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秤钩风

秤钩风

《全国中草药汇编》:秤钩风

药材名称秤钩风

拼音Chènɡ Gōu Fēnɡ

别名穿墙风、九层皮、土防己、蛇总管[海南]

来源防己科秤钩风属植物苍白秤钩风Diploclisia glaucescens (Blume) Diels,以藤叶入药。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

性味微苦,寒。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消肿解毒。用于风湿骨痛,胆囊炎,尿路感染,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3~5钱,水煎服。治毒蛇咬伤,同时用鲜叶捣烂敷伤口周围。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秤钩风

药材名称秤钩风

拼音Chènɡ Gōu Fēnɡ

别名追骨风、华防己、湘防己、穿山藤、杜藤(浙江)、土防己过山龙、花防己

出处本品始载于《植物名实图考》,云:"秤钩风,江西有之。蔓延墙垣,绿茎柔韧,叶有尖而秃涩糙,有直纹数缕,土人未知所用。"根据记载及其附图,与今所用的秤钩风相同。

来源药材基源:为防己科植物秤钩风的根或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iploclisia affinis(Oliv.)Diels[D.chinensis Merr.]

采收和储藏:四季均可采,以秋季采者为佳。挖取根部及割取老茎,除去泥土,砍成10-30cm长的小段,晒干。民间亦有采鲜根或鲜茎叶用者。

原形态秤钩风 木质藤本,长达7-8m。嫩枝草黄色,有直线纹,老枝红褐色,散生纵裂的皮孔;腋芽2个,叠生。叶柄与叶片等长或较长;叶三角状扁圆形或菱状扁圆形,长3.5-10cm,宽度稍大于长度,先端短尖或钝,基部近截平至浅心形,边缘有波状圆齿,掌状脉5条。聚伞花序腋生,有花3-10余朵;花单性异株;雄花萼片6,2轮,椭圆形,长2.5-3mm;花瓣6,卵状菱形,短于萼片,基部两侧内折成耳状,抱着花丝;雄蕊6。核果红色,阔倒卵形,长8-10mm,内果皮骨质,背肋两侧有小横肋状雕纹。种子马蹄形。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常生于林缘。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西、浙江、湖北、湖南、福建、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性状1.性状鉴别 根呈不规则圆柱形,直径1-6cm。表面灰棕色至深棕色,有不规则沟纹和横裂纹,皮孔明显。质硬,不易折断,断面散布多数小孔,有2-7轮偏心性环纹和放射状纹理。气微,味微苦。茎藤圆柱形,长10-30cm。表面灰棕色,有不规则沟纹、裂隙和枝痕。质硬,不易折断,断面有2-7轮偏心性环纹及放射状纹理,髓小。气微,味微苦。

2.显微鉴别 根横切面:木栓层为10余列厚壁木栓细胞。皮层有单个或成群的石细胞。中柱维管组织为异型构造。维管束排成2-7同心环,每环外侧有石细胞环带,与韧皮射线石细胞相连。有的石细胞含草酸钙方晶。木质部导管近圆形,多单个散在;木纤维发达。

鉴别理化鉴别3.1取根粉末0.5g,用氨性氯仿10ml浸泡24小时,滤过。氯仿液浓缩至干,用0.1%硫酸溶液溶解,滴加改良碘化铋钾试液,产生红棕色沉淀。(检查生物碱)3.2薄层色谱①取根粉末2g,加氨性氯仿浸泡24小时后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干,以稀盐酸溶解,酸液氨水碱化至pH 8-9,再以氯仿提取,氯仿液浓缩,作供试液,另取去甲粉防己碱制成对照品溶液,吸取两溶液点样于同一薄层板上,以氯仿一甲醇(50:3)展开,展距17cm。改良碘化铆钾喷雾显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位置处显红棕色斑点。②另取根粉末2g,加乙醇回流提取,乙醇液减压浓缩后作供试品,取木兰花碱制成对照品溶液,吸取二溶液点样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丁醇一冰醋酸一水(4:1:5)上层液为展开剂展开,展距6cm。取出后晾干,置紫外灯(254nm)下观察荧光色斑,再用改良碘化铋钾试液显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位置处显红棕色斑点。

炮制除去杂质,洗净,粗大者锯断劈开,水浸,润透,切厚片,晒干。

性味苦;凉

归经肝;膀胱经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活血止痛;利尿解毒。主风湿痹痛;跌扑损伤;小便淋涩;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临床应用山龙药酒 秤钩风171g,徐长卿64g,大血藤107g,麻口皮子药64g,川芎214g,当归42.7g,白芍64g,熟地黄64g。以上八味,粉碎成粗粉,用白酒适量浸渍10-15日后,缓缓渗漉,收集漉液;另取蔗糖926g。制成糖浆,加入上述漉液中,摇匀,静置,滤过,制成5000g,即得。本品为棕红色的澄清液体;气香,味苦、微辛、甜。乙醇含量为38%~45%。功能追风祛湿,舒筋活血,滋补强身。用于风湿劳伤,筋骨疼痛,四肢无力,腰膝酸软,活动不利等症。口服,每次20~40ml,每日2次。孕妇慎用。[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册)1990年]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天名精

    《中药大辞典》:天名精药材名称天名精拼音Tiān Mínɡ Jīnɡ别名茢薽、豕首(《尔雅》),麦句姜、虾蟆蓝(《本经》),天芜菁(叫、品方》),天门精、玉门精、彘颅、蟾蜍兰、觐、地菘、天蔓

  • 香橼根

    药材名称香橼根拼音Xiānɡ Yuán Gēn出处《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来源为芸香科植物枸橼的根,9~10月采挖,晒干。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香橼"条。化学成分含柠檬酸、苹果酸

  • 麻鱼肉

    药材名称麻鱼肉拼音Má Yú Ròu英文名cheilo-fish gallbladder别名麻鱼、麻花鱼、重唇花鱼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鲤科动物厚唇重唇鱼、青海湖裸鲤、花斑裸鲤

  • 野百合

    药材名称野百合拼音Yě Bǎi Hé别名佛指甲(《植物名实图考》),狸豆(《植物学大辞典》),狗铃草、蓝花野百合(《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山油麻、野芝麻、芝麻响铃铃(《浙江民

  • 安龙香科科

    药材名称安龙香科科拼音ān Lónɡ Xiānɡ Kē Kē别名里苏子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安龙香科科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ercrium anlungense C.Y.Wu et S.C

  • 水獭

    药材名称水獭拼音Shuǐ Tǎ别名水狗性味(肝)甘、温、有毒。功能主治1、虚劳咳嗽。用水獭肝烧灰,酒送服。2、肠痔出血。用水獭肝烧为末,每服一钱,水送下。3、下血不止。用不獭肝一具煮熟,加五味吃下。摘

  • 桑蠹虫

    《全国中草药汇编》:桑蠹虫药材名称桑蠹虫拼音Sānɡ Dù Chónɡ别名桑蝎、蝤蛴、铁炮虫、天牛幼虫、褐天牛、桑天牛、桑牛、哈牛来源昆虫纲鞘翅目天牛科桑蠹虫Apriona (Ce

  • 白桂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桂药材名称白桂拼音Bái Guì别名三股筋、滇新樟来源樟科白桂Neocinnamomum yunnanense H. Liou,以树皮、叶入药。生境分部云南。

  • 泡囊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泡囊草药材名称泡囊草拼音Pào Nánɡ Cǎo来源茄科泡囊草Physochlaina physalioides (L.)G. Don,以根、全草入药。生境分部

  • 福建排草

    药材名称福建排草拼音Fú Jiàn Pái Cǎo别名刘海节菊出处本品以刘海节菊之名始载于《植物名实图考》。吴其清曰:"刘海节菊,似黄花刘寄奴而茎叶细瘦。花亦无长蕊。"观其附图,与福建过路黄极相似。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