。单细胞腺毛,呈乳突状,长50-270μm;单细胞非腺毛,长50-120μm;胚乳细胞多角形,含油滴及糊粉粒,有时可见小方晶;木纤维常具缘纹孔;直径9-20μm;内种皮网纹细胞,壁木化;升华物为黄色针晶。

化学成分含挥发油(精油)[1],内有百里香酚(thymol)即廘香草酚[2]。

药理作用阿育魏实所含之麝香草酚对口腔、咽喉粘膜有杀菌、杀真菌的作用;对龋齿腔也有防腐、局麻作用。还可用于皮肤的化脓性感染及真菌感染或放线菌病。此外,麝香草酚有驱钩虫之作用,现已为其他毒性较小的药物所代替。其毒性与酚相似,但其局部作用没有酚强大。剂量过大,病人可发生腹痛、恶心、呕吐,吸收后可发生中枢兴奋,但很少惊厥。阿育魏实油含30%酚,能毒害蚯蚓。较高浓度的醇提取物(10%)对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有抑制作用,稀释后有人用作呼吸道疾患时的祛痰剂。

鉴别理化鉴别 取本品粗粉2g,加乙醇10ml浸渍30min,滤过,滤液供下述试验:(1)取滤液1ml,加水0.3-0.4ml稀释,加5%亚硝酸钠,5%硝酸铝溶液各3滴,再加10%氢氧化钠溶液4-6滴。显樱红色。

(2)取滤液1ml,加水0.5ml稀释后,加3%三氯化铁试液1-2滴,湿蓝褐色。

性味味辛;苦;性温

功能主治散寒止痛;利湿解毒。主脘腹冷痛;消化不良;呕恶;泄泻;寒疝;痛经;尿路结石;疮疖肿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或研末。外用:适量,煎汤洗。

各家论述《新疆中草药手册》:祛寒除湿,理气开胃,止痛。治瘫痪,抽搐,胃寒腹痛,消化不良,膀胱及尿道结石。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高粱泡

    药材名称高粱泡拼音Gāo Liɑnɡ Pào别名红娘藤、倒水莲、十月红、十月莓、秧泡子、寒扭、冬寒扭、倒拔千斤来源蔷薇科悬钩子属植物高粱泡Rubus lambertianus Ser.,以根

  • 锅焦

    药材名称锅焦拼音Guō Jiāo别名锅粑(王玷桂《不药良方》),黄金粉(《纲目拾遗》)。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烧干饭时所起的焦锅巴。性味《纲目拾遗》:"味苦甘,性平。"功能主治《纲

  • 庐山石韦

    药材名称庐山石韦拼音Lú Shān Shí Wéi英文名Shearer’s Felt Fern Leaf别名大石韦、光板石韦来源为水龙骨科植物庐山石韦Pyrrosia s

  • 粳谷奴

    《全国中草药汇编》:粳谷奴药材名称粳谷奴拼音Jīnɡ Gǔ Nú别名稻曲菌、丰年谷、丰年穗、稻绿核、粳稻、谷奴来源真菌类子囊菌纲肉座目麦角科粳谷奴Ustilaginoides virens

  • 茯苓

    《中国药典》:茯苓药材名称茯苓拼音Fú Línɡ英文名PORIA别名茯苓个、茯苓皮、茯苓块、赤茯苓、白茯苓来源本品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 cocos (Schw.) Wolf

  • 五脉绿绒蒿花

    药材名称五脉绿绒蒿花拼音Wǔ Mài Lǜ Rónɡ Hāo Huā别名欧摆完保(藏名)出处《青藏高原药物图鉴》来源罂粟科植物五脉绿绒蒿的花蕾,6~8月采花,晾干。原形态植物形态详

  • 檵花

    《中药大辞典》:檵花药材名称檵花拼音Jì Huā别名纸末花,鸡寄(《植物名实图考》),白清明花(《福建民间草药》),土墙花(《湖南药物志》)。出处《植物名实图考》来源为金缕梅科植物檵花的花。

  • 痢止草

    药材名称痢止草拼音Lì Zhǐ Cǎo别名痢止蒿、痢疾草、止痢蒿、白龙须、无名草、散血草来源唇形科接骨草属植物痢止草Ajuga forrestii Diels,以全草或根入药。四季可采,洗净

  • 川乌

    药材名称川乌拼音Chuān Wū英文名RADIX ACONITI别名乌头、五毒根来源本品为毛茛科植物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 的干燥母根。6月下旬至8月上旬采挖,除去子

  • 哈蟆油

    《中国药典》:哈蟆油药材名称哈蟆油拼音Hā Má Yóu英文名OVIDUCTUS RANAE别名田鸡油、哈士蟆油、哈什蟆油、吧拉蛙油来源本品为蛙科动物中国林蛙Rana temp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