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白背三七

白背三七

《中药大辞典》:白背三七

药材名称白背三七

拼音Bái Bèi Sān Qī

别名大肥牛(《广州植物志》),土生地、白仔菜药、散血姜(《广西药植图志》),土田七(《广西中药志》),三百棒、地滚子,大救驾、百步还阳、石三七、树三七(《云南中草药》),大绿叶、接骨丹(《云南中草药选》)。

出处《云南中草药》

来源为菊科植物白子菜根茎。秋、冬采挖,洗净晒干。

原形态白子菜,又名:鸡菜。多年生草本,高30~50厘米。根茎块状。茎紫红色,被短毛。叶根生;长卵形成矩圆状倒卵形,长9~15厘米,宽8厘米,先端钝或短尖,基部楔尖,有时有两耳,叶缘具不规则缺刻及锯齿,并有灰白色短缘毛,上面绿色,秃净或疏被灰白色短毛,主脉上较多,下面浅绿色或紫红色,主脉突出,上被疏短毛,网脉干时呈黑色;叶柄短或无。花茎根出,疏被短毛。头状花序顶生,数朵,径1~1.5厘米;总苞2轮,缘状披针形,外轮短,疏寓,内轮覆瓦状排列,倍长于外轮,疏被灰白色短毛;花全部管状,金黄色;雄蕊5,花药联合,内藏,着生于冠管的1/2处;雌蕊花柱细长,外露,柱头2裂。瘦果成熟时深褐色,有线条,冠毛白色。花期春束至冬初。

生境分部喜生于潮湿的阴地上。分布台湾至华南。西南一带。

性状根茎肥大、肉质,呈团块状,径2~3厘米,新鲜时灰黄色,侧生茎芽多枚,短圆锥状,有的可见环节。折断面灰白色。产广西等地。

性味甘,凉。

①《广西药植图志》:"味甘,性凉。"

②《广西中药志》:"味淡,性平,无毒。"

③《云南中草药》:"咸微辛,寒,有毒。"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散瘀消肿。治支气管炎,肺结核,崩漏痈肿,烫伤。跌打损仿,刀伤出血。

①《广西药植图志》:"煮汤内服,凉血解毒;捣烂外敷跌打伤,消肿散瘀;又用以敷热痈,散痛消肿。经九蒸十晒,浸酒或煎汤服补血。"

②《云南中草药》:"清热消炎,舒筋活络。治骨折,外伤出血,支气管炎,肺结核,崩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3钱;或浸酒。外用:捣敷或研末调敷。

复方①治疮痈,消肿散毒:土生地、雾水葛等分。捣烂敷。(《广西药植图志》)

②治烫火伤、刀伤:大绿叶根粉,加糖调成糊状,包患处。(《云南中草药选》)

③治跌打损伤:土生地、荆芥等分。捣烂,好酒炒敷。(《广西药植图志》)

备注本植物的茎叶(白背三七茎叶)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白背三七

药材名称白背三七

拼音Bái Bèi Sān Qī

英文名root and rhizome of Divaricate Gynura

别名大肥牛、枪刀药、清心菜、土生地、白仔菜药、散血姜、土田七、白血皮菜、胡豆七、胖儿草、三百棒、地滚子、磊救驾、百步还阳、石三七、树三七、大绿叶、接骨丹、玉枇杷、金丝枇杷、白东枫、厚面皮、鸡菜、白番苋、白红菜、疔拔、叉花三七、大晕病药

出处出自《云南中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白子菜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ynura diuaricata (L.) DC. [G. oualis DC.; G.pseudo-china (L.) DC.]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白子菜多年生草本,高30-50cm。根茎块状,坚实,具多数细长须根。茎圆柱形,常常紫红色;被白以柔毛。单叶互生,多聚生于茎的下部,稍厚,略带肉质;茎下部叶长圆状椭圆形或披针形、卵形,长5-12cm,宽2.5-4.5cm,先端钝或短尖,基部有时有两耳,边缘有粗锯齿和白色睫毛,齿尖有腺体,两面具柔毛,有短叶柄;茎上部叶的边缘有时作不规则的羽状分裂,无叶柄。头状花序排列成扩展的伞房花丛,黄色;总苞1列,总苞片膜质,总苞基部有数枚小苞片;全为管状花,冠管上部膨大,先端5齿;雄蕊5;花柱先端分成2条,有细长钻形附器。瘦果深褐色;冠毛多数,白色。花期5-6月;果期8-1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野疏林下或栽培于农舍附近田边地角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浙江、台湾、广东、广西、四川、贵州及云南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根茎块状,具细长须根。茎圆柱形,棕紫色,被短毛,叶互生,多皱缩,完整叶片呈长卵形至长圆状倒卵形,长5-15cm,宽2.5-8cm,先端钝或短尖,基部有时有两耳,叶缘具不规则缺刻及锯齿,上下表面均具柔毛。有时可见头状花序或总苞。瘦果深褐色,冠毛白色。气微,味淡。

性味味辛;淡;性平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活血止痛;止血。主咳嗽;疮疡;烫炎伤;跌打损伤;风湿痛;崩漏;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或浸酒。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研末敷。

各家论述1.《广西药植图志》:煮汤内服,凉血解毒;捣烂外敷跌打伤,消肿散瘀;又用以敷热痈,散痛消肿。经九蒸十晒,浸酒或煎汤服补血。

2.《云南中草药》:清热消炎,舒筋活络。治骨折,外伤出血,支气管炎,肺结核,崩漏。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剑花

    药材名称剑花拼音Jiàn Huā别名量天尺花、霸王花(《岭南采药录》),昙花(《广州植物志》),七星剑花、龙骨花(《广东中药》Ⅱ),霸王鞭(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出处《广东中药》来源

  • 大花威灵仙

    药材名称大花威灵仙拼音Dà Huā Wēi Línɡ Xiān别名威灵仙来源药材基源:为毛植物大花威灵仙的根和茎藤。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lematis courtoisii Hand.Mazz.采收

  • 柳叶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柳叶菜药材名称柳叶菜拼音Liǔ Yè Cài别名水丁香、地母怀胎草、菜籽灵、通经草、水兰花、水接骨丹、水窝窝、绒棒紫花草、长角草、鱼鳞草、大样干鱼草、光明草[湖

  • 娘娘菜

    药材名称娘娘菜拼音Niánɡ Niánɡ Cài来源药材基源:为石竹科植物薄蒴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epyrodiclis holosteozides(C.A.Mey.)Fenzl ex F

  • 龟胶

    药材名称龟胶拼音Guī Jiāo别名龟板胶、龟甲胶、金龟胶、水龟胶来源爬行纲龟鳖目龟科金龟Geoclemys reevesii (Gray);黄喉水龟Clemmys mutica (Cantor),由

  • 金龙胆草

    药材名称金龙胆草拼音Jīn Lóng Dǎn Cǎo别名矮脚苦蒿、熊胆草、鱼胆草、苦蒿、细苦蒿、毛苦蒿、油蒿、苦丁、苦艾、苦龙胆草、龙胆蒿、劲直假蓬来源菊科假蓬属植物小苦蒿Conyza blinii

  • 小万年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小万年草药材名称小万年草拼音Xiǎo Wàn Nián Cǎo别名石豆瓣来源景天科小万年草Sedum subtile Maxim.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贵州。性味

  • 金雀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金雀花药材名称金雀花拼音Jīn Què Huā别名生血草[云南]、一颗血来源豆科金雀花属植物金雀花Parochetus communis Buch.-Ham.,以全草入药

  • 苦良姜

    药材名称苦良姜拼音Kǔ Liánɡ Jiānɡ别名老虎姜来源药材基源:为薯蓣科植物小花盾叶薯蓣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ioscorea parviflora C.T.Ting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挖

  • 龙虾

    药材名称龙虾拼音Lónɡ Xiā英文名Prawn or lobster别名大红虾、海虾、红虾出处出自《本草纲目》1.《本草拾遗》:大红虾生临海、会稽,大者长一尺,须可为替。2.《北户录》:红虾出潮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