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虫牙药

虫牙药

《中药大辞典》:虫牙药

药材名称虫牙药

拼音Chónɡ Yá Yào

别名三叉金、三托艾、伤寒头大箭根(《广西药植名录》),三姐妹(《广西中草药》),牛尾草、三叶扫把、马鹿尾(《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出处《贵州民间药物》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三叶香茶菜全草。夏、秋采收。

原形态三叶香茶菜,又名:细叶香茶菜

多年生草本,高约60厘米。茎直立,有四钝棱,密被白色粗毛。3叶轮生,有极短的柄,叶片长椭圆形,长4~9厘米,宽1~3厘米,先端渐尖,基部阔楔形,边缘有粗锯齿,上面绿色,被疏散短白毛,下面密被白色柔毛。轮伞花序,有小花10朵,集成圆锥花序式,顶生及对生于叶腋;萼钟状,5齿裂,密被白色绒毛;花冠紫色,外面有白毛,冠筒基部收缩,收缩处的上部有一浅囊,上唇4裂,裂片反折,下唇船形;雄蕊4,2强,花药丁字着生;花柱2裂。

生境分部生于山野草坡。

性味辛微苦,温。

①《贵州民间药物》:"性温,味辛,有小毒。"

②《广西中草药》:"味微苦,性温。"

功能主治祛风散寒,化痰理湿。治感冒,咳嗽,黄疸,风湿肿痛,齿痛,刀伤出血。

①《贵州民间药物》:"止痛止血。治牙痛,刀伤。"

②《广西药植名录》:"化痰止咳,消水肿。治伤寒,黄疸,咳嗽,鹤膝风,小儿疳积,风湿。"

③《广西中草药》:"发散风寒,解毒消肿,止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外用:捣敷或煎洗。

注意①治牙痛:虫牙药少许,加食盐共捣,放于患处;或用虫牙药根捣烂,放于患处。(《贵州民间药物》)

②治流行性感冒:细叶香茶菜五钱至一两,水煎服。(《广西中草药》)

③治毒蛇咬伤,肿胀疼痛:细叶香茶菜一至二两,水煎冲酒服;外用鲜草适量,水煎洗患处。(《广西中草药》)

④治刀伤:虫牙药叶适量,捣烂敷伤口。(《贵州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虫牙药

药材名称虫牙药

拼音Chónɡ Yá Yào

英文名Herb of Ternateleaf Rabdosia

别名三叉金、三托艾、大夫根、大箭根、三姐妹、伤寒头

出处出自《贵州民间药物》

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牛尾草的全草或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abdosia ternifolia (D. Don) Hara [Plectranthus ternifolius D. Don; Isodon ternifolius (D .Don) Kudo]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或半灌木,高0.5-2m。茎密被绒毛状长柔毛。叶对生及3-4枚轮生;具极短柄;叶片披针形至狭椭圆形,稀卵状长圆形,长2-12cm,上面具皱纹,被疏柔毛至短柔毛,下面网脉隆起,密被灰白色或污黄色绒毛。穗状圆锥花序顶生及腋生,极密集,排裂成顶生复圆锥花序;苞片叶状至极小;花萼钟状,长约2.3mm,密被长柔毛,果时增大呈筒状,齿5,相等;花冠小,长5-6mm,白色至浅紫色,筒下弯,基部浅囊状,上唇4圆裂,上反,下唇圆卵形,内凹;雄蕊内藏。小坚果卵圆形,腹面具棱。花期9月至翌年2月,果期12月至翌年4-5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草地或灌丛。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茎被柔毛,三枚小叶轮生,狭披针形至狭椭圆形,长2-12cm,宽0.7-5cm,先端锐尖或渐尖,基部阔锲形或锲形,叶缘具锯齿,坚纸质至近革质,上面榄绿色,具皱纹,被柔毛,下面较淡,网脉隆起,密被灰白色或污黄色绒毛,叶柄极短。由聚伞花序组成穗状圆锥花序,苞片叶状,花萼钟状,直立,萼齿5,三角形,等大。种子卵圆形。气微,味微苦涩。

显微鉴别 茎横切面:表皮1列细胞,非腺毛众多,由3-7个细胞组成,长196-867μm,直径26-79μm,皮层细胞2-5列。中醉鞘纤维束继续排列成环。韧皮部较窄,木质部较宽。髓宽广,细胞类多角形。

叶表面观:表皮细胞类多角形,上有气孔、腺毛,非腺毛及毛痕,气孔不等式。腺毛黄褐色,头部1个细胞,直径18-25μm,柄部1-2个细胞,长8-16μm,直径10-44μm,无色或含黄棕色物质。

叶横切面:上下表皮为类长方形细胞,可见非腺毛和腺毛。栅栏组织为1-2列细胞;海绵组织排列疏松。主脉维管束外韧型,呈半月形,韧皮部外侧为纤维束,主脉处上下表皮内方为3-5列厚角组织细胞。

果实横切面:外果皮凛类长方形细胞,着生众多的非腺毛和较少的腺毛。非腺毛(1-)2-10个细胞,具疣状刺,有的含棕色物质,腺毛部1-2个细胞,柄部为单细胞。中果皮为3-6列薄壁细胞,维管束外韧型,环状散在。内果皮为1-3列厚壁细胞,有的具单斜纹孔。

化学成分全草含香菜属酸(isodonic acid),长管香茶菜素甲、戊(longikurin A、E),香茶菜属醛(isodonal)[1],牛尾草素甲、乙、丙(rabdoternin A、B、C),冬凌草甲素(oridonin),冬凌草乙(ternifolin)即6α-乙酰基叶香茶菜甲素(6α-acetylsodoponin),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熊果酸(ursolic acid),β-谷甾醇(β-sitos-terol),豆甾醇(stigmasterol)[3]。

药理作用从牛尾草叶中得到的香茶菜属酸15mg/kg给移植了埃氏癌(Ehrlich carcinoma)的小鼠腹腔注射,连续7d,可显着延长荷瘤小鼠的存活时间[1]。

鉴别理化鉴别 薄层构谱:取本品粉末(过40目筛)5g,置50ml磨口锥形瓶中,加甲醇50ml振摇,浸泡过夜,滤过,滤液于水浴上减压浓缩至5ml,作供试品溶液。另取木犀草素、芹菜素和β-谷甾醇,分别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吸取上述4种溶液各3μl,分别点样于同一硅胶G高效效板上,用氯仿-甲醇(12:1)展开8.5cm,取出,晾干,喷以5%硫酸乙醇溶液,105℃5min,于可见光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性味味苦;微辛;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解毒;止血。主感冒;流感;咳嗽痰多;咽喉肿痛;牙痛;黄疸;热淋;水肿;痢疾;肠炎;毒蛇咬伤;刀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煎水洗;或研末敷。

各家论述1.《贵州民间药物》:止痛止血。治牙痛,刀伤。

2.《广西药植名录》:化痰止咳,消水肿。治伤寒,黄疸,咳嗽,鹤膝风,小儿疳积,风湿。3.《广西中草药》:发散风寒,解毒消肿,止痛。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龙头草

    药材名称龙头草拼音Lónɡ Tou Cǎo别名鲤鱼草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龙冻草的根或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eehania henryi(Hemsl.)Sun ex C.Y.Wu[Dracoc

  • 纤毛婆婆纳

    《全国中草药汇编》:纤毛婆婆纳药材名称纤毛婆婆纳拼音Xiān Máo Pó Pó Nà来源玄参科婆婆纳属植物长果婆婆纳Veronica ciliata Fisc

  • 夜来香

    《全国中草药汇编》:夜来香药材名称夜来香别名夜香花、夜兰香来源萝藦科夜来香属植物夜来香Telosma cordatum (Brum. f.) Merr.,以叶、花、果入药。叶随时可采,花、果分别于花期

  • 山柳

    《全国中草药汇编》:山柳药材名称山柳别名华东山柳来源山柳科山柳Clethra barbinervis Sieb. et Zucc.,以根入药。生境分部山东、台湾、浙江、安徽、江西、湖北。功能主治清热解

  • 棉花杜仲

    药材名称棉花杜仲别名山杜仲、岩杜仲来源卫矛科棉花杜仲Euonymus virens C. Y. Wu, mss.,以树皮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微苦、涩,微温。功能主治祛风除湿,壮腰止痛,固精。主治痨

  • 小血光藤

    《中药大辞典》:小血光藤药材名称小血光藤拼音Xiǎo Xuè Guānɡ Ténɡ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马钱科植物狭叶蓬莱葛的藤茎。原形态攀援状大灌木。叶对生,披针形至椭圆形,长

  • 曲枝天冬

    药材名称曲枝天冬别名毛叶天冬、霸天王、抓地龙、糙叶天冬来源百合科曲枝天冬Asparagus trichophyllus Bunge,以根入药。生境分部辽宁、河北、山西、内蒙古、陕西、宁夏、青海。性味甘

  • 松寄生

    药材名称松寄生拼音Sōnɡ Jì Shēnɡ别名松上寄生出处松寄生之名始载于《生草药性备要》。《纲目拾遗》所载之松上寄生,其原植物很可能包括本品。今有人考《植物名实图考》之柏寄生为本品,但详观附图,两

  • 珍珠伞

    《中药大辞典》:珍珠伞药材名称珍珠伞拼音Zhēn Zhū Sǎn别名紫绿果根、小罗伞、天青地红。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为紫金牛科植物多斑紫金牛的全株。夏、秋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原形态常绿小灌木,高达

  • 邪蒿

    《中药大辞典》:邪蒿药材名称邪蒿拼音Xié Hāo出处《千金·食治》来源为伞形科植物邪蒿的全草。生于山坡、灌丛间、草原及疏林内。分布东北、内蒙古等地。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37~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