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野苏麻

野苏麻

药材名称野苏麻

拼音Yě Sū Má

别名藿香

出处《贵州民间药物》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细锥香茶菜全草。秋后采收。

原形态多年生直立草本。茎四方形,紫红色,具毛。叶对生,卵形,先端渐尖,基部近于平截,下延成柄,有翼,边缘有锯齿,齿端有突点,上面绿色,下面淡绿色,两面均被细毛;叶柄长。圆锥花序;花紫红色;花萼5裂;花冠唇形,下唇较上唇为长,船形,全缘,上唇4裂,裂片反折;雄蕊4,其中2枚较长,微伸出花冠。

生境分部生于土坎、山地阴处。分布江苏、浙江、湖南、广东、广西及西南。

性味性微温,味苦辛。

功能主治解表散寒,除风湿。

复方①治风寒感冒:野苏麻、橙子壳、阳雀花根、地榆金银花各三钱。煎水服。

②治呕吐、腹泻:野苏麻、紫苏、炮美各三钱,阎王刺五钱。煎水服。

③治风湿(麻木、疮痒):野苏麻、金银花藤、野花椒(全草)各一把,煎水洗。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滇地黄连

    药材名称滇地黄连拼音Diān Dì Huánɡ Lián别名假苦楝、矮秃秃、千年矮、鸡血散、小罗伞、白花矮陀陀、七匹散、金丝岩陀、土黄连、地黄连、思茅地黄连、小独根、火石五、岩桧、麻鸡翅膀、小岩三、小

  • 黄缅桂果

    《中药大辞典》:黄缅桂果药材名称黄缅桂果拼音Huánɡ Miǎn Guì Guǒ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来源为木兰种植物黄兰的果实。夏、秋采收,去皮,晒干。功能主治健胃止痛。治消化

  • 林檎根

    《中药大辞典》:林檎根药材名称林檎根拼音Lín Qín Gēn出处《食疗本草》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林檎的根。功能主治《食疗本草》:"治白虫,蛔虫,消渴,好睡。"用法

  • 藏鮡肉

    药材名称藏鮡肉拼音Cánɡ Zhào Ròu英文名Drymoglossum meat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鮡科动物藏鮡的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lyptosternon ma

  • 龟甲

    药材名称龟甲拼音Guī Jiǎ英文名CARAPAX ET PLASTRUM TESTUDINIS别名龟板、乌龟壳、乌龟板、下甲、血板、烫板来源本品为龟科动物乌龟Chinemys reevesii (G

  • 罗浮柿

    药材名称罗浮柿拼音Luó Fú Shì来源药材基源:为柿科植物罗浮柿的叶、茎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iospyros morrisiana Hance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原形态乔木

  • 五除叶

    《中药大辞典》:五除叶药材名称五除叶拼音Wǔ Chú Yè别名山茶辣(《广西药植名录》),大漆王叶(《云南思茅中草药选》)。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来源为芸香科植物山吴萸的叶。夏、

  • 橡实壳

    《中药大辞典》:橡实壳药材名称橡实壳拼音Xiànɡ Shí Ké别名橡斗壳(《日华子本草》),橡豆子壳(《余居士选奇方》),橡子壳(《玉楸药解》)。出处《唐本草》来源为壳

  • 石斛露

    药材名称石斛露拼音Shí Hú Lù出处《中国医学大辞典》来源为兰科植物金银石斛等鲜茎的蒸馏液。性味《中国医学大辞典》:"甘淡咸,寒。"功能主治《中国

  • 过山消根

    《中药大辞典》:过山消根药材名称过山消根拼音Guò Shān Xiāo Gēn别名开喉箭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紫金牛科植物狭叶少花酸藤子的根。全年可采。原形态蔓性小灌木,高40~70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