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球兰

球兰

《全国中草药汇编》:球兰

药材名称球兰

拼音Qiú Lán

别名雪球花、金雪球、绣球花藤、玉绣球、壁梅、石梅、蜡兰、金丝叶、草鞋板、爬岩板

来源萝藦科球兰属植物球兰Hoya carnosa (L. f.)R. Brown,以全草入药。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

性味苦,平。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风利湿。用于流行性乙型脑炎,肺炎,支气管炎,睾丸炎,风湿性关节炎,小便不利;外用治痈肿疔疮。

用法用量鲜叶或全草1~2两,绞汁或水煎服,干品减半;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球兰

药材名称球兰

拼音Qiú Lán

别名蜡兰、玉绣球(《广州植物志》),铁加杯、金雪球.牛舌黄、石壁梅、金丝叶、绣球叶(《福建民间草药》),大石仙桃(《南宁市药物志》),爬岩板、草鞋板(《贵州民间药物》)。

出处《福建民间草药》

来源萝藦科植物球兰藤茎。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藤本,有丰富乳汁。茎细,稍肉质,表面灰黄色,常有不定根。叶对生,厚而肉质,卵状心形至卵状椭圆形,长4~9厘米,宽2~6厘米,先端短尖,基部圆或楔形;脉羽状。总状式的伞形花序腋生;花肉质,花柄长2~4厘米,被毛;花萼小,5裂,淡红色,有毛;花冠白色,裂片5,阔卵形;副花冠5裂,星芒状,与雄蕊柱合生;雄蕊柱短,花药粘合,花粉块黄色,每室1个;心皮2,分离,矩圆状,花柱2。蓇葖果线形。花期5~6月。

生境分部生于山谷阴湿处的岩壁上。分布我国南部。

化学成分茎、叶含类似南美牛奶藤苦甙的球兰甙 ,叶中含量0.76%。另含谷甾醇、脂肪油。

性味苦,平。

①《福建民间草药》:"苦,平。"

②《贵州民间药物》:"味微甘,性温,无毒。"

功能主治清热化痰,消肿止痛。治肺热咳嗽,痈肿,瘰疬,乳妇奶少,关节疼痛,睾丸炎。

①《福建民间草药》:"祛风湿,清肝热,消痈肿。"

②《南宁市药物志》:"内服化痰止咳,消食去积。外用消肿止痛,跌打接骨,瘰疬(煨盐)。"

③《贵州民间药物》:"补虚弱,催乳。"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不宜久煎),2~3钱(鲜者1~3两);或捣汁。外用:捣敷。

复方①治肺炎或麻疹并发肺炎:鲜球兰叶七至八片,冷开水洗净,捣烂绞汁服。(《泉州青草药》)

②治痈肿初起:球兰鲜叶一握,加红糖五钱(如有红晕灼痛者,则改加冬蜜一小杯),捣烂,加热,贴于患处,日换两次。(《福建民间草药》)

③治乳妇奶少:球兰、地洋参各三钱,生姜三片。炖肉或煮稀饭吃。(《贵州民间药物》)

④治风湿关节痛:球兰鲜全草四两,和猪脚(七寸)一只,黄酒四两,酌加水煎,分二、三次服。(《福建民间草药》)

⑤治睾丸炎:鲜球兰叶二至三两。捣烂,水炖服。(《福建中草药》)

⑥治疗:鲜球兰叶。捣烂调蜜外敷。(《福建中草药》)

临床应用①治疗肺炎

取球兰1两(小儿每岁2~3叶),捣烂绞汁,调蜜或水煎服。观察大叶性肺炎、支气管肺炎共40余例,证明有较好效果。以对肺热喘咳效果最佳,寒痰咳喘效果较差。另有以球兰叶3~11片和荸荠3~11个,洗净绞汁或加水煎服。每日2~3次。治疗麻疹后期并发支气管炎、肺炎9例,多数服药1~3日体温趋向正常。

②治疗乙型脑炎

取鲜球兰叶适量捣烂绞汁,加30%葡萄糖、0.6%氯仿。1~2岁每次10毫升,5~6岁每次20毫升,10岁以上30毫升,每日3~4次。治疗35例,治愈33例,2例无效(属偏湿型)。据观察,偏湿型病例用药后可使痰涎分泌增多,须结合辨证论治,加用其他药物,才能提高疗效。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球兰

药材名称球兰

拼音Qiú Lán

英文名Stem or leaf of Waxplant

别名铁加杯、金雪球、牛舌黄、石壁梅、金丝叶、绣球叶、大石仙挑、爬岩板、草鞋板、玉叠梅、玉蝶梅、壁梅、古梅、、绣球龙、厚叶藤、达斗藤、雪梅、肺炎草

出处出自《福建民间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双子叶植物药萝藦科植物球兰的藤茎或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oya carnosa (L.f.) R.Br.[Asclepias carnosa]

采收和储藏: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全株有乳汁;附生于树上或石上,茎节上生气根。叶对生,内质;叶柄长1-1.5cm,宽3-4.5cm,先端钝,基部圆形;侧脉约4对,不明显。聚伞花序形状,腋生,有花约30朵,总花序梗和花梗被柔毛,花白色,直径2cm;花萼5深裂;花冠辐状,花冠简短,裂征外面无毛,内面具有乳头状突起;副花冠星状,直立;花粉块每室1个,伸长,侧边透明。蓇葖果线形,长7.5-10cm,光滑。种子先端具白色绢质种毛。花期4-6月果期7-8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平原和山地,附生于树上或石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广西、云南等地。

化学成分茎、叶含球兰甙(Hoyin)[1],谷甾醇(sitoste-rol)和球兰脂(hoya fat)[2]

性味味苦;性寒;小毒

归经肺;心;肝经

功能主治清热化痰;消肿止痛;通经下乳。主流行性乙型脑炎;肺热咳嗽;痈肿;乳妇奶少;关节疼痛;睾丸炎;中耳炎;乳腺炎;瘰疬;产妇乳汁少;乳络不通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鲜品30-90g,或捣烂绞汁。外用:鲜品适量,捣敷。

复方①治肺炎或麻疹并发肺炎: 鲜球兰叶七至八片,冷开水洗净,捣烂绞汁服。(《泉州青草药》)②治痈肿初起: 球兰鲜叶一握,加红糖五钱(如有红晕灼痛者,则改加冬蜜一小杯),捣烂,加热,贴于患处,日换两次。 (《福建民间草药》)③治乳妇奶少:球兰、地洋参各三钱,生姜三片。炖肉或煮稀饭吃。(《贵州民间药物》)④治风湿关节痛:球兰鲜全草四两,和猪脚(七寸)一只,黄酒四两,酌加水煎,分二、三次服。(《福建民间草药》)⑤治睾丸炎: 鲜球兰叶二至三两。捣烂,水炖服。(《福建中草药》)⑥治疗: 鲜球兰叶。捣烂调蜜外敷。(《福建中草药》)

各家论述1.《福建民间草药》:祛风湿,清肝热,消痈肿。

2.《南宁市药物志》:内服化痰止咳,消食去积。外用消肿止痛,跌打接骨,瘰疬(煨盐)。

3.《贵州民间药物》:补虚弱,催乳。

临床应用1.治疗肺炎: 取球兰 1两(小儿每岁2-3叶),捣烂绞汁,调蜜或水煎服。观察大叶性肺炎、支气管肺炎共40余例,证明有较好效果。以对肺热喘咳效果最佳,寒痰咳喘效果较差。另有以球兰叶3-11片和荸荠3-11个,洗净绞汁或加水煎服。每曰2-3次。治疗麻疹后期并发支气管炎、肺炎9例,多数服药 1-3日体温趋向正常。

2.治疗乙型脑炎: 取鲜球兰叶适量捣烂绞汁,加30%葡萄糖、0.6%氯仿。 1-2岁每次10ml,5-6岁每次20ml,10岁以上30ml,每日3-4次。治疗35例,治愈33例,2例无效(属偏湿型)。据观察,偏湿型病例用药后可使痰涎分泌增多,须结合辨证论治,力口用其他药物,才能提高疗效。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麻疯树

    药材名称麻疯树拼音Má Fēnɡ Shù出处《广西中草药》来源为大戟科植物麻疯树的叶、树皮。随时可采。原形态麻疯树,又名:青桐木,羔桐、臭油桐、小桐子、黄肿树、假白榄、芙蓉树、滑桃

  • 软骨过山龙

    药材名称软骨过山龙别名三叶木通、沙叶铁线莲来源毛茛科软骨过山龙Clematis meyeniana Walp. var. granulata Finet et Gagnep.,以全株入药。生境分部广东

  • 琼越线蕨

    药材名称琼越线蕨拼音Qiónɡ Yuè Xiàn Jué英文名Bon Colysis别名石韦出处始载于《海南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水龙骨科植物琼越线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lysis b

  • 水獭

    药材名称水獭拼音Shuǐ Tǎ别名水狗性味(肝)甘、温、有毒。功能主治1、虚劳咳嗽。用水獭肝烧灰,酒送服。2、肠痔出血。用水獭肝烧为末,每服一钱,水送下。3、下血不止。用不獭肝一具煮熟,加五味吃下。摘

  • 红升丹

    药材名称红升丹拼音Hónɡ Shēnɡ Dān别名五灵升药、大红升、大升丹、小金丹来源药材基源:为水银、火硝、白矾、朱砂、雄黄、皂矾制炼而成的红色氧化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生境分部红升丹主产于四川重

  • 石风丹

    《中药大辞典》:石风丹药材名称石风丹拼音Shí Fēnɡ Dān别名石凤丹、兰花草(成都《常用草药治疗手册》)。出处《植物名实图考》来源为兰科植物高斑叶兰的全株。冬季采收。原形态多年生草本。

  • 聚藻

    药材名称聚藻拼音Jù Zǎo别名水藻、水蕴、鳃草、午尾蕴、藻、金鱼草、草纱、小二仙草、狗尾巴草、狐尾草出处《本草图经》在"海藻"条引陆玑《诗疏》云:"藻,水草,生水底。有二种…&hell

  • 天王七

    《中药大辞典》:天王七药材名称天王七拼音Tiān Wánɡ Qī别名五转七、白暴七、鸡爪七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忍冬科植物羽裂莛子藨的根。秋末采挖。洗净,晒干。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30~7

  • 白桦皮

    药材名称白桦皮拼音Bái Huà Pí别名刻因托斯(维名)。出处《新疆中草药手册》来源为桦木科植物疣枝桦的树皮。采伐树木时剥皮,晒干,生用或炒炭用。原形态疣枝桦,又名:疣

  • 贴生石韦

    药材名称贴生石韦拼音Tiē Shēnɡ Shí Wéi别名上树咳、石头蛇、上树龟(《广西药植名录》)。出处《广西药植名录》来源为水龙骨科植物贴生石韦的全草。原形态多年生草本。根状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