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白枪杆根

白枪杆根

药材名称白枪杆根

拼音Bái Qiānɡ Gǎn Gēn

来源药材基源:为木犀科植物白枪杆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Fraxinus malacophylla Hemsl.

采收和储藏:秋、冬季采挖,洗净,切片,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落叶乔木,高约10m。树皮灰白色。芽裸露,密被褐色茸毛,小枝灰褐色,具纵棱,疏被柔毛和茸毛,皮孔细小,稀疏散生。叶轴上面具窄沟,均密被棕色茸毛;小叶9-15枚,革质,椭圆形至披针状椭圆形,长3-8cm,宽1.5-4cm,先端急尖或钝,基部楔形至阔楔形,叶缘略反卷,上面密被棕色茸毛,下面密被白色柔毛和黄色绒毛,脉上与叶缘尤密,小叶近无柄。圆锥花序生于当年生枝端或上部叶腋;苞片线形,长2-3mm;花梗细,长约3mm,与苞片均密被黄色茸毛;花萼杯状,长约1mm,先端截平或浅裂而成阔三角形,微被毛;花冠白色,裂片线形,长约3mm;两性花具雄蕊2,伸出药之外;雌蕊长约2.5mm,柱状棍棒状,2浅裂。翅果匙形,翅甚扁平,下延至坚果中部以下。花期6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分布于广西、云南。

资源分布:生于石灰岩山地次生林中。

性状性状鉴别 根多切成不规则横切片,呈椭圆形,直径2-6cm,厚2-3mm。外皮黄褐色或红棕色,木心黄白色。气微,味苦、微涩。 以皮厚、木心黄白色、苦味浓者为佳。

性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利尿;通便。主热淋;石淋;热结便秘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鲜品加倍;或研末,3-6g。

注意《云南中草药》:"久泻、气虚者忌服。"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黄锁梅根

    《中药大辞典》:黄锁梅根药材名称黄锁梅根拼音Huánɡ Suǒ Méi Gēn别名锁梅根、钻地风(《滇南本草》),锁地风(《滇南本草》整理本),黄泡刺根(《昆明民间常用草药》),红

  • 桃茎白皮

    《中药大辞典》:桃茎白皮药材名称桃茎白皮拼音Táo Jīnɡ Bái Pí别名桃皮(《本草经集注》),桃树皮(孙思邀),桃白皮(《本草图经》)。出处《别录》来源为蔷薇科植

  • 水苦荬果实

    药材名称水苦荬果实拼音Shuǐ Kǔ Mǎi Guǒ Shí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玄参科植物水苦荬的果实(四川地区用带虫的果实,称为虫瘿)。立夏前后采收。功能主治治跌打损伤,劳伤吐血。《贵

  • 萝芙木茎叶

    《中药大辞典》:萝芙木茎叶药材名称萝芙木茎叶拼音Luó Fú Mù Jīnɡ Yè出处《南宁市药物志》来源为夹竹桃科植物萝芙木的茎叶,夏、秋采收。性状干燥茎直径

  • 心叶忽布

    药材名称心叶忽布拼音Xīn Yè Hū Bù别名啤酒花、心叶蛇麻来源桑科心叶忽布Humulus lupulus L. var. cordifolius Maxim.,以花入药。生境

  • 刺菱根

    药材名称刺菱根拼音Cì Línɡ Gēn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菱科植物野菱的根。功能主治利水通淋。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摘录《中药大辞典》

  • 猪笼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猪笼草药材名称猪笼草拼音Zhū Lónɡ Cǎo别名猪仔笼、猴子笼、猴子埕、担水桶、公仔瓶来源猪笼草科猪笼草属植物猪笼草Nepenthes Mirabilis (Lour

  • 松针

    药材名称松针拼音Sōnɡ Zhēn来源为松科松属植物中的西伯利亚红松、黑松、油松、红松、华山松、云南松、思茅松、马尾松等的针叶。性味苦、涩,温。功能主治祛风活血,明目,安神,解毒,止痒。用于流行性感冒

  • 雉子筵根

    《中药大辞典》:雉子筵根药材名称雉子筵根拼音Zhì Zǐ Yán Gēn出处《中草药通讯》来源为蔷薇科植物莓叶委陵菜的根及根茎。全年可采,洗净,晒干。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雉

  • 山百足

    《全国中草药汇编》:山百足药材名称山百足别名小球子草、小叶球子草、入地蜈蚣、过界蜈蚣、石蜈蚣、过岭蜈蚣、上山蜈蚣来源百合科山百足Peliosanthes minor Yamamoto,以根状茎及根入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