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羚羊肉

羚羊肉

《中药大辞典》:羚羊肉

药材名称羚羊肉

拼音Línɡ Yánɡ Ròu

出处《本草拾遗》

来源为牛科动物赛加羚羊等的

性味《纲目》:"甘,平,无毒。"

功能主治①孟诜:"和五味子炒之,投酒中经宿,饮之,治筋骨急强,中风。"

②《本草拾遗》:"主蛇咬,恶疮。"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羚羊肉

药材名称羚羊肉

拼音Línɡ Yánɡ Ròu

英文名Antelope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拾遗

来源药材基源:为牛科动物赛加羚羊的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iga tatarica Linnaeus.

原形态赛加羚羊,身体大小与黄羊相似,长1-1.4m,体重雄兽为37-60kg,雌兽约29-37kg。头型较特别,耳廓短小,眼眶突出。鼻端大,鼻中间具槽,鼻孔呈明显的筒状,整个鼻子呈肿胀鼓起,故谓高鼻羚羊。雄羊具角1对,不分叉,角自基部长出后几乎竖直向上,至生长到整个角的1/3高度时,二角略向外斜,接着又往上,往里靠近再又微微向外,最后二角相向略往内弯。角尖端平滑,而下半段具环棱。角呈半透明状,内蜡色。整个体色呈灰黄色,但体侧较灰白。冬季时毛色显得更淡。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栖息于荒漠及半荒漠的开阔地区,性喜干旱。以各种植物为食,如梭梭,蒿类、羽茅等。一般边食边行。

资源分布:在我国仅分布于新疆北部的边境地区。

性味味甘;性平

归经肝;肾经

功能主治柔筋利骨;祛风解毒。主中风筋骨强急;恶疮;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适量,炙熟浸酒。

各家论述1. 孟诜:和五味子炒之,投酒中经宿,饮之,治筋骨急强,中风。

2.《本草拾遗》:主蛇咬,恶疮。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白花坚荚树

    药材名称白花坚荚树拼音Bái Huā Jiān Jiá Shù别名坚荚树出处《救荒本草》载有坚荚树,云:"生辉县太行山谷中,其树枝干坚劲,可以作棒。皮色乌黑,对分枝叉。叶亦对生,叶似拐枣叶而大,微薄,

  • 白绿叶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绿叶药材名称白绿叶拼音Bái Lǜ Yè别名羊奶果、胡颓子、天青地白、小羊奶果来源胡颓子科白绿叶Elaeagnus viridis Servett. var.

  • 酸模

    《全国中草药汇编》:酸模药材名称酸模拼音Suān Mó别名山菠菜、野菠菜、酸溜溜、牛舌头棵、水牛舌头,田鸡脚来源蓼科酸模属植物酸模Rumex acetosa L.,以根或全草入药。夏秋采收,

  • 指天蕉

    药材名称指天蕉别名红蕉、野蕉、美人蕉、小芭蕉、麒麟花来源芭蕉科指天蕉Musa coccinea Andr.,以根状茎、花入药。生境分部广东、广西、贵州、云南。性味甘、淡,平。功能主治根状茎:补虚弱。主

  • 钻天杨

    《全国中草药汇编》:钻天杨药材名称钻天杨别名笔杨、箭杆杨、白杨树来源杨柳科钻天杨Populus nigra L. var. italica Koehne,以树叶入药。生境分部各地栽培。性味苦,寒。功能

  • 蒒实

    药材名称蒒实拼音Shī Shí别名自然谷、禹余粮(张华《博物志》),师草实(《本草拾遗》),砂贡子(《中国经济植物志》)。出处《海药本草》来源为莎草科植物蒒草的果实。原形态蒒草(《海药本草》

  • 大果琉璃草

    药材名称大果琉璃草拼音Dà Guǒ Liú Lí Cǎo别名展枝倒提壶、大赖毛子来源紫草科大果琉璃草Cynoglossum divari catum Steph.,以根入

  • 石上瓜子菜

    药材名称石上瓜子菜拼音Shí Shànɡ Guā Zǐ Cài来源药材基源:为景天科植物东南景天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edum alfredii Hance[S.formosanum N.E.

  • 甘紫菜

    药材名称甘紫菜拼音Gān Zǐ Cài来源藻类红藻门甘紫菜Porphyra tenera Kjellm.,以叶状体入药。功能主治主治瘿瘤脚气。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散血莲

    《中药大辞典》:散血莲药材名称散血莲拼音Sàn Xuè Lián别名活血莲(《湖南药物志》),眉风草(《贵州草药》),大叶凤凰尾巴草(《浙江天目山药植志》)。出处《湖南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