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蛮刀背

蛮刀背

《全国中草药汇编》:蛮刀背

药材名称蛮刀背

拼音Mán Dāo Bèi

别名瓜哇珍珠

来源报春花蛮刀背Lysimachia javanica Blume,以全草入药。

生境分部四川。

性味苦、淡,温。

功能主治去瘀、消肿。主治跌打损伤,扭伤,血热。

用法用量3~5钱。水煎服或泡酒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蛮刀背

药材名称蛮刀背

拼音Mán Dāo Bèi

出处《四川常用中草药》

来源报春花科植物爪哇珍珠全草。春、夏采,晒干。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30~60厘米。茎直立或斜上,分枝,有棱。单叶互生;膜质;叶片披针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4~7厘米,全缘,基部下延成狭翅,下面淡绿色,有紫色斑点和疏柔毛,边缘有腺体。总状花序顶生,花排列稀疏;苞片线形或钻状;花萼5裂,裂片披针形或椭圆状披针形,边缘白色;花冠白色,5裂,裂片倒卵形;雄蕊5,花药近圆形或椭圆形;子房上位,球形,花柱伸出花冠外。蒴果,球形,褐色。种子细小,卵形,褐色。花期4~5月。果期6~8月。

生境分部生于低山区的山坡草丛中及路边湿润处。分布四川等地。

性味苦淡,温。

功能主治去瘀,消痈肿。治跌打损伤,扭伤,血热。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或浸酒。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川牛膝

    《全国中草药汇编》:川牛膝药材名称川牛膝拼音Chuān Niú Xī英文名RADIX CYATHULAE别名甜川牛膝、甜牛膝、天全牛膝、大牛膝、白牛膝、拐牛膝、龙牛膝来源本品为苋科植物川牛膝

  • 竹鸡

    《中药大辞典》:竹鸡药材名称竹鸡拼音Zhú Jī别名山菌子(《本草拾遗》),鸡头鹘(《东坡诗集》),泥滑滑(《纲目》),竹鹧鸪(《中国动物图谱·鸟类》)。出处汪颖《食物本草》来源为

  • 乌泡刺

    药材名称乌泡刺拼音Wū Pào Cì别名乌龙摆尾、倒生根、过江龙、寒莓、乌泡来源为蔷薇科悬钩子属植物灰白毛莓Rubustephrodes Hance,以根、叶及种子入药。夏季采叶,

  • 棕竹

    药材名称棕竹拼音Zōnɡ Zhú英文名palm别名筋头竹、棕树、美三出处始载于《中国种子植物科属辞典》。来源药材基源:为棕榈科植物棕竹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hapis excelsa(Thunb

  • 柃寄生

    药材名称柃寄生拼音Línɡ Jì Shēnɡ别名方叶子、螃蟹脚、吊兰、胡龙须出处《湖南药物手册》来源为桑寄生科植物柃寄生的枝叶。夏、秋间采收。原形态常绿小灌木,高10~13厘米。茎

  • 醋栗

    药材名称醋栗拼音Cù Lì别名狗葡萄、山麻子、灯笼果来源虎耳草科醋栗Ribes mandshuricum (Maxim.) Komar.,以果实入药。生境分部东北、河北、山西、陕西

  • 玉柏

    《全国中草药汇编》:玉柏药材名称玉柏拼音Yù Bǎi别名伸筋草[甘肃]来源蕨类石松科玉柏Lycopodium obscurum 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东北、甘肃和长江中上游。性味辛,微温

  • 小麦麸

    药材名称小麦麸拼音Xiǎo Mài Fū别名麸皮(《本草蒙筌》)。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小麦磨取面粉后筛下的种皮。原形态植物形态详"小麦"条。性味甘,凉。①《本草拾遗》:

  • 盐胆水

    药材名称盐胆水拼音Yán Dǎn Shuǐ别名卤水(《纲目》),滴卤(姚可成《食物本草》),盐卤水(《本草求原》)。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食盐沥下的卤汁。性味《本草拾遗》:"咸苦,

  • 鹿肾

    《全国中草药汇编》:鹿肾药材名称鹿肾拼音Lù Shèn别名鹿鞭、鹿冲来源为鹿的阴茎及睾丸部分。将鹿的阴部割下后除去残肉及油脂风干而成。性味甘,平。功能主治补肾壮阳、下乳。用于肾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