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肾炎草

肾炎草

《中药大辞典》:肾炎草

药材名称肾炎草

拼音Shèn Yán Cǎo

别名杏叶兔耳风

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来源为菊科植物倒卵叶兔耳风全草。夏、秋采收。切碎晒干。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50~80厘米。叶根生,倒卵状椭圆形,长6~40厘米,宽2~4厘米,边缘有锯齿,基部下延,两面被灰黄色绒毛。头状花序排成穗状,有管状的两性花3~4朵;总苞圆柱形,苞片硬,极不相等;花托秃裸。瘦果有线条。种子有翅状冠毛。

生境分部生于山坡、草地、路旁。分布云南等地。

性味微苦,凉。

功能主治消炎利尿,清热解毒。治急、慢性肾炎、肾盂炎、尿路感染。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两。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肾炎草

药材名称肾炎草

拼音Shèn Yán Cǎo

英文名all-grass of Obovateleaf Ainsliaea

别名杏叶兔耳风、争叶子、马蹄草

出处出自《云南思茅地区中草药选》。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倒卵叶兔耳风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insliaea latifolia (D.Don)Sch.-Bip.var.obouata (Franch.) Griers .et Lauener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切段晒干。

原形态倒卵叶兔耳风一年生草本,高50-80cm。叶基生,倒卵状椭圆形,长6-10cm,宽2-4cm,边缘有锯齿,基部下延,两面被灰黄色绒毛。头状花序排成穗状,有管状的两性花3-4朵;总苞圆柱形,苞片硬,极不相等;花托秃裸。瘦果有线条。种子翅状冠毛。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坡、草地、路旁。

资源分布:分布于云南。

性味味微苦;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止咳;解毒。主急;慢性肾火;肾孟肾炎;膀胱炎;支气管炎;痢疾;刀枪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0-60g。外用:适量,感想末撒。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巴戟天

    《中国药典》:巴戟天药材名称巴戟天拼音Bā Jǐ Tiān英文名RADIX MORINDAE OFFICINALIS别名鸡肠风、鸡眼藤、黑藤钻、兔仔肠、三角藤、糠藤来源本品为茜草科植物巴戟天Morin

  • 马蹄细辛

    《全国中草药汇编》:马蹄细辛药材名称马蹄细辛拼音Mǎ Tí Xì Xīn来源薯蓣科马蹄细辛Dioscorea fargesii Franch.,以根入药。生境分部贵州。性味甘,温。

  • 千年健

    《中国药典》:千年健药材名称千年健拼音Qiān Nián Jiàn英文名RHIZOMA HOMALOMENAE别名一包针、千颗针、千年见、丝棱线来源本品为天南星科平丝芋属植物千年健

  • 紫泡

    药材名称紫泡拼音Zǐ Pào别名栽秧泡、硬枝黑琐莓、覆盆子、红刺泡、黑托盘、多叶悬钩子来源蔷薇科紫泡Rubus foliolosus D. Don,以根、果入药。生境分部云南、贵州、四川、西

  • 灰藋子

    药材名称灰藋子拼音Huī Diào Zǐ来源药材基源:为藜科植物小藜的种子。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henopodium serotinum L.采收和储藏:6-7月间果实成熟时,割取全草,打下果实和种

  • 龙胆地丁

    《全国中草药汇编》:龙胆地丁药材名称龙胆地丁拼音Lóng Dǎn Dì Dīng别名蓝花草、紫花地丁[四川]来源为龙胆科龙胆属植物华南龙胆Gentiana loureiri Griseb 及鳞叶龙胆G

  • 毛桤

    药材名称毛桤拼音Máo Qī别名牛屎树、罗拐木、菜壳蒜来源桦木科毛桤Alnus lanata Duthie,以嫩叶、皮入药。生境分部西南地区。性味涩,平。有小毒。功能主治解毒,清热,利湿。毒

  • 有瓜石斛

    药材名称有瓜石斛拼音Yǒu Guā Shí Hú英文名Pale Ephemerantha别名带爪石斛、果上叶出处始载于《医药科技资料》。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流苏金石斛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

  • 黄麻叶

    《中药大辞典》:黄麻叶药材名称黄麻叶拼音Huánɡ Má Yè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橡树科植物黄麻的叶。夏、秋季采。原形态黄麻(《本草图经》),又名:络麻(《便民图纂》)

  • 枫香树根

    《中药大辞典》:枫香树根药材名称枫香树根拼音Fēnɡ Xiānɡ Shù Gēn别名枫果根、杜东根(《福建民间实用草药》)。出处《纲目》来源为金缕梅科植物枫香的树根。性味《泉州本草》:&q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