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铜脚威灵仙

铜脚威灵仙

药材名称铜脚威灵仙

拼音Tónɡ Jiǎo Wēi Línɡ Xiān

别名黄药子、铜灵仙

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圆锥铁线莲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lematis terniflora DC.[C.paniculata Thunb.]

采收和储藏:四季均可采挖,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圆锥铁线莲,本质藤本。茎枝有短柔毛,后脱落近无毛。叶对生;叶柄长约3cm;一回羽状复叶,通常5小叶,有时3或7,偶尔基部1对为2-3裂或2-3小叶,茎基部为单叶或三出复叶;小叶片狭卵形、宽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2.5-8cm,宽1-5cm,先端钝或锐尖,有时微凹或短渐尖,基部圆形、浅心形或楔形,全缘,两面或沿叶脉疏被柔乞求或近无毛,下面网脉突起。圆锥状聚伞花序腋生或顶生,长5-19cm,较开展,多花,花序梗、花梗有短柔毛;花两性,直径1.5-3cm;萼片4,狭倒卵形或长圆形,长0.82cm,雄蕊多数,无毛,花丝比花药长2-3倍;心皮少数,有毛。瘦果扁卵形或扁椭圆形,长5-9mm,橙黄色,常5-7个,有柔毛,宿存花柱羽毛状,长达4cm。花期6-8月,果期8-1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400m以下的山地、丘陵的林边或路旁草丛中。

资源分布:分百于陕西、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河南、湖北、湖南。

化学成分根含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及常春藤皂甙元(hederagenin)。

性味味苦;辛;性平;有毒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解毒消肿;凉血止血。主风湿痹痛;疔疮肿毒;恶肿疮瘘;喉痹;蛇犬咬伤;及吐血;咯血;崩漏下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g,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地蔷薇

    《全国中草药汇编》:地蔷薇药材名称地蔷薇拼音Dì Qiánɡ Wēi别名直立地蔷薇、茵陈狼牙来源蔷薇科地蔷薇Chamaerhodos erecta (L.) Bunge,以全草入药

  • 枸橘叶

    《中药大辞典》:枸橘叶药材名称枸橘叶拼音Gōu Jú Yè别名臭橘叶(《夏子益治奇疾方》)。出处《纲目》来源为芸香科植物枸橘的叶片。化学成分叶含枳属甙、新枳属甙、柚皮甙和少量野漆树

  • 刺参

    《全国中草药汇编》:刺参药材名称刺参拼音Cì Shēn别名刺仙茅、川参来源川续断科刺参属植物大花刺参Morina bulleyana Forr.,以根入药。秋冬采集,切片晒干或鲜用。除前种外

  • 柳树寄生

    药材名称柳树寄生拼音Liǔ Shù Jì Shēnɡ别名柳寄生、杂寄生、寄生包、花椒寄生、马桑寄生、火把果树寄生来源药材基源:为桑寄生科植物柳叶钝果寄生的带叶茎枝。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axillus

  • 大戟

    《中药大辞典》:大戟药材名称大戟拼音Dà Jǐ别名下马仙(《纲目》)出处《本经》来源为大戟科植物大戟或茜草科植物红芽大戟的根。春季未发芽前,或秋季茎叶枯萎时采挖,除去残茎及须根,洗净晒干。原

  • 刺竹笋

    《中药大辞典》:刺竹笋药材名称刺竹笋拼音Cì Zhú Sǔn别名芳竹笋(《岭南采药录》)出处《纲目》来源为禾本科植物箣竹的苗。原形态箣竹(赞宁《笋谱》),又名:竻竹、答黎竹、樆竹、

  • 紫苏

    药材名称紫苏拼音Zǐ Sū别名赤苏、红苏、红紫苏、皱紫苏来源唇形科紫苏属植物紫苏Perilla frutescens (L.)Britt.的带枝嫩叶。9月上旬花序将长出时,割下全株,倒挂通风处阴干备用

  • 茅栗根

    药材名称茅栗根拼音Máo Lì Gēn出处1.茅栗,《蜀本草》:“《图经》云:茅栗似板栗而细,其树虽小,然叶与诸栗不殊,春生,夏花,秋实,冬枯。今所在有之。”2.《纲目》谓:“栗,小如指顶者为茅栗,即

  • 黄茶根

    药材名称黄茶根拼音Huánɡ Chá Gēn别名女儿茶、岩果紫、女儿红、紫果叶。来源药材基源:为鼠李科植物异叶鼠李的根、枝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hamnus heterophylla Oliv.[

  • 七叶仔

    药材名称七叶仔别名海南地黄连来源楝科七叶仔Munronia hainanensis How et T. Chen,以枝、叶入药。生境分部广东。性味微甘,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治蛇咬伤。用法用量鲜叶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