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穗花蛇菰

穗花蛇菰

药材名称穗花蛇菰

拼音Suì Huā Shé Gū

别名荔枝

来源药材基源:为蛇菰科植物穗花蛇菰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alanophora spicata Hayata[Poly-plethia spicata (Hayata) Nakai]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挖,除去泥土、杂质,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草本,高8-18cm。根茎红色至棕红色,分枝或不分枝,分枝时呈倒卵形,不分枝时呈不规则球形,长3.5-5cm,直径2.5-3cm,表面密被颗粒状粗疣瘤,并有明显淡红色或淡黄色星芒状皮孔,顶端的裂鞘4-6裂。花茎长1-9cm;鳞状苞片肉质,通常对生,内凹,长1.5-2.5cm,宽达1cm,多少抱着花茎。花雌雄异株(序);雄花序呈穗状,绿色带红色,后渐呈紫红色,长4.5-12cm,雄花疏生,无梗,黄色,花被裂片6,不等大,其中、上、下(花被)裂片各1枚,侧(花被)裂片4,较小,聚药雄蕊近圆盘状,花药短裂,药室多数;雌花序红色,卵形或长圆状圆柱形,长3-6.5cm,直径1.5-2.5cm,先端钝或近锐尖,子房近球形,着生于附属体基部,花柱丝状,比子房长2-3倍,附属体呈长棍棒状,长达lmm,先端平坦或稍突起,基部纤细。花期8-12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700-2400m的山谷阔叶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西、台湾、湖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等地。

性味苦;微涩;性凉

功能主治凉血止血;清热解毒。主肺热咳嗽;吐血;肠风下血;血崩;风热癍疹;腰痛;小儿阴茎肿;痔疮;疔疮肿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对虾壳

    药材名称对虾壳拼音Duì Xiā Ké别名海虾壳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对虾科动物中国对虾、长毛对虾、墨吉对虾、斑节对虾等多种对虾的甲壳。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Penaeus

  • 野猪胆草

    药材名称野猪胆草别名马料草、白石笋、山葱来源兰科野猪胆草Liparis bicallosa (Don) Schlecht.,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广东。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清热,泻火,消肿止痛。主治风火

  • 党参

    《中国药典》:党参药材名称党参拼音Dǎnɡ Shēn英文名RADIX CODONOPSIS别名东党、台党、潞党、口党来源本品为桔梗科植物党参Codonopsis pilosula (Franch.)

  • 梨木皮

    《中药大辞典》:梨木皮药材名称梨木皮拼音Lí Mù Pí出处《纲目》来源为蔷薇科植物白梨、沙梨或秋子梨等的树皮。功能主治《纲目》:"解伤寒时气。"复方

  • 百灵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百灵草药材名称百灵草拼音Bǎi Línɡ Cǎo别名小白药、小对节生、小掰角、长柄牛奶藤来源萝藦科牛奶菜属植物百灵草Marsdenia longipes W. T. Wa

  • 蓝桉

    药材名称蓝桉拼音Lán ān别名洋草果、灰杨柳、玉树油树来源桃金娘科桉属植物蓝桉Eucalyptus globulus Labill.,以叶和果实入药。秋季采收,晒干。以鲜用为好。性味微辛、

  • 鹤顶兰

    《全国中草药汇编》:鹤顶兰药材名称鹤顶兰别名大白及[广西南宁]来源兰科鹤顶兰Phaius tankervilliae (Aiton) Blume,以假鳞茎入药。生境分部广西、广东、台湾、云南。性味微辛

  • 和筋草

    《中药大辞典》:和筋草药材名称和筋草拼音Hé Jīn Cǎo别名大鸡肠草、鹅儿肠出处《湖南药物志》来源为石竹科植物日本狗筋蔓的全草。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长1~1.5米。茎细长,蔓性,多分枝,密

  • 长隔距兰

    药材名称长隔距兰别名马尾吊兰、吊兰、龙角草、木不角、鹿角草、圆叶吊兰、光棍草来源兰科长隔距兰Sarcanthus elongatus Rolfe,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广西。性味微甘、酸,平。功能主治舒

  • 慈竹气笋

    《中药大辞典》:慈竹气笋药材名称慈竹气笋拼音Cí Zhú Qì Sǔn别名阴慈竹笋子、阴笋子(《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出处《草木便方》来源为禾本科植物慈竹受病害之嫩苗。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