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还亮草

还亮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还亮草

药材名称还亮草

拼音Hái Liànɡ Cǎo

别名飞燕草、鱼灯苏、蛇衔草、车子野芫荽

来源毛茛翠雀花属植物还亮草Delphinium anthriscifolium Hance的全草。夏秋采收,晒干。

性味辛,温。有毒。

功能主治祛风通络。用于中风半身不遂,风湿筋骨疼痛。外用治痈疮。

用法用量1~2钱。外用适量鲜草捣烂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还亮草

药材名称还亮草

拼音Hái Liànɡ Cǎo

别名还魂草、对叉草、蝴蝶菊(《植物名实图考》),鱼灯苏、车子野芫荽(《浙江天目山药植志》),飞燕草、峨山草乌(江西《草药手册》)。

出处《植物名实图考》

来源毛茛科植物还亮草全草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30~70厘米,遍体有白色毛。叶片菱状卵形或三角状卵形,长5~11厘米,宽4.5~8厘米,2~3回羽状全裂,1回裂片斜卵形,2回裂片或羽状浅裂,或不分裂而呈狄卵形、披针形,宽2~4毫米。总状花序具2~15花,花序轴和花梗有微柔毛;花淡青紫色,直径1厘米;萼片5,堇色,狭长椭圆形,长约5毫米,后方1萼片,伸出1长距,长超过萼片;花瓣2对,上方1对斜楔形,中央有浅凹口,下部成距,插入萼的距内,下方1对卵圆形,深2裂,基部成爪;雄蕊多数;心皮3。蓇葖果,长约1~1.6厘米,有种子4粒。花期3~5月。

生境分部自广东向北至河南南部,西至四川均有分布。

性味江西《草药手册》:"辛,温,有毒。"

功能主治治风湿痛,半身不遂,痈疮癣癞。

①《植物名实图考》:"茎煎水洗肿毒。"

②《浙江天目山药植志》:"祛风,理湿,解毒,止痛。治风湿骨痛,半身不遂;外用涂痈疮癣癞。"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8~2钱。外用:捣汁涂或煎汤洗。

复方治积食胀满,潮热:还亮草、蓬藟各一两,麦芽四至五钱。水煎,冲红糖,早晚饭前各服一次。(《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还亮草

药材名称还亮草

拼音Hái Liànɡ Cǎo

英文名Herb of Chervil Larkspur

别名还魂草、对叉草、蝴蝶菊、鱼灯苏、臭芹菜、山芹

出处出自《植物名实图考》。

《植物名实图考》:还亮草,临江、广信山圃中皆有之,春初即生。方茎五棱,中凹成沟,高一、二尺。本紫梢青,叶似前胡叶而薄。梢间发小细茎,横擎紫花,长柄五瓣,柄矗花欹,宛如翔蝶。中翘碎瓣尤紫艳,微露黄蕊。花罢结角,翻尖向外,一花三角,间有四角。按《本草拾遗》:桃朱术生园中,细如芹,花紫,子作角。以镜向旁敲之,则子自发。其形极肖。

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还亮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elphinium anthriscifolium Hance[D.cavaleriense Lévl.et Vant.;D.anthriscifolium Hance f.latilobulatum W.T.Wang]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切段,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还亮草,一年生草本。茎高12-78cm,无毛或上部被反曲短柔毛,有分枝。近基部叶在开花时常枯萎,叶柄长2.5-6cm,无毛或近无毛;叶片菱状卵形或三角状卵形,长5-11cm,宽4.5-8cm,二至三回羽状全裂,一回裂片斜卵形,长渐尖,二回裂片,或羽状浅裂,或不分裂而呈狭卵形或披针形,宽2-4mm。总状花序有2-15朵花;轴和花梗被反曲短柔毛;基部苞片叶状;花梗长0.4-1.2cm;小苞片生花梗中部;花两性,两侧对称;萼片5,椭圆形或长圆形,长6-11mm,堇色或紫色,外面被短柔毛,距长5-15mm,稍向上弯曲;花瓣2,紫色,无毛,上部变宽;退化雄蕊2,堇色或紫色,无毛,瓣片斧形,2深裂近基部;雄蕊多数,无毛;心皮3,被短柔毛或近无毛。蓇葖果,长1.1-1.6cm。种子扁球形,直径2-2.5mm,有横膜翅。花期3-5月,果期4-7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00-1200m的丘陵、低山山坡草地或溪边草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山西、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南、广东、广西、贵州。

性状性状鉴别 根长圆锥形,长2-9cm,直径1-7mm;表面棕黄色至黑褐色,具细密纵纹,支根较多;根头密集叶柄残基;断面黄色。茎断面中空,纤维性。叶灰绿色,展平后,为二至王回羽状复叶;叶片菱状卵形或三角状卵形,长2.3-9cm,宽3.5-8cm,两面疏被短柔毛;叶柄长2.5-6cm。急状花序;小苞片披针状线形,多碎落;萼片5,紫色,被短柔毛;花瓣2,不等3裂,紫色;退化雄蕊2,花瓣状,斧形,2深裂。有蓇葖果长1.1-1.6cm。种子扁球形,有横膜翅。气微,味辛、苦。

性味味辛;苦;性温;有毒

归经心;肝;肾经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通络止痛;化食;解毒。主风湿痹痛;半身不遂;食积腹胀;荨麻诊;痈疮癣癞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汤洗。

各家论述1.《植物名实图考》:茎煎水洗肿毒。

2.《浙江天目山药植志》:祛风,理湿,解毒,止痛。治风湿骨痛,半身不遂;外用涂痈疮癣癞。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大红袍

    《全国中草药汇编》:大红袍药材名称大红袍拼音Dà Hónɡ Páo别名大和红、锈钉子、油根、扁皂角来源为豆科秔子梢属植物毛秔子梢Campylotropis hirtella (Franch.)Schi

  • 水龙骨

    《全国中草药汇编》:水龙骨药材名称水龙骨拼音Shuǐ Lónɡ Gǔ别名石蚕、石豇豆、青石莲、青龙骨来源蕨类水龙骨科水龙骨属植物水龙骨Polypodium nipponicum Mett.,

  • 白薇

    《中国药典》:白薇药材名称白薇拼音Bái Wēi英文名RADIX CYNANCHI ATRATI别名白马尾来源本品为萝藦科植物白薇Cynanchum atratum Bge。或蔓生白薇Cyn

  • 海桐花

    药材名称海桐花别名海桐来源海桐花科海桐花Pittosporum tobira (Thunb.) Ait.,以枝、叶入药。生境分部南方各地。功能主治杀虫,外用煎水洗疥疮。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甜瓜叶

    《中药大辞典》:甜瓜叶药材名称甜瓜叶拼音Tián Guā Yè出处《嘉佑本草》来源为葫芦科植物甜瓜的叶片,夏、秋采取。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甜瓜"条。功能主治①《食

  • 红粘谷子

    药材名称红粘谷子拼音Hónɡ Zhān Gǔ Zi来源药材基源:为苋科植物繁穗苋的种子。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maranthus paniculatus L.采收和储藏:夏、秋季种子成熟时采收,日晒,

  • 光头稗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光头稗子药材名称光头稗子别名芒稷来源禾本科光头稗子Echinochloa colonum (L.) Link,以根入药。生境分部华东、华南、西南。性味微苦,温。功能主治利尿,止血。

  • 毛黄堇

    药材名称毛黄堇拼音Máo Huánɡ Jǐn别名干岩矸来源为罂粟科紫堇属植物毛黄堇Corydalis tomentella Franch.,以全草入药。四季可采,晒干用。性味苦,凉

  • 小鱼仙草

    药材名称小鱼仙草别名土荆芥、假鱼香、野香薷、热痱草、痱子草、月味草、红花月味草、姜芥、四方草、山苏麻、疏花荠宁来源唇形科石荠宁属植物小鱼鲜草Mosia dianthera (Buch.-Ham.) M

  • 野苋子

    药材名称野苋子拼音Yě Xiàn Zǐ别名苋菜子、青葙子、西风谷来源药材基源:为苋科植物凹头苋或反枝苋的种子。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Amaranthus lividus L.[A.blitum a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