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芜荑酱

芜荑酱

《中药大辞典》:芜荑酱

药材名称芜荑酱

拼音Wú Yí Jiànɡ

出处《别录》

来源为榆科植物大果榆果实与面曲等加工制成的酱

原形态植物形态参见"芜荑"条。

制法《纲目》:"造法与榆仁酱同。"(取芜荑仁水浸一伏时,袋盛,揉洗去涎,以蓼汁拌晒,如此七次,同发过面曲,如造酱法,下盐晒之。每一升,曲四斤,盐一斤,水五斤)

性味辛,温。

①《唐本草》:"辛。"

②《纲目》:"辛,温,无毒。"

功能主治杀虫,除疮癣。

①《别录》:"杀虫。"

②《唐本草》:"杀三虫。"

③《食疗本草》:"芜荑酱功力强于榆人酱。"(指"杀诸虫,利大小便,心腹恶气。")

④《本草拾遗》:"主五鸡病,除疮癣。"

注意食疗本草》:"多食落发。"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芜荑酱

药材名称芜荑酱

拼音Wú Yí Jiànɡ

出处出自《名医别录》。

来源药材基源:为榆科植物大果榆的果实与面曲等加工制成的酱。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Ulmus macrocarpa Hance

原形态落叶小乔木或灌木,高15-30m。枝常有具木栓质翅,当年生枝绿褐色或褐色,有粗毛;老枝褐色无毛。叶互生;叶柄长2-6mm,有短柔毛;托叶早落;叶片宽倒卵形或椭圆状倒卵形,长5-10cm,宽3-7cm,中上部最宽,先端突尖,基部狭或浅心形,两边不对称,两面粗糙,有粗毛,边缘具钝单锯齿或重锯齿。花先叶开放,数朵簇生于去年枝的叶腋或散生于当年枝的基部;花大,长达15mm,两性;花被4-5裂,绿色;雄蕊与花被片同数,花药大,带黄玫瑰色;雌蕊1,子房1室,绿色,柱头2裂。翅果特大,长2.5-3.5cm,宽2.2-2.5cm,被毛,花被宿存,种子位于翅果的中部。花期4-5月,果熟期5-6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000-1300m的向阳山坡、丘陵及固定沙丘上,在林区多生于林缘及河岸。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及陕西、甘肃、青海、江苏、安徽、河南等地。

性味辛;性温

功能主治杀虫。主虫积腹痛;疮癣

用法用量内服:适量,开水冲服

注意不宜过量、久服

各家论述1.《名医别录》:杀虫。

2.《唐本草》:杀三虫。

3.《食疗本草》:芜荑酱功力强于榆人酱。(指杀诸虫,利大小便,心腹恶气。)。

4.《本草拾遗》:主五鸡病,除疮癣。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虎掌草叶

    药材名称虎掌草叶拼音Hǔ Zhǎnɡ Cǎo Yè别名虎掌叶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虎掌草和小花虎掌草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Anemone rivularis Buch.Ham.ex DC.

  • 白苏梗

    《中药大辞典》:白苏梗药材名称白苏梗拼音Bái Sū Gěnɡ出处《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来源为唇形科植物白苏的茎。秋季果实成熟时,割取老茎,除去果实及枝叶,晒干。生境分部产江苏、安徽、四川、

  • 红陈艾

    药材名称红陈艾别名狭叶艾、水蒿、刘寄奴[四川]来源菊科艾属植物蒌蒿Artemisia selengensis Turcz.,以全草入药。秋季采,多鲜用。性味苦、辛,温。功能主治破血行瘀,下气通络。用于

  • 苦蘵

    《全国中草药汇编》:苦蘵药材名称苦蘵拼音Kǔ Zhī别名灯笼草、天泡子、天泡草、黄姑娘、小酸浆、朴朴草、打额泡来源茄科酸浆属植物苦蘵Physalis Pubescens L.,以果、根或全草入药。夏秋

  • 八角莲

    《全国中草药汇编》:八角莲药材名称八角莲拼音Bā Jiǎo Lián别名一把伞、六角莲、独叶一枝花、独脚莲[江西]、一碗水[陕西]、八角七、八角兵盘七、鬼臼来源为小檗科八角莲属植物八角莲Dysosma

  • 慈竹花

    《中药大辞典》:慈竹花药材名称慈竹花拼音Cí Zhú Huā出处《重庆草药》来源为禾本科植物慈竹的花。功能主治治痨伤吐血。用法用量鲜慈竹花半斤,鲜黄桷树寄生半斤,炖黄牛肉或杀口肉服

  • 臭节草根

    《中药大辞典》:臭节草根药材名称臭节草根拼音Chòu Jié Cǎo Gēn出处《植物名实图考》来源为芸香科植物臭节草的根功能主治捣浆,洗肿毒。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臭节

  • 香茅

    《全国中草药汇编》:香茅药材名称香茅拼音Xiānɡ Máo别名柠檬茅、香巴茅、风茅来源禾本科香茅属植物香茅Cymbopogon citratus (DC.)Stapf,以全草入药。全年可采,

  • 五转七

    《全国中草药汇编》:五转七药材名称五转七拼音Wǔ Zhuǎn Qī别名阴阳扇、包谷陀子、通天七来源忍冬科莛子藨属植物穿心莛子藨Triosteum himalayanum Wall.[T. farges

  • 黄皮根

    《中药大辞典》:黄皮根药材名称黄皮根拼音Huánɡ Pí Gēn出处《福建民间草药》来源为芸香科植物黄皮的根。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用。性味《南宁市药物志》:"辛微苦,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