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肉穗草

肉穗草

药材名称肉穗草

拼音Ròu Suì Cǎo

别名家阿麻

来源药材基源:为野牡丹科植物肉穗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rcopyramis bodinieri Levl. Et Van.

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洗净,切碎晒干。

原形态小草本,纤细,高5-12cm,具匍匐茎,无毛。叶片纸质,卵形或椭圆形,先端钝或急尖,基部钝、圆形或近楔形,长1.2-3cm,宽0.8-2cm,边缘具疏浅波状齿,齿间具小尖头,3-5基出脉,叶面被疏糙伏毛,基出脉微隆起,侧脉不明显,绿色或紫绿色,有时沿基出脉及侧脉呈黄白色,背面通常无毛,有时沿侧脉具极少的糙伏毛,通常呈紫红色,极稀为绿色,基出脉与侧脉隆起;叶柄长3-11mm,无毛,具狭翅。聚伞花序,顶生,有花1-3朵,稀5朵,基部具2枚叶状苞片,苞片通常为倒卵形,被毛,总梗长0.5-3(-4)cm,花梗长1-3mm,常四棱形,棱上具狭翅;花萼长约3mm,具四棱,棱上有狭翅,先端宽而成垂直的长方形裂片,裂片背部具刺状尖头,有时边缘微羽状分裂;花瓣紫红色至红色,宽卵形,略偏斜,长3-4mm,先端急尖;雄蕊内向,花药黄色,近顶孔开裂,药隔基部伸延成短距,距上弯,长为药室的1/2左右;子房坛状,先端具膜质,冠檐具波状齿。蒴果通常白绿色,杯形,具四棱,膜质冠长出萼1倍;宿存萼与花时无异。花期5-7月,果期10-12月或翌年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000-2450m的山谷密林下、阴湿的地方或石缝间。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性味味甘;涩;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消肿解毒。主热毒血痢;暑湿泄泻;肺热咳嗽;目赤肿痛;吐血;疔疮肿毒;外伤红肿;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或泡酒。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鹅内金

    《中药大辞典》:鹅内金药材名称鹅内金拼音é Nèi Jīn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鸭科动物鹅的砂囊内壁。全年均可采收。将鹅杀死后,取出肫,剖开,剥取内衣,洗净,晒干。性状干燥的鹅内

  • 田旋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田旋花药材名称田旋花拼音Tián Xuán Huā别名箭叶旋花、野牵牛、猪草、车子蔓、曲节藤、鸡儿弯、中国旋花来源旋花科田旋花Convolvulus arven

  • 新裂耳蕨

    药材名称新裂耳蕨拼音Xīn Liè ěr Jué别名凤凰尾巴草(《浙江天目山药植志》)。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鳞毛蕨科新裂耳蕨的根茎。原形态新裂耳蕨,又名:革叶耳蕨。多年生

  • 牡丹花

    《中药大辞典》:牡丹花药材名称牡丹花拼音Mǔ Dān Huā出处《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来源为毛茛科植物牡丹的花。化学成分花瓣含黄芪甙。性味《四川中药志》:"性平,味苦淡,无毒。"功能

  • 药鼠李实

    药材名称药鼠李实拼音Yào Shǔ Lǐ Shí别名清泻鼠李。来源药材基源:为鼠李科植物药鼠李的成熟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hamnus cathartica L.采收和储藏:果实成熟后采收,晒干

  • 兔儿风

    药材名称兔儿风拼音Tù ér Fēnɡ别名心肺草、石凤丹(四川)。出处《峨嵋药植》来源为菊科植物光叶兔儿风的全草。原形态多年生草本。叶基生,叶柄长7~12厘米,紫色;叶阔披针形至长

  • 猕猴骨

    药材名称猕猴骨拼音Mí Hóu Gǔ别名猴骨(《贵州民间方药集》),申骨(《四川中药志》)。出处《证类本草》来源为猴科动物猕猴的骨胳。全年均可捕捉。杀死后,剥去皮毛(四肢不去皮毛)

  • 落地荷花

    《中药大辞典》:落地荷花药材名称落地荷花拼音Luò Dì Hé Huā别名九头青、鲤鱼胆出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龙胆科植物五岭龙胆的全草。夏、秋采,鲜用或干用。原形

  • 绿结鸡骨

    《中药大辞典》:绿结鸡骨药材名称绿结鸡骨拼音Lǜ Jié Jī Gǔ出处《陆川本草》来源为杜鹃科动物褐翅鸦鹃的骨。性味甘咸,微温。功能主治强筋壮骨。治风湿骨痛,趺打伤积。用法用量内服:浸酒,

  • 枫荷梨

    《全国中草药汇编》:枫荷梨药材名称枫荷梨拼音Fēnɡ Hé Lí别名偏荷枫、白荷、鸭脚荷、枫荷桂、边荷枫、阴阳枫、木五加、三叉一支镖、梨荷枫、半荷枫、鸭脚木[江西],白半枫荷、白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