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野鸦椿子

野鸦椿子

《中药大辞典》:野鸦椿子

药材名称野鸦椿子

拼音Yě Yā Chūn Zǐ

别名鸡眼睛(《四川中药志》)。

出处《四川中药志》

来源省沽油科植物野鸦椿果实种子。8~9月采收成熟果实或种子,晒干。

原形态野鸦椿(《植物名实图考》),又名:枫檿树、鸡矢柴、鸡眼椒、鸟腱花、鸡肣花、花溴木、秤杆木、淡椿子、红果栲、木鱼柴、野山漆、开口椒、狗头椒、夜夜椿、鸡肫子。

落叶小乔木或灌木,高约3米。小枝及芽棕红色,枝叶揉碎后发恶臭气味。单数羽状复叶对生;小叶7~11,对生,卵形至卵状披针形,长4~8厘米,宽2~4厘米,基部圆形至阔楔形,先端渐尖,边缘具细锯齿,厚纸质。圆锥花序顶生;花黄白色,直径约5毫米;萼片5,卵形;花瓣5,长方状卵形,或近圆形;雄蕊5:花丝扁平,下部阔,花盘环状;雌蕊3,子房卵形。蓇葖果,果皮软革质,紫红色。种子近圆形,假种皮肉质,黑色。花期5~6月。果期9~10月。

本植物的根或根皮(野鸦椿根)、花(野鸦椿花)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生境分部生于山坡、山谷、河边的丛林及灌丛中。分布河南、山西、江苏、浙江、湖北、安徽、湖南、江西、四川、贵州、福建、台湾、广东、广西等地。

化学成分种子含脂肪油25~30%。荚含异槲皮甙,矢车菊素3-木糖-葡萄糖甙和黄芪甙。树皮含鞣质。

药理作用黄芪甙与其他黄酮类相似,略能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对大鼠离体小肠、膀胱有解痉作用:对大鼠还有些利胆作用;静脉注射对犬有利尿作用,而口服无效;对呼吸、血压皆无明显影响。

性味①《四川中药志》:"性微温,味苦,无毒。"

②《福建中草药》:"苦甘,温。"

功能主治温中理气,消肿止痛。治胃痛,寒疝,泻痢。脱肛,子宫下垂,睾丸肿痛。

①《四川中药志》:"治月经不调,膀胱疝气,痢疾泄泻。"

②《湖南药物志》:"治寒疝肿痛,睾丸肿,脱肛,子宫脱垂。"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

复方①治月经不调:鸡眼睛,炖黑鸡头服。

②治妇女虚气虚热:鸡眼睛,煮醪糟服。

③治月瘕病:鸡眼睛、红梗、黄狗头。炖五花肉服。(①方以下出《四川中药志》)

④治寒疝腹痛:野鸦椿子(盐水炒)、荔核各三钱,车前仁、小茴香各五钱,猪腰子一副。水煎服。

⑤治睾丸肿痛:野鸦椿子一两,水煎,去渣,酌加红糖调服。

⑥治脱肛:野鸦椿子一两,配真人养脏汤煎服。

⑦治子宫脱垂:㈠野鸦椿子一两,捣烂敷或煎服。㈡野鸦椿子二钱,杜仲三钱,续断三钱。煎服。(④方以下出江西《草药手册》)

⑧治头痛:野鸦椿干果五钱至一两,外感酌加解表药,水煎服;内伤头痛加羊脑或鸡蛋,水煎服。

⑨治气滞胃痛:野鸦椿干果一两,水煎服。

⑩治风疹块:野鸦椿干果五钱,红枣一两。水煎服。(⑧方以下出《福建中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野鸦椿子

药材名称野鸦椿子

拼音Yě Yā Chūn Zǐ

英文名Fruit or seed of Common Euscaphis

别名鸡眼睛、鸡眼椒、淡椿子、狗椿子、鸡肫子、乌眼睛、开口椒、鸡肾果、小山辣子、山海椒。

出处出自《四川中药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省沽油科植物野鸦椿的果实或种子。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uscaphis japonica (Thunb.) Dippel [Sambucus japonica Thunb.]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成熟果实或种子,晒干。

原形态野鸦椿落叶小乔木或灌木,高2-8m。茎皮灰褐色,具纵纹。小枝及芽红紫色,枝叶揉破后发出恶臭气味。叶对生;小叶柄长1-2mm;小托叶线形,基部较宽,先端尖,有微柔毛;奇数羽状复叶,长(8-)12-32cm,叶轴淡绿色,小叶5-9,稀3-11,长卵形或椭圆形,稀为圆形,长4-9cm,宽2-4cm,先端渐尖,基部钝圆,边缘具疏短锯齿,齿尖有腺体,下面沿脉有白色小柔毛,主脉在上面明显,在背面突出;侧脉8-11,有微柔毛。花两性,圆锥花序顶生,花梗长达21cm,花多,较密集,黄白色,径4-5mm;萼片与花瓣均5,椭圆形,萼片宿成;花盘盘状,心皮3,分离;雄蕊5,花丝扁平;雌蕊3;子房卵形。蓇葖果,长1-2cm,每一花发育为1-3个,果皮软革质,紫红色,有纵脉纹。种子近圆形,假种皮肉质,黑色,有光泽。花期5-6月,果期8-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坡、山谷、河边的丛林或灌丛中,亦有栽培。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及山西、台湾等地。

栽培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湿润的气候。生长适温25-30℃。幼苗期要求半荫半阳的环境,成龄后,需充足阳光,以土层深厚、质地疏松、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为好。

栽培技术 用种子繁殖。秋末果实成熟,种子呈黑色时采收,晾干,置通风处贮藏。翌年3月播种,选择半荫半阳处作苗床,开沟点播,沟距30cm,种子粒距5cm,覆盖细土3cm,浇水保湿。当苗高40cm左右时定植。按行株距300cm×300cm挖坑,每坑栽1株。栽后压紧,浇足定根水。

田间管理 定植后至成林前,每年中耕除草3-4次。第1、2年可间种豆类农作物,3年以后,每年中耕除草2-3次,并施追肥。

病虫害防治 红蜡介壳虫,为害嫩芽幼茎。

性状性状鉴别 果实为蓇葖果,常2-3个着生于同一果柄的顶端,单个呈倒卵形、类圆形,稍扁,微弯曲,顶端较宽大,下端较窄小,长7-20mm,宽5-8mm。果皮外表面呈红棕色,有凸起的分叉脉纹,内表面淡棕红色或棕黄色,具光泽,内有种子1-2粒,扁球形,直径约5mm,厚约3mm,黑色,具光泽,一端边缘可见凹下的种脐,种皮外层质脆,内层坚硬,种仁白色,油质。气微,果皮味微涩,种子味淡而油腻。

显微鉴别 果皮横切面:外果皮为1列表皮细胞,类方形或长方形,外被角质层。下皮细胞1列,排列较整齐。中果皮约10余层细胞,细胞多呈不规则的长方形,少数呈类圆形,胞壁薄。维管束外韧型。单个,大小不等,位于果皮中央,断续成球。韧皮部外侧间有纤维束,木化。木质部由导管、木纤维、木薄壁细胞组成,胞壁均木化。内果皮为1层石细胞组成,多呈长方形,孔沟明显,壁厚,木化,外被角质层。

粉末特征:果实粉末暗棕色,显纤维性。①石细胞呈长方形、多边形或不规则纺锤形,均木化,长36-320μm,宽16-50μm,其内果皮石细胞壁较厚,具斜纹孔,或壁薄,具单纹孔,内种皮石细胞较细小,壁厚,纹孔不明显。②纤维狭长,有的有分叉,具斜纹孔,木化,长300-800μm,直径16-25μm。③果皮表皮细胞表面观呈多边形,壁薄。④种皮表皮细胞表面观亦呈多边形,显棕黑色。

化学成分叶含山柰酚-3-葡萄糖甙(kaempferol-3-glucoside),槲皮素-3-葡萄糖甙(quercetin-3-glucoside)。果含异懈皮甙(isoquercitrin),矢车菊素-3-木糖-葡萄糖甙(cyanidin-3-xyloxyl-glucoside),紫云英甙(astragalin),山柰酚-3-葡萄糖甙(kaempferol-3-glucoside),槲皮素-3-葡萄糖甙(quercetin-3-glucoside)。

药理作用黄芪甙与其他黄酮类相似,略能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对大鼠离体小肠、膀脱有解痉作用;对大鼠还有些利胆作用;静脉注射对大有利尿作用,而日服无效;对呼吸、血压皆无明显影响。

鉴别理化鉴别 取本品粗粉2g,加乙醇40ml,回流30min,滤过,滤液供下述试验:①取滤液2ml,加3%三氯化铝溶液数滴,放置数分钟后,溶液显黄色。置紫外光灯下观察,显蓝绿色荧光。②取滤液5ml,置蒸发皿中,蒸干,加醋研1ml,摇匀,加浓硫酸1-2滴,溶液显红色,瞬转为紫红色,后变成蓝紫色。

性味辛;苦;温

归经肝;胃;肾经

功能主治祛风散寒;行气止痛;消肿散结。主胃痛;寒疝疼痛;泄泻;痢疾;脱肛;有经不调;子宫下垂;睾丸肿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浸酒。

复方①治月经不调:鸡眼睛,炖黑鸡头服。②治妇女虚气虚热:鸡眼睛,煮醪槽服。③治月瘕病:鸡眼睛、红梗、黄狗头。炖五花肉服。(①方以下出《四川中药志》)④治寒疝腹痛:野鸦椿子(盐水炒)、荔核各三钱,车前仁、小茴香各五钱,猪腰子一副。水煎服。⑤治睾丸肿痛:野鸦椿子一两,水煎,去渣,酌加红糖调服。⑥治脱肛:野鸦椿子一两。配真人养脏汤煎服。⑦治子宫脱垂:一、 鸦椿子一两,捣烂敷或煎服。二、野鸦椿子二钱,杜仲三钱,续断三钱。煎服。(④方以下出江西《草药手册》)⑧治头痛:野鸦椿干果五钱至一两,外感酌加解表药,水煎服;内伤头痛加羊脑或鸡蛋,水煎服。⑨治气滞胃痛:野鸦椿干果一两,水煎服。⑩洽风疹块:野鸦椿干果五钱,红枣一两。水煎服。(⑧方以下出《福建中草药》)

各家论述1.《四川中药志》:治月经不调,膀胱疝气,痢疾泄泻。

2.《湖南药物志》:治寒疝肿痛,睾丸肿,脱肛,子宫脱垂。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山羊肉

    《中药大辞典》:山羊肉药材名称山羊肉拼音Shān Yánɡ Ròu出处《日用本草》来源为牛科动物青羊的肉。原形态原动物详"山羊血"条。性味甘,热。①《纲目》:&

  • 蜜蜂房

    药材名称蜜蜂房拼音Mì Fēnɡ Fánɡ别名蜜蜂窠、蜜脾、蜜蜂巢脾来源药材基源:为蜜蜂科动物中华蜜蜂等的巢。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pis cerana Fabr.采收和储藏:随采鲜用,或秋末采收,略

  • 丁茄

    药材名称丁茄拼音Dīnɡ Qié别名癫茄、大癫茄、野颠茄、野西红柿、钮茄根、山马铃、刺丁茄、番鬼茄来源为茄科属植物丁茄Solanum surattense Burm. f.,以根、果或全草入药。夏、秋

  • 姜露

    药材名称姜露拼音Jiānɡ Lù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姜科植物姜的鲜根茎的蒸馏液。功能主治辟寒,解中霜雾毒,驱瘴,消食化痰。用法用量内服:炖温,3~5钱。摘录《中药大辞典》

  • 野牡丹子

    《中药大辞典》:野牡丹子药材名称野牡丹子拼音Yě Mǔ Dān Zǐ出处《陆川本草》来源为野牡丹科植物野牡丹的果实。秋后果实成熟时采收。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野牡丹"条。性味《福建中草

  • 土圞儿

    《全国中草药汇编》:土圞儿药材名称土圞儿拼音Tǔ Luán ér别名九牛子、九子羊、土蛋、地栗子、野凉薯、金线吊葫芦[江西德兴]来源为豆科土圞儿属植物土圞儿Apios fortunei Maxim.,

  • 甘蓝

    《中药大辞典》:甘蓝药材名称甘蓝拼音Gān Lán别名蓝菜(《千金·食治》),西土蓝(《本草拾遗》),包心菜、洋白菜(《中国蔬菜栽培学》),卷心菜、莲花白、葵花白菜(《中国药植图鉴

  • 红色新月蕨

    药材名称红色新月蕨拼音Hónɡ Sè Xīn Yuè Jué来源药材基源:为金星蕨科植物红色新月蕨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ronephrium lakhimpurense(Ros.)Holtt.

  • 椰根

    药材名称椰根拼音Yē Gēn别名椰子皮来源药材基源:为棕榈科植物椰子的树根或根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cos nucifera L.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挖取根部,或剥取根皮,洗净,切段,晒干。

  • 洋金花

    《中国药典》:洋金花药材名称洋金花拼音Yánɡ Jīn Huā英文名FLOS DATURAE别名曼陀罗、羊惊花、山茄花、风茄花、枫茄花、醉仙桃、大麻子花、广东闹羊花、大喇叭花、金盘托荔枝、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