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胭脂花

胭脂花

药材名称胭脂花

拼音Yān Zhi Huā

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来源药材基源:为报春花科植物胭脂花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rimula maximowiczii Regel

采收和储藏:5~6月采收,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全株无粉。根茎短,具多数长根。叶基生;叶柄具膜质宽翅,通常甚短,有时与叶片近等长;叶倒卵次椭圆形、狭椭圆形至倒披针形,连柄长6-25cm,宽2-4cm,先端钝圆,基部渐狭下延成柄,边缘具细锯齿,稀近全缘,中肋稍宽,侧脉纤细,不明显。花葶粗壮,高20-70cm;具伞形花序1-3轮,每轮有花6-20朵;苞片披外形,长3-7mm,先端渐尖,基部相互连合;花梗长1-4cm,无毛,通常下弯;花萼狭钟状,长6-10mm,分裂达全长的1/3,裂片三角形,边缘具腺状小缘毛;花冠暗红色,冠筒管状,裂片长圆形,全缘,通常反折贴于冠筒上;长花柱花:冠筒长11-13mm,雄蕊着生于冠筒中下部,距基部4-5mm,花柱长近达冠筒口;短花桂花:冠筒长4-19mm,雄蕊着生于冠筒上部,花药先端距筒口约2mm,花柱长3-4mm。蒴果圆柱形,伸出萼外,直径4-6mm。种子黑褐色,具网纹。花期5-6月,果期7-8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亚高山草甸上或山地林下、林绿及潮湿腐殖质丰富的地方。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甘肃、青海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须状根多而粗壮,表面黄白色;质脆,易折断,断面淡黄色。叶基生,多皱缩破碎,完整叶片展平后呈矩圆状倒披针形、倒卵状披针形或椭圆形,连柄可长达25cm,宽约4cm,先端纯圆,基部下延渐狭成柄,边缘具细牙齿,叶面黄绿色;质脆,易碎。花葶长短不一,黄棕色、暗红紫色或紫色;有时可见伞形花序,1-3轮;花紫红色。气微,味淡。

性味辛;性平

功能主治祛风定痫;止痛。主癫痛;头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全草:有止痛、祛风功能。用于癫痫头痛。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单条草

    《中药大辞典》:单条草药材名称单条草拼音Dān Tiáo Cǎo别名星宿菜(《救荒本草》),灵疾草(《陕西植药调查》),小硼砂(《贵州植药调查》)。出处《植物名实图考》来源为报春花科植物泽珍

  • 阿月浑子

    药材名称阿月浑子拼音ā Yuè Hún Zǐ别名胡棒子、无名子。出处阿月浑子始载于《本草拾遗》,云:“阿月浑子……生西国诸蕃,云与胡榛子同树,一岁棒子,二岁浑子也。”《纲目》亦录着,引《海药本草》云:

  • 鸭脚板草

    《中药大辞典》:鸭脚板草药材名称鸭脚板草拼音Yā Jiǎo Bǎn Cǎo别名辣子草、野芹菜(《分类草药性》)。出处《分类草药性》来源为毛莨科植物扬子毛茛的全草。春、夏采收。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遍体被白

  • 蜈蚣兰

    《全国中草药汇编》:蜈蚣兰药材名称蜈蚣兰拼音Wú Gōnɡ Lán别名金百脚、石蜈蚣、飞天蜈蚣、岩洛、蜈蚣草、百脚蜈蚣、柏子兰来源兰科隔距兰属植物蜈蚣兰Cleisostoma sc

  • 十两叶

    药材名称十两叶拼音Shí Liǎnɡ Yè别名沙达木。来源药材基源:为鼠李科植物苞叶木的全株。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haydaia rubrinervis(Levl.)C.Y.Wu exY.L.Che

  • 小獐毛

    药材名称小獐毛拼音Xiǎo Zhānɡ Máo别名马胖草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小獐毛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eluropus pungens(M.Bieb.)C.Koch[Poa punge

  • 蓝花子

    药材名称蓝花子拼音Lán Huā Zǐ来源药材基源:为十字花科植物蓝花子的种子。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aphanus sativus L.var.raphanistroides(Makino)Maki

  • 台湾三颗针

    药材名称台湾三颗针拼音Tái Wān Sān Kē Zhēn别名川上氏小檗、黑实檗木来源药材基源:为小檗科植物台湾小檗的根或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erberis kawakamii Hayata采

  • 牛奶浆

    药材名称牛奶浆拼音Niú Nǎi Jiānɡ别名牛乳甫(《质问本草》),大号牛奶仔(《福建民间草药》),野枇杷、山牛奶、牛奶珠、毛天仙果、大叶牛奶子(《浙讧民间常用草药》),牛奶仔(《福建中

  • 大叶楠

    药材名称大叶楠拼音Dà Yè Nán别名华东楠来源樟科大叶楠Machilus leptophylla Hand.-Mazz.,以根入药。生境分部浙江、江苏、福建、湖南、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