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綟木

綟木

《全国中草药汇编》:綟木

药材名称綟木

拼音Liè Mù

别名椭叶南烛、小果南烛、白心木

来源杜鹃花科綟木Lyonia ovalifolia (Wall.)Drude var. elliptica (Sieb. et Zucc.)Hand.-Mazz.,以根、果、叶入药。

生境分部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四川、贵州。

性味甘、酸,平。

功能主治健脾止泻,活血,强筋。

脾虚腹泻:叶1~2两,水煎服。

跌打损伤,全身酸麻:根3~4两,水煎,红糖、黄酒冲服,早晚饭前各服1次。

刀斧伤:叶捣烂敷患处。

注意忌食酸辣。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綟木

药材名称綟木

拼音Liè Mù

别名胡椒(《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出处《本草拾遗》

来源杜鹃花科植物南烛枝叶果实。秋季采收,晒干。

原形态南烛(《植物名实图考》)

常绿或落叶灌木或乔木,高可至12米。小枝无毛或具短毛。单叶互生,革质;卵形或椭圆形至卵状长椭圆形,长5~14厘米,先端短渐尖或急尖,基部阔楔形,全缘,叶脉于下面凸出,无毛或下面脉上有毛;叶柄短。总状花序于前年枝的腋芽处抽出;近基部有少数叶或叶状苞片;花白色;萼片卵形或三角状披针形;花冠长椭圆状壶形,长8毫米,稍有短柔毛。蒴果近球形,直径1~5毫米,有种子多数。花期初夏。

生境分部生于干燥草坡。分布我国西南地区。

化学成分綟木叶含廿九烷、廿九酮-2、卅醇-1、熊果酸、綟木酸、β-谷甾醇-β-D-葡萄糖甙、痕迹β-谷甾醇、去乙酰綟木酸、落新妇甙、槲皮素(仅见于干枯叶中)、内消旋肌醇(仅见于嫩叶中)、异黄杞甙等。有毒成分主为綟木毒-A。

花含廿九烷、廿七烷、卅一烷,廿四醇-1、廿二醇-1、廿六醇-1、齐墩果酸、马斯里酸、金丝桃甙、槲皮索、β-谷甾醇、熊果酸、葡萄糖、果糖、蔗糖、3-ο-对羟基反式桂皮酰马斯里酸、綟木毒-A等。

芽含綟木酸、廿九酮-2、β-谷甾醇、蒲公英赛醇、白桦脂醇-3-乙酸酯、齐墩果酸、胎果酸、C24-C31烷混合物、C24-C31醇-1混合物、綟木毒-A、綟木毒-B、綟木毒-C。

药理作用綟木毒-A为綟木的主要毒性成分。给兔静脉注射0.1~0.3毫克/公斤,可产生特异的痉挛症状。山羊食入本品后,能产生帕金森氏症。对小鼠腹腔注射綟木毒-A5毫克/公斤可引起姿势的改变,身体及颈的扭转、痉挛、运动失调等;在大鼠,小鸡、蛙等也可看到此种姿势的改变。此作用部位在中枢,主要在脊髓以上部分;脊髓本身也受侵犯,因而产生此种肌无力或肌震颤症。它能抑制"去脑僵直",皮层运动区可出现"异步化"的觉醒波,作用部位可能是直接或间接的作用于脑干下部。如给兔重复注射,可引起锥体外核,小脑灰核等的变性过程。

从綟木的叶中提得的粗制毒素能使兔发生心房纤颤、徐脉、QRS波延长。1次给兔皮下注射,可致流涎、呕吐、呼吸增快,不能站立或走路,随之痉挛。此粗制毒素与羊踯躅毒素相似,在毒性剂量时可致兴奋、呼吸抑制、血压下降、心传导障碍、体温上升、强直性痉挛等;但作用效力,粗制毒素仅及羊踯躅毒素的1/3,对犬的催吐量为羊踯躅毒素的1/90;对离体心脏的抑制,豚鼠膈神经-膈肌的抑制却强于羊踯躅毒素。对胃、膀胱、子宫、小肠(兔)的作用弱于羊踯躅毒素,对小鼠静脉注射的半数致死量为羊踯躅毒素的1/30,而皮下或腹腔注射、口服则为其1/2~1/3。

性味甘,温,有毒。

①《本草拾遗》:"甘,温,无毒。"

②《昆明民间常用草药》:"辛,温,有小毒。"

功能主治①《本草拾遗》:"主风血羸瘦,补腰脚,益阳道,宜浸酒饮。"

②《昆明民间常用草药》:"祛风,解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钱:或浸酒。外用:煎水洗。

复方治癣疮:山胡椒适量。煎水外搽。(《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备注上述植物的变种綟木亦同等入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綟木

药材名称綟木

拼音Liè Mù

英文名Twig and leaf of Tibet Lyonia, Twig and leaf of Littlefruit Lyonia

别名椭叶南烛、饭粒子树、乌饭叶、羊尖饭、碎米子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拾遗

来源药材基源:为杜鹃花科植物小果珍珠花的枝叶、根或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yonia ovalifolia (Wall.) Drude, Lyonia ovalifolia (Wall.) Drude var. elliptica (Sieb. Et Zucc.) Hand.Mazz.

采收和储藏:枝叶夏、秋季采,果实于秋季采,鲜用或晒干。根秋、冬季采挖,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小果珍珠花,灌叶灌木或小乔木,高3-7m。幼枝有微毛,后脱落。单叶互生;叶片纸质,卵形至卵状椭圆形,长5-10cm,宽2-2.5cm,顶端渐尖或急尖,基部形,全缘,下面脉上有顶端渐尖或急尖,基部圆形、圆楔形或近心形,全缘,下面脉上有柔毛。总太花序生在去年枝的叶腋,长3-8cm,稍有微毛,下部常有数小叶;萼片三角状卵形,尖头,长约2mm;花冠白色,椭圆状坛形,长约8mm,5浅裂,外面被裂柔毛;雄蕊10枚,无芒状附属物,顶孔开裂;子房4-5室,有毛。蒴果扁球形,较小,直径约3mm,果序长12-14cm。花期6月,果熟期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阳坡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一江苏、安徽、浙江、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化学成分綟木 Lyonia ovalifolia (Wall.) Drude var.Elliptica (Sieb.Et Zucc.) Hand.-Mazz.叶含廿九烷、廿九酮-2、卅醇-1、熊果酸(Ursolic acid)、綟木酸(Lyofolicacid)、β-谷甾醇-β-D-葡萄糖甙(β-Sitosteryl-β-D-glu-coside)、痕迹β-谷甾醇(β-Sitosterol)、去乙酰綟木酸(Deacctyllyofolic acid)、落新妇甙(Astilbin)、槲皮素(Quercetin,仅见于干枯叶中)、内消旋肌醇(Myoino-sitol,仅见于嫩叶中)、异黄把甙(lsoengelitin)等。有毒成分主为綟木毒-A(Lyoniol-A)。花含甘九烷、廿七烷、卅一烷、廿四醇-1、廿二醇-1、廿六醇-1、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马斯里酸(Maslinicacid)、金丝桃甙(Hyperoside)、槲皮素、β-谷甾醇、熊果酸、葡萄糖、果糖、蔗糖、3-o-对羟基反式桂皮酰马斯里酸、綟木毒-A等。芽含綟木酸、廿九酮-2、β-谷甾醇、蒲公英赛醇(Tara-xerol)、白桦脂醇-3-乙酸酯(Betulin-3-acetate)、齐墩果酸、熊果酸、C24-C31 烷混合物、 C24-C31 醇-1混台物、綟木毒-A、綟木毒-B、綟木毒-C。

药理作用綟木毒-A为綟木的主要毒性成分。给兔静脉注射0.1-0.3mg/kg,可产生特异的痉挛症状。山羊食入本品后,能产生帕金森氏症。对小鼠腹腔注射木毒-A5mg/kg可引起姿势的改变,身体及颈的扭转、痉挛、运动失调等;在大鼠、小鸡、蛙等也可看到此种姿势的改变。此作用部位在中枢,主要在脊髓以上部分;脊髓本身也受侵犯,因而产生此种肌无力或肌震颤症(Amyoto-nic, Amyostatic)。它能抑制去脑僵直,皮层运动区可出现异步化的觉醒波,作用部位可能是直接或间接的作用于脑干下部。如给兔重复注射,可引起锥体外核、小脑灰核等的变性过程。从綟木 Lyonia ovalifolia(Wall.) Drude var.Elliplica的叶中提得的粗制毒素能使兔发生心房纤颤、徐脉、 QRS波延长。1次给兔皮下注射,可致流涎、呕吐、呼吸增快,不能站立或走路,随之痉挛。此粗制毒素与羊掷躅毒素(Andromedotoxin)相似,在毒性剂量时可致兴奋、呼吸抑制、血压下降、心传导障碍、体温上升、强直性痉挛等;但作用效力,粗制毒素仅及羊踯躅毒素的 1/3,对犬的催吐量为羊踯躅毒素的1/90;对离体心脏的抑制,豚鼠膈神经-膈肌的抑制却强于羊踯躅毒素。对胃、膀胱、子宫、小肠(兔)的作用弱于羊踯躅毒素。对小鼠静脉注射的半数致死量为羊踯躅毒素的 1/30,而皮下或腹腔注射、口服则为其1/2-1/3。

性味味甘;性温

功能主治补脾益肾;活血强筋。主脾虚腹泻;腰脚无力;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根或叶15-30g;果9-30g。外用:鲜叶适量,拘留证敷。

复方.治癣疮: 山胡椒适量。煎水外搽。(《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各家论述1.《本草拾遗》:治风血羸瘦,补腰脚,益阳道,宜浸酒饮。

2.《昆明民间常用草药》:祛风,解毒。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九牛造茎叶

    药材名称九牛造茎叶拼音Jiǔ Niú Zào Jīnɡ Yè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大戟科植物九牛造的茎叶。功能主治止血,止痛,生肌。晒干研粉敷外伤;鲜者捣敷无名肿毒。摘录

  • 金樱花

    《中药大辞典》:金樱花药材名称金樱花拼音Jīn Yīnɡ Huā出处《日华子本草》来源为蔷薇科植物金樱子的花朵。性味酸,平。①《日华子本草》:"平。"②《纲目》:"酸涩,

  • 四叶参

    《全国中草药汇编》:四叶参药材名称四叶参拼音Sì Yè Shēn别名奶参、羊乳、山海螺、白蟒肉、狗头参、乳头薯、乳薯来源为桔梗科党参属植物四叶参Codonopsis lanceol

  • 测试

    药材名称测试拼音Cè Shì英文名Spiderflower Root出处出自《中国药植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白花菜科植物白花菜Cleome gynandra L.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leom

  • 灰蓟

    药材名称灰蓟拼音Huī Jì别名大蓟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灰蓟的根工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irsium griseum Levl.[C. botryodes Pe-trak.]采收和储藏:夏、

  • 田螺厣

    《中药大辞典》:田螺厣药材名称田螺厣拼音Tián Luó Yǎn出处《本草求原》来源为田螺科动物中国圆田爆的厣。原形态动物形态详"田螺"条。功能主治《本草求原》

  • 红螺塔

    药材名称红螺塔拼音Hónɡ Luó Tǎ来源药材基源:为涡螺科动物瓜螺的卵块。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ymbium melo(Solander)采收和储藏:4月、5月间,用拖网采集。采得后将卵块逐个剥开

  • 铁棒锤

    《全国中草药汇编》:铁棒锤药材名称铁棒锤拼音Tiě Bànɡ Chuí别名八百棒、铁牛七、雪上一枝蒿来源毛茛科乌头属植物铁棒锤Aconitum szechenyianum Gay.

  • 小漆树

    药材名称小漆树拼音Xiǎo Qī Shù别名山漆树、铁象杆、野漆树来源漆树科小漆树Rhus delavayi Franch.,以根、叶入药。生境分部贵州、云南。性味苦、辛,温。功能主治祛风除

  • 虎头兰

    药材名称虎头兰拼音Hǔ Tóu Lán别名树茭瓜、树蕉瓜、折鹤兰、野芭蕉、牛屎别草、大甩头、黄壳鱼子兰出处虎头兰载于《植物名实图考》,曰:“虎头兰硕大,多红丝,心尤斑烂,有色无香,能耐霜雪。”并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