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石岩鸡

石岩鸡

药材名称石岩鸡

拼音Shí Yán Jī

别名骨碎补、山知母

来源药材基源:为骨碎补科植物中国骨碎补的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avallia sinensis(Christ)Ching[D.solida(Forst.)Sw.var.sinensis Christ]

采收和储藏:多在4-8月挖取,洗净,除去附叶、须根,鲜用,或晒干后用火燎去毛茸。

原形态植株高达40cm。根茎长而横生,连同叶柄密被深棕色、基部卵形、上部长钻形边缘有睫毛的鳞片。叶远生;叶柄长约15cm,棕禾秆色,向上光滑;叶片厚纸质,五角形,长与宽约18-22cm,先端渐尖而有浅齿,基部心脏形,三回羽裂;羽片约10对,下部的柄长4-6mm,基部1对最大,三角形,长10-12cm,宽8-10cm;向上羽片渐缩小,先端短渐尖,基部偏斜;一回小羽片8-10对,有短柄,基部下侧1片特大,长圆状披针形,长5-6cm,宽2.5-3cm,急尖头,羽状深裂至有狭翅的小羽轴;末回小羽片约6对,无柄,基部1对较大,长圆形,圆钝头,基部斜楔形,下侧下延;叶脉羽状分叉,斜向上。孢子囊群位于全部羽片上,背生于小羽片的上部近缘处,每裂片钝齿通常1个;囊群盖管状,红棕色,先端截形。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附生于海拔500-1400m的山谷、溪流旁岩石上或树干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西、云南等地。

性味苦;温

功能主治壮筋骨;强腰膝;止痢。主跌打损伤;筋骨疼痛;久痢;小儿疳积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钝齿青荚叶

    药材名称钝齿青荚叶拼音Dùn Chǐ Qīnɡ Jiá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山茱萸科植物钝齿青荚叶的枝叶及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elwingia chinensis Batal.var.crena

  • 软枣子

    《中药大辞典》:软枣子药材名称软枣子拼音Ruǎn Zǎo Zi出处《黑龙江中药》来源为猕猴桃科植物软枣猕猴桃的果实。化学成分果实含蔗糖、粘液质、淀粉、蛋白质、鞣质、有机酸、维生素C(75~90毫克%)

  • 莲生桂子草根

    药材名称莲生桂子草根拼音Lián Shēnɡ Guì Zǐ Cǎo Gēn出处《福建民间草药》来源为萝藦科植物马利筋的根。性味《福建民间草药》:"辛,平,有毒。"

  • 鹿藿根

    《中药大辞典》:鹿藿根药材名称鹿藿根拼音Lù Huò Gēn出处《湖南药物志》来源为豆科植物鹿藿的根。功能主治治小儿疳积,妇女痛经,瘰疬,疖肿。复方①治小儿疳积:鹿藿根三钱,水煎服

  • 牛抄藤

    《中药大辞典》:牛抄藤药材名称牛抄藤拼音Niú Chāo Ténɡ别名长叶海金沙(《广州植物志》),驳筋藤,介指藤,缠藤(《广西药植名录》),柳叶海金沙(《云南中草药选》)。出处《

  • 芋叶

    《中药大辞典》:芋叶药材名称芋叶拼音Yù Yè别名芋荷(《医林纂要》),芋苗(《青囊杂纂》)。出处《日华子本草》来源天南星科植物芋的叶,7~8月采取。原形态详"芋头&qu

  • 药材名称菅拼音Jiān别名蚂蚱草、接骨草、大响铃草来源禾本科菅Thcmeda gigantea var. villosa (Poir.)Keng [T. villosa (Poir.)A. Camus

  • 狼尾巴蒿

    《全国中草药汇编》:狼尾巴蒿药材名称狼尾巴蒿拼音Lánɡ Wěi Bɑ Hāo别名熏倒牛、臭花椒、臭蒿、芭苾草来源牻牛苗儿科狼尾巴蒿Biebersteinia heterostemon Ma

  • 《中药大辞典》:酥药材名称酥拼音Sū别名苏(《本草经集注》),酪苏(《唐本草》),酥油、马思哥油、白酥油(《饮膳正要》)。出处《别录》来源为牛乳或羊乳经提炼而成的酥油。制法土法加工者,系将鲜乳汁装在牛

  • 大石韦

    药材名称大石韦拼音Dà Shí Wéi别名篦梳剑(《泉州本草》)出处《浙江中药资源名录》来源为水龙骨科植物矩圆线蕨的全草。全年可采。原形态多年生草本。根状茎长,横走,匍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