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血见愁

血见愁

药材名称血见愁

拼音Xuè Jiàn Chóu

别名大叶藜、杂配藜(《东北药植志》),杂灰藜,大叶灰菜(《黑龙江中药》),八角灰菜(《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

出处《东北药植志》

来源为藜科植物大叶藜全草。6~8月采收,切碎,晒干。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80~100厘米。茎直立,具5条锐棱,秃净,绿色,有时具紫色条纹。叶互生,大形,柄长2~7厘米;叶片三角状卵形或卵形,长6~15厘米,宽5~13厘米,先端锐尖,基部稍心形,边缘弯缺状,海边具1~4牙齿,两面光滑无毛。花序大,为疏散的圆锥状,顶生或腋生;花被片5,绿色,卵形,长约2毫米,钝头,被有粉粒,背面有肥厚的隆脊;雄蕊5;雌蕊1。胞果,扁豆形,果皮旗质。种子盘状,扁凸形,具显明小点,锐边,径约2毫米。花期8~9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部生于林缘或荒地。分布东北及内蒙古、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青海等地。

性味《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甘,平。"

功能主治止血,活血。治月经不调,崩漏,咯血,衄血,尿血,疮痈肿毒。

①《东北药植志》:"止血。"

②《黑龙江中药》:"用于月经不调,妇女血病。"

③《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治月经不调,崩漏,肺结核咯血,尿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或熬膏。

复方①治月经不调:㈠鲜大叶藜二两,水煎服。(《青海常用中草药手册》)㈡大叶藜全草。熬膏,每次服一至二钱,早晚服。(《内蒙古中草药》)

②治崩漏:大叶藜蒲黄炭各三钱,藕节炭五钱,水煎服。(《青海常用中草药手册》)

③治吐血,衄血:大叶藜白茅根各一两,水煎服。(《内蒙古中草药》)

④治血淋:鲜大叶藜一两,蒲黄炭、小蓟木通各三钱,水煎服。(《青海常用中草药手册》)

⑤治疮痈肿毒,蛇虫咬伤:鲜大叶藜适量,捣烂外敷。(《内蒙古中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葱白

    《全国中草药汇编》:葱白药材名称葱白拼音Cōnɡ Bái别名大葱来源本品为百合科葱属植物葱Allium fistulosum L.,以鳞茎或全草入药。全草四季可采,洗净鲜用;葱白(鳞茎)用时

  • 柠条花

    《中药大辞典》:柠条花药材名称柠条花拼音Nínɡ Tiáo Huā出处《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来源为豆科植物中间锦鸡儿的花。夏季采花,阴干。性味甘,温。功能主治滋阴养血。治高血压、

  • 仔榄树

    药材名称仔榄树拼音Zǎi Lǎn Shù别名黄平树、洪达木出处始载于《海南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夹竹桃科植物仔榄树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unteria zeylanica (Retz.)Ga

  • 毛根杜仲

    药材名称毛根杜仲拼音Máo Gēn Dù Zhònɡ英文名One-fathom Spindle-tree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卫矛科植物六枝矛的茎及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uo

  • 肾蕨

    《全国中草药汇编》:肾蕨药材名称肾蕨拼音Shèn Jué别名圆羊齿、蜈蚣草、篦子草、石黄皮、天鹅抱蛋、石蛋果、蛇蛋参、凤凰蛋、犸骝卵来源骨碎补科肾蕨属植物肾蕨Nephrolepis

  • 荜澄茄

    《中国药典》:荜澄茄药材名称荜澄茄拼音Bì Chénɡ Qié英文名FRUCTUS LITSEAE来源本品为樟科植物山鸡椒Litsea cubeba (Lour.) Pers.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

  • 油茶根皮

    药材名称油茶根皮拼音Yóu Chá Gēn Pí出处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为山茶科植物油茶的根皮,全年可采,洗净晒干收贮。原形态植物形态详"茶子心&qu

  • 九牛力

    药材名称九牛力拼音Jiǔ Niú Lì别名川太、土萆薢来源药材基源:为百合科植物穿鞘菝葜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milax perfoliata Lour采收和储藏:秋、冬季采挖,洗净,切片晒干

  • 三面刀

    药材名称三面刀拼音Sān Miàn Dāo别名金丝三七(《浙江天目山药植志》),帽辫七(《陕西草药》),开喉箭、茶七(《陕西中草药》)。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毛茛科植物金龟草的根茎。秋季采

  • 钩凝菜

    药材名称钩凝菜拼音Gōu Nínɡ Cài别名钩仙菜、牛毛石花菜来源药材基源:为仙菜科植物钩凝菜的藻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mpylaephora hypnacoides J.Ag.采收和储藏: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