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红叶树

红叶树

《全国中草药汇编》:红叶树

药材名称红叶树

别名翁仔树、羊屎果、倒拉锯、羊咪屎、万打棍

来源龙眼红叶树Helicia cochinchinensis Lour.,以根、叶入药。

生境分部长江以南各省区。

性味苦,凉。

功能主治行气活血,祛瘀止痛。主治跌打损伤,肿痛,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鲜品捣烂取汁或干叶研粉,调冷开水涂患处。

注意孕妇忌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红叶树

药材名称红叶树

拼音Hónɡ Yè Shù

别名翁仔树、倒拉锯、万打棍、羊咪屎、橄榄树、羊仔屎

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来源药材基源:为山龙眼科植物小果山龙眼的根或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elicia cochinchinensis Lour[H.tonkinensis Lecomt.]

采收和储藏:冬、春季采挖根,去须根,洗净,鲜用或晒干。夏、秋季采收叶,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乔木,高4-20cm。树皮灰褐色或暗褐色。叶互生,薄革质或纸质;叶柄长0.5-1.5cm;叶片长圆形、倒卵状椭圆形、长椭圆形或披针形,长5-15cm,宽2.5-5cm,先端短渐尖或钝,基部楔形,稍下延,全缘或上半部叶缘具疏浅锯齿;侧脉6-7对,两面均明显。花两性,辐射对称,总状花序腋生,长8-20cm,有时花序轴和花梗初被白色短毛,后渐无毛,花梗常双生;苞片三角形,长约1mm;花被管子长约1mm;花被管长1-1.2cm,白色或浅黄色;花药椭圆形,腺体4,有时连生呈4深裂的花盘;子房无毛。坚果期椭圆形,长1-1.5cm,直径达1cm,蓝黑色或黑色。花期6-10月,果期11月到翌年3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分布于华南及沙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四川、云南等地。

资源分布:生于海拔20-1300m的丘陵或山地湿润常绿阔叶林中。

性味辛;苦;性凉

功能主治祛风止痛;活血消肿;收敛止血。主风湿骨痛;跌打瘀肿;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用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鲜品捣烂取汁;或干叶研粉,冷开水调涂。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根皮、叶:味苦、性凉。有行气活血、祛瘀止痈的功能。用于跌打损伤、肿痛,外伤出血。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广西花点草根

    药材名称广西花点草根拼音Guǎnɡ Xī Huā Diǎn Cǎo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广西紫麻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reocnide kwangsiensis Hand.-Mazz

  • 麻根

    《中药大辞典》:麻根药材名称麻根拼音Má Gēn别名麻青根(《药性论》)出处《本草经集注》来源为桑科植物大麻的根。功能主治去瘀,止血。治淋病,血崩,带下,难产,胞衣不下,跌打损伤。①陶弘景:

  • 砂生槐

    《全国中草药汇编》:砂生槐药材名称砂生槐拼音Shā Shēnɡ Huái别名蓟瓦[藏名]来源豆科砂生槐Sophora moorcroftiana (Wall.)Benth. ex Baker

  • 大瓦韦膜叶星蕨

    药材名称大瓦韦膜叶星蕨拼音Dà Wǎ Wéi Mó Yè Xīnɡ Jué别名大风草、爬山姜、断骨粘、宝剑草、光石韦、大石韦、岩姜七、鸡足莲、大叶包针出处本品始载于《植物名实图考》石草类,以“大风草”

  • 刺瓜

    药材名称刺瓜别名乳蚕、小刺瓜、野苦瓜来源萝藦科牛皮消属植物刺瓜Cynan chum corymbosum Wight [Cyathella corymbosa (Wight) Tsiang et Zh

  • 夏丸

    药材名称夏丸拼音Xià Wán来源药材基源:为报春花科植物小苞报春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rimula bracteata Franch.[P.Henrici Bur.et Franch.采收和

  • 玉帘

    药材名称玉帘拼音Yù Lián别名白菖蒲莲、肝风草、葱兰来源石蒜科玉帘Zephyranthes candida Herb.,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南方栽培。性味甘,平。功能主治平肝熄

  • 中华绣线梅

    药材名称中华绣线梅拼音Zhōnɡ Huá Xiù Xiàn Méi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中华绣线梅的全株。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Neillia sinensis Oliv.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晒

  • 红香藤

    药材名称红香藤拼音Hónɡ Xiānɡ Ténɡ别名藤香、鸡踢香、降香(《陆川本草》),大香藤、屈叶藤、白鸡刺藤,黄龙脱衣(《广西药植名录》)。出处《陆川本草》来源为豆科植物藤黄檀

  • 齿缘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齿缘草药材名称齿缘草拼音Chǐ Yuán Cǎo别名蓝梅来源紫草科齿缘草Eritrichium pectinatum (Pall.) DC. var. rupest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