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金丝藤

金丝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金丝藤

药材名称金丝藤

别名素馨花、香花藤

来源木犀科金丝藤Jasminum cinnamomifolium Kobuski var. axillare Kobuski,以根、叶入药。

生境分部云南。

性味苦,凉。

功能主治消炎,接骨。主治咽喉肿痛,尿闭,外伤出血,骨折,疮,疖。

用法用量3~5钱。外用适量研粉撒伤口,或鲜品适量捣烂复位后外敷固定,或鲜叶捣烂或研粉热水调匀外包。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金丝藤

药材名称金丝藤

拼音Jīn Sī Ténɡ

来源药材基源:为木犀科植物樟叶素馨的根或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Jasminum cinnamomifolium Kobuski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根挖出后,除净泥土,切片,晒干;叶多鲜用。

原形态攀援灌木,高1-4m。全株元毛。小枝圆柱形或具沟纹,径1-2mm。叶对生,单叶;叶柄长4-10mm,扭转,有关节;叶片纸质或薄革质,椭圆形或狭椭圆形,稀被针形,长5-10.5cm,宽1.5-4.5cm,先端锐尖至渐尖,基部楔形或圆形,叶缘反卷,基出脉5条,外侧1对不明显,向上延伸直达上部,并与横脉相连接。花单生,或呈伞状聚伞花序,顶生或腋生,有花1-5朵;花序无梗或梗长0.2-2cm;苞片线形,长2-4mm;花梗细长,长1.4-2.5cm,向上渐增粗;萼管长2-3mm,裂片5枚,尖三角形,长1-2mm;花冠白色,高脚碟状,花冠管长0.9-1.3cm,径1-2mm,裂片9-11枚,披针形,长1.1-2cm,宽1.5-3mm,先端渐尖。果球形或椭圆形,长1-1.5cm,径0.8-1.5cm,呈黑色。花期3-9月,果期5-1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林中或沙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海南、云南。

性味苦;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接骨疗伤。主咽喉肿痛;热毒疮疡;骨折;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30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红杉

    药材名称红杉拼音Hónɡ Shān来源松科红杉Larix potaninii Batal.,以树干内皮入药。生境分部甘肃、四川、云南。性味微辛,温。功能主治主治痢疾,脱肛及气滞,腹胀等症。用

  • 大叶地耳根

    药材名称大叶地耳根拼音Dà Yè Dì ěr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使君子科植物阔叶风车子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mbritum latifolium BI采收和储藏:秋后采收,洗净切片晒干。原

  • 天葵

    药材名称天葵拼音Tiān Kuí别名紫背天葵(《雷公炮炙论》),雷丸草(《外丹本草》),夏无踪(《植物名实图考》),小乌头(《植物学大辞典》),老鼠屎草(《江苏植药志》),旱铜钱草(《湖南药

  • 野猪外肾

    《中药大辞典》:野猪外肾药材名称野猪外肾拼音Yě Zhū Wài Shèn出处《日华子本草》来源为猪科动物野猪的睾丸。原形态动物形态详"野猪肉"条。功能主治外肾

  • 凤眼果树皮

    药材名称凤眼果树皮拼音Fènɡ Yǎn Guǒ Shù Pí来源药材基源:为梧桐科植物苹婆Sterculia nobilis Smith的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terculia nobilis

  • 韭根

    《中药大辞典》:韭根药材名称韭根拼音Jiǔ Gēn别名韭黄(《纲目》)。出处《别录》来源为百合科植物韭的根及鳞茎。化学成分韭菜的根含硫化物、甙类和苦味质。性味辛,温。①《纲目》:"温。&qu

  • 水龙胆草根

    药材名称水龙胆草根拼音Shuǐ Lónɡ Dǎn Cǎo Gēn别名食疙瘩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腺花香茶菜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abdosia adenantha(Diels)Hara采收和

  • 阔叶石韦

    药材名称阔叶石韦拼音Kuò Yè Shí Wéi英文名Wide-leaf Pyrrosia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孢子植物》。来源药材基源:为水龙骨科植物阔叶石韦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yrrosi

  • 沙冬青

    《全国中草药汇编》:沙冬青药材名称沙冬青拼音Shā Dōnɡ Qīnɡ别名蒙古黄花木、蒙赫-哈尔加纳、冬青[内蒙古]来源豆科黄花木属植物沙冬青Ammopiptanthus mongolicus (Ma

  • 醉马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醉马草药材名称醉马草拼音Zuì Mǎ Cǎo别名马绊肠、断肠草、醉马豆、勺草来源豆科小花棘豆Oxytropis glabra DC.,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内蒙古、陕西、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