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绒
药材名称茶绒
别名指叶蒿
来源菊科艾属植物牛尾蒿Artemesia subdigitata Mattf.,以全草入药。夏秋采全草,鲜用或晒干。
性味辛,温。
功能主治止咳,化痰,平喘。用于慢性支气管炎。
用法用量3~5钱,用47.5%乙醇浸泡14天,然后浓缩至30毫升,每日3次,每次服10毫升。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药材名称茶绒
别名指叶蒿
来源菊科艾属植物牛尾蒿Artemesia subdigitata Mattf.,以全草入药。夏秋采全草,鲜用或晒干。
性味辛,温。
功能主治止咳,化痰,平喘。用于慢性支气管炎。
用法用量3~5钱,用47.5%乙醇浸泡14天,然后浓缩至30毫升,每日3次,每次服10毫升。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药材名称白三百棒拼音Bái Sān Bǎi Bànɡ别名红三百棒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为堇菜科植物如意草的全草。秋季采集。洗净晒干。原形态宿根直立草本,高约15厘米。根长圆锥形。基
《中药大辞典》:麒麟菜药材名称麒麟菜拼音Qí Lín Cài别名鸡脚菜(《纲目》),鹿角菜(《琉球国志略》),鸡胶菜(《罗源县志》)。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红翎菜科植物麒
《中药大辞典》:芒萁骨药材名称芒萁骨拼音Mánɡ Qí Gǔ别名草芒、山芒、山蕨、虱槟草、乌萁(《福建民间草药》),芒仔(《闽南民间草药》),穿路萁。路萁子柴、鸡毛蕨、筲萁子柴、反
《中药大辞典》:李根药材名称李根拼音Lǐ Gēn出处《本草经集注》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李的根,9~10月采。性味①《日华子本草》:"凉,无毒。"②《滇南本草》:"性寒,味苦涩
药材名称腊瓣花别名连核梅、连合子来源金缕梅科腊瓣花Corylopsis sinensis Hemsl.,以根皮、叶入药。生境分部华东、华南至贵州。化学成分叶含有槲皮甙(quercitrin)、岩白菜内
药材名称金花茶花拼音Jīn Huā Chá Huā来源药材基源:为山茶科植物金花茶Camelliachrysantha(Hu)Tuyama的花。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药材名称六月雪叶拼音Liù Yuè Xuě Yè出处《岭南草药志》来源为菊科植物华泽兰的叶。功能主治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治蛇伤,肿毒。"用法
药材名称鹿蹄草拼音Lù Tí Cǎo别名藏氏蓼(《中国北部植物图志》)。出处《江苏植物名录》来源为蓼科植物戟叶蓼的全草。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60~90厘米,直立或斜生。茎四棱形,棱
药材名称五角叶葡萄拼音Wǔ Jiǎo Yè Pú Tɑo别名野葡萄(《陕西中草药》)。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葡萄科植物毛葡萄的根皮。根皮全年可采,洗净,晒干。原形态本质藤本,长达
《全国中草药汇编》:丁榔皮药材名称丁榔皮拼音Dīnɡ Lánɡ Pí别名丁木树、白对节子来源山茱萸科灯台树属植物梾木Cornus macrophylla Wall.,以树皮入药。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