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臭黄荆叶

臭黄荆叶

《中药大辞典》:臭黄荆叶

药材名称臭黄荆叶

拼音Chòu Huánɡ Jīnɡ Yè

出处《分类草药性》

来源马鞭草科植物黄荆,4~7月采。

功能主治①《分类草药性》:"涂疮生肌。"

②《重庆草药》:"解毒。敷对口疮或其他毒疮。"

用法用量外用:开水浸泡,捣绒涂。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臭黄荆叶

药材名称臭黄荆叶

拼音Chòu Huánɡ Jīnɡ Yè

英文名Leaf of Privet-lide Premna

出处出自《分类草药性》

来源药材基源:为马鞭草科植物臭黄荆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remna ligustroides Hemsl.

采收和储藏:4-7月采收,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黄荆,灌木,植株高1-3m。多分枝,细弱,幼时有短柔毛,老时无毛。单叶对生;有短柄或近无柄;叶片卵状披针形至披针形,长1.5-8cm,宽1-3cm,基部楔形,全缘或中部有3-5钝齿,先端急尖至尾状尖,两面疏生柔毛,背面有紫红色腺点。聚伞花序顶生,呈圆锥花序状,被柔毛,长3.5-6cm,宽2-3cm;花萼杯状,长约2mm,5浅裂,裂片长约1mm,圆形或三角形;花冠黄色,长3-5mm,两面均被茸毛和黄色腺点,先端4裂,略呈二唇形,上唇1裂片宽,先端截平或微凹,下唇3裂片稍不相等;雄蕊4,2枚稍长;子房无毛,上部有黄色腺点。核果倒卵球形,长2.5-5mm,宽2.5-4mm。花、果期5-7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长于海拔500-1000m的山坡林中或林缘。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西、湖北、四川、贵州。

性味味苦;性凉

归经心;肝二经

功能主治解毒消肿。主痈肿疔毒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浸洗。

各家论述1.《分类草药性》:涂疮生肌。

2.《重庆草药》:解毒。敷对口疮或其他毒疮。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海鳗

    《全国中草药汇编》:海鳗药材名称海鳗拼音Hǎi Mán别名海鳗鲡、鳗鱼来源鳗鲡目海鳗科海鳗Muraenesox cinereus (Ferskal),以全鱼入药。生境分部南海、东海、渤海。化

  • 小白薇

    《中药大辞典》:小白薇药材名称小白薇拼音Xiǎo Bái Wēi别名白龙须、白薇(《滇南本草》),水辣子根、老妈妈针线包、蛇辣子、白藤、娃儿藤(《云南中草药》)。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为萝摩

  • 皂角菌

    药材名称皂角菌别名树舌、赤色老母菌、扁木灵芝、扁芝、扁蕈、白斑腐菌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多孔菌目多孔菌科皂角菌Ganoderma applanatum (Pers. ex Gray) Pat.,以子实体入

  • 柞木

    药材名称柞木拼音Zhà Mù别名柞树、蒙子树根、蒙子刺根、葫芦刺、凿树、刺柞、鼠木来源大风子科柞木属植物柞木Xylosma japonicum (Walp.)A. Gray [X.

  • 福建柏

    药材名称福建柏拼音Fú Jiàn Bǎi出处始载于《经济植物手册》。来源药材基源:为柏科植物福建柏的心材。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Fokienia hodginsii ( Dunn ) Henry et

  • 绿矾

    《全国中草药汇编》:绿矾药材名称绿矾拼音Lǜ Fán别名青矾、皂矾、绛矾、滥矾、水绿矾来源为含硫酸亚铁矿石或化学制品。性状为类方形之结晶体组成不规则的团块,或为柱状结晶体,呈淡绿色,其中杂有

  • 天麻

    《全国中草药汇编》:天麻药材名称天麻拼音Tiān Má英文名RHIZOMA GASTRODIAE别名赤箭、木浦、明天麻、定风草根、白龙皮来源本品为兰科植物天麻Gastrodia elata

  • 白花藤

    《中药大辞典》:白花藤药材名称白花藤拼音Bái Huā Ténɡ出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毛茛科植物白花藤的根。夏、秋采根鲜用,或晒干用。原形态多年生攀援草本。茎细长,圆柱形,

  • 大树甘草

    药材名称大树甘草拼音Dà Shù Gān Cǎo别名当娜、树甘草、白头将军、木辣来源药材基源:为茜草科植物裂果金花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chizomrssaenda dehisces (Cr

  • 藤乌头

    《中药大辞典》:藤乌头药材名称藤乌头拼音Ténɡ Wū Tóu别名血乌、见血封喉(《中药材品种论述》),蔓乌头(《浙江天目山药植志》),藤乌、羊角七(《药学学报》12(1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