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绛梨木叶

绛梨木叶

《中药大辞典》:绛梨木叶

药材名称绛梨木叶

拼音Jiànɡ Lí Mù Yè

出处《重庆草药》

来源鼠李科植物薄叶鼠李

功能主治治食积饱胀。

复方治小儿食积疳积:绛梨木叶一两,鸡屎藤叶一两,刮金板叶-两。打粉。每次服一钱,兑开水或放入饭内服。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绛梨木叶

药材名称绛梨木叶

拼音Jiànɡ Lí Mù Yè

英文名Leaf of Thinleaf Buckthorn

别名鹿解刺叶。

出处出自《重庆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鼠李科植物薄叶鼠李Rhamnus leptophylla Schneid.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hamnus leptophylla Schneid.

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薄叶鼠李灌木或稀小乔木,高达5m。幼枝对生或近对生,褐色或黄褐色,平滑无毛,有光泽。叶对生或近对生;叶柄长0.8-2cm,有短柔毛;托叶线形,早落;叶片纸质,倒卵形或倒卵状椭圆形,长3-8cm,宽2-5cm,先端短急尖,基部楔形,边缘具钝锯齿,上面深绿色,无毛,下面淡绿色,仅沿脉腋有簇毛。花单性,雌雄异株,绿色,成聚伞花序或簇生于短枝端;花萼4裂;花瓣4;雄蕊4;花柱2半裂。核果球形,直径4-6mm,基部有宿存萼筒,成熟时黑色。种子宽倒卵圆形,背面具纵沟。花期3-5月,果期5-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700-2600m的山坡、山谷,或路旁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及陕西、甘肃等地。

性味涩;微苦;平

归经脾;胃经

功能主治消食通便;清热解毒。主食积腹胀;小儿疳积;便秘;疮毒;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外用:适量,捣敷。

复方治小儿食积疳积:绛梨木叶一两,鸡屎藤叶一两,刮金板叶一两。打粉。每服一钱, 兑开水或放入饭内服。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密陀僧

    《全国中草药汇编》:密陀僧药材名称密陀僧拼音Mì Tuó Sēnɡ别名炉底、陀僧、金陀僧来源天然的矿产密陀僧(Lithargite)很稀少,呈橘黄色小片或土状粉末,其成分为PbO,

  • 白云花根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云花根药材名称白云花根拼音Bái Yún Huā Gēn别名法罗海、滇独活、毛爪参、香白芷[云南]来源为伞形科牛尾独活属植物白云花Heracleum repu

  • 青海马尾连

    药材名称青海马尾连拼音Qīnɡ Hái Mǎ Yǐ Lián英文名root of Przewalsk meadowrue出处始载于《北京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长柄唐松草的根和根茎。拉丁植

  • 血榧

    《中药大辞典》:血榧药材名称血榧拼音Xuè Fěi别名臭榧(《浙江天目山药植志》)。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红豆杉科植物南方红豆杉的种子。原形态南方红豆杉,又名:美丽红豆杉。常绿乔木,

  • 鬼臼叶

    药材名称鬼臼叶拼音Guǐ Jiù Yè别名八角莲叶(《福建中草药》)。出处《纲目》来源为小檗科植物八角莲的叶。原形态形态详"鬼臼"条功能主治治哮喘,背痈溃烂。用

  • 毛嘴签

    药材名称毛嘴签别名烧伤藤、节节藤来源鼠李科毛嘴签Gouanja javanica Miq.,以茎、叶入药。生境分部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性味微苦、涩,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收敛止血。烧烫伤:鲜

  • 地核桃

    《中药大辞典》:地核桃药材名称地核桃拼音Dì Hé Tɑo别名山核桃、箭头草、匙头菜(《贵州民间方药集》),银地匙、白毛叶地丁草(《泉州本草》),地丁子(《贵州民间药物》)。出处《

  • 黄花木

    《中药大辞典》:黄花木药材名称黄花木拼音Huánɡ Huā Mù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来源为豆科植物黄花木的种子。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打下种子。原形态灌木,高1~3米。茎圆柱形,

  • 狗骨节

    《中药大辞典》:狗骨节药材名称狗骨节拼音Gǒu Gǔ Jié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荨麻科植物西南冷水花的根。秋、冬采挖,洗净晒干。原形态形态详"石筋草"条。性味味

  • 蓟罂粟子

    药材名称蓟罂粟子拼音Jì Yīnɡ Sù Zǐ来源药材基源:为罂粟科植物蓟罂粟ArgemonemexicanaL.的种子。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gemone mexicana L.采收和储藏:夏末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