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羊屎条根

羊屎条根

《中药大辞典》:羊屎条根

药材名称羊屎条根

拼音Yánɡ Shǐ Tiáo Gēn

别名羊奶根(《分类草药性》),羊食子根(《四川中药志》)。

出处《分类草药性》

来源为忍冬科植物黑汉条。全年可采。

原形态黑汉条,又名:牛屎柴(《乾坤生意》),羊屎柴((纲目》),羊屎条(《分类草药性》),灰猫条、羊舌条、灰猪藤、冷饭团、羊屎子。

常绿灌木,高达2米。枝细长,圆柱形,密被灰白色或带锈色星状短柔毛。单叶对生;叶柄长0.5~2厘米,密被灰白色星状柔毛;叶片椭圆状卵形,长约4~12厘米,宽1.5~4厘米,先端钝,少有渐尖,基部圆形,全缘或呈微波状,上面暗绿色,微有光泽,下面密被灰白色星状短柔毛,叶脉5~10对,在下面隆起,基部的2对对生.顶生聚伞花序,常为5射出枝,花序直径4.5~9厘米,花梗有星状毛;花小,白色。径约8毫米;萼管短,5裂,宿存;花冠轮状,裂片5;雄蕊5,着生于花冠内;子房下位,1室,胚珠1,下垂。浆果状核果,卵圆形,略呈压扁状,乌黑色:种子1粒,压病状。花期5月。果期8~9月。

生境分部生长于丘陵、路旁、林边、坟坡、荒山及灌木丛中。分布湖南、湖北、四川、贵州等地。

性味①《贵阳民间药草》:"酸涩,平,无毒。"

②《四川中药志》:"性微温,味涩,无毒。"

功能主治治痢疾,下血,痔疮脱肛,风湿痹痛,白带,湿毒疮疡,跌打损伤。

①《纲目》:"主痈疽发背,捣烂敷之。能合疮口,散脓血,干者为末,浆水调敷。又治下血如倾水,取生根一斤,生白酒二斗,煮一斗,空心随量饮。"

②《分类草药性》:"根:治痔疮,痒子。花:治羊毛疔,跌打损伤。"

③《贵州民间方药集》:"为收敛药,用治痢疾,妇女白带。"

④《四川中药志》:"根或叶:治风湿筋骨疼痛,腰肋胀满,跌损瘀结。"

⑤洗湿毒疮疡。(四川)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鲜者1~2两。外用:煎水洗、捣敷或研末调敷。

复方①治热痢:羊屎条一两,大木姜子七粒。煎水服。(《贵阳民间药草》)

②治痔疮脱肛:羊屎条根二两,炖猪大肠吃。(《贵阳民间药草》)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羊屎条根

药材名称羊屎条根

拼音Yánɡ Shǐ Tiáo Gēn

英文名Root of Useful Viburnum

别名羊奶根、羊食子根

出处1.自《分类草药性》。

2.《纲目》:羊屎柴,生山野。叶类鹤虱,四月开白花,亦有红花者。结子如羊屎状,名铁草子。根可毒鱼,夏用苗叶,冬用根。

来源药材基源:为忍冬科植物烟管荚蒾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iburnum utile Hemsl.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挖,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烟管荚蒾常绿灌木,高达2m。幼枝密被灰褐色星状毛,老枝棕褐色,冬芽无鳞片。叶对生;吉柄长5-10mm;叶革质,叶片椭圆状卵形至儿状长圆形,长2-7cm,宽0.8-3.5cm,先端圆至稍钝,基部圆形,全缘,边内卷,上面深绿色有光泽而无毛,下面被灰白色星状毡毛,具5-6对下面隆起的侧脉。聚伞花序直径5-7cm,有星状毛;总花梗粗壮,长1-3cm,第1级辐射枝通常5条,花通常生于第2-3级辐射枝下;萼筒长约2mm,萼檐具5钝齿;花冠白色,花蕾时带淡红色,辐状,直径6-7mm,花冠筒长约1.5mm;雄蕊5,约等长于花冠;花柱与萼齿近于等长。核果椭圆形,长约7mm,先红熟黑;核扁,背具2浅沟,腹具2浅沟。花期3-8月,果期8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500-1800m的山坡林缘或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湖北、湖南、四川、贵州等地。

性味味苦;涩;性平

功能主治利湿解毒;活血通络。主痢疾;脱肛;痔疮下血;白带;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痈疽;湿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或泡酒。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洗。

各家论述1.《纲目》:主痈疽发背,捣烂敷之。能合疮口,散脓血,干者为末,浆水调敷。又治下血如倾水,取生根一斤,生白酒二斗,煮一斗,空心随量饮。

2.《分类草药性》:根:治痔疮,痒子。花:治羊毛疔,跌打损伤。

3.《贵州民间方药集》:为收敛药,用治痢疾,妇女白带。

4.《四川中药志》:根或叶:治风湿筋骨疼痛,腰肋胀满,跌损瘀结。

5.洗湿毒疮疡。(四川)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柚皮

    《中药大辞典》:柚皮药材名称柚皮拼音Yòu Pí别名柚子皮(陶弘景),气柑皮、橙子皮(《四川中药志》)。出处《唐本草》来源为芸香科植物柚的果皮。秋末、冬初收集,剖成5~7瓣。悬起晒

  • 宜梧叶

    药材名称宜梧叶拼音Yí Wú Yè别名胡颓子叶。来源药材基源:为胡颓子科植物福建胡颓子Elaeagnus oldhamii Maxim.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laeagnus oldhamii

  • 石霜

    《全国中草药汇编》:石霜药材名称石霜拼音Shí Shuānɡ来源地衣类网衣科黑红衣属植物高山黑红衣Mycoblastus alpinus (Fr.)Kernst.,以叶状体入药。夏季雨后或小

  • 短柄南蛇藤果

    药材名称短柄南蛇藤果拼音Duǎn Bǐnɡ Nán Shé Ténɡ Guǒ来源药材基源:为卫矛科植物短梗南蛇藤Celastrus rosthornianus Loes.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

  • 五爪风

    《全国中草药汇编》:五爪风药材名称五爪风拼音Wǔ Zhǎo Fēnɡ别名五爪藤来源蔷薇科五爪风Rubus blinii Levl.,以全株入药。生境分部四川、贵州。性味苦,凉。功能主治舒筋活络,行血止

  • 石风丹

    《中药大辞典》:石风丹药材名称石风丹拼音Shí Fēnɡ Dān别名石凤丹、兰花草(成都《常用草药治疗手册》)。出处《植物名实图考》来源为兰科植物高斑叶兰的全株。冬季采收。原形态多年生草本。

  • 滚龙草

    药材名称滚龙草拼音Gǔn Lónɡ Cǎo来源药材基源:为膜蕨科植物城口瓶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richomanes fargesii Christ[Vandenboschia farges

  • 白梅

    《中药大辞典》:白梅药材名称白梅拼音Bái Méi别名盐梅(《尚书》),霜梅(《纲目》),白霜梅(《本草便读》)。出处《本草经集注》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梅的未成熟果实,经盐渍而成。制法

  • 黄三七

    《全国中草药汇编》:黄三七药材名称黄三七拼音Huánɡ Sān Qī别名太白黄连、土黄连[陕西太白山]来源毛茛科黄三七属植物黄三七Souliea vaginata (Maxim.) Fran

  • 酸不溜

    《中药大辞典》:酸不溜药材名称酸不溜拼音Suān Bù Liū别名分枝蓼、叉枝蓼、酸姜(《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出处《内蒙古中草药》来源为蓼科植物叉分蓼的全草。夏、秋采收,阴干。原形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