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珠芽半支

珠芽半支

药材名称珠芽半支

拼音Zhū Yá Bàn Zhī

别名狗牙菜、狗牙瓣、小箭草零余子景天、珠芽石板菜、零余子佛甲草

出处《百草镜》载各种半支,有七十二种,其中不少为景大科景天属植物,本种可能为其中之一。

来源药材基源:为景天科植物珠芽景天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edum bulbiferum Makino[S.alfredii Hance var.bulbiferum(Makino)Frod.]

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全草,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珠芽景天多年生肉质草本,高7-22cm。茎基部分枝,直立或横卧,生须根。茎下部叶常对生,上部叶互生,卵状匙形或匙状倒披针形,长10-15mm,宽2-4mm,先端钝,基部渐狭,有短距,叶腋内常生球形、肉质小珠芽,落地后能生成新的植株。聚伞状花序,常有3分枝,每分枝再成二歧分枝;花无梗;萼片5,披针形至倒披针形,长3-4mm,先端钝,有短距;花瓣5,黄色,披针形,长4.5-5mm,宽1.25mm,先端有短尖;雄蕊10,2轮,较花瓣短;心皮5,略叉开,基部lmm合生。蓇葖果,呈星状排列。种子长圆形,有乳头状突起,无翅。花期4-5月,果期6-7。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000m以下的低山、平地、田野阴湿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等地。

性味酸;涩;凉

归经肝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截疟。主热毒痈肿;牙龈肿痛;毒蛇咬伤;血热出血;外伤出血;疟疾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24g;或浸酒。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牛口涎

    《中药大辞典》:牛口涎药材名称牛口涎拼音Niú Kǒu Xián别名牛涎(《千金方》)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牛科动物黄牛或水牛的唾涎。功能主治治噎膈,反胃呕吐。①《本草拾遗》:&q

  • 葫芦巴

    《中国药典》:葫芦巴药材名称葫芦巴拼音Hú Lú Bā英文名SEMEN TRIGONELLAE来源本品为豆科植物胡芦巴Trigonella foenum-graecum L. 的干

  • 王不留行

    《全国中草药汇编》:王不留行药材名称王不留行拼音Wánɡ Bù Liú Xínɡ英文名SEMEN VACCARIAE别名留行子、奶米、王牡牛、大麦牛来源本品为石

  • 人尿

    《中药大辞典》:人尿药材名称人尿拼音Rén Niào出处《别录》来源取健康人的小便,去头尾,用中间一段。一般以10岁以下儿童的小便为佳,名为"童便"。性味咸,凉

  • 排骨灵

    《全国中草药汇编》:排骨灵药材名称排骨灵拼音Pái Gǔ Línɡ别名满山香来源番荔枝科瓜馥木属植物排骨灵Fissistigma bracteolatum Chatterjee,以

  • 指甲花叶

    《中药大辞典》:指甲花叶药材名称指甲花叶拼音Zhī Jiɑ Huā Yè出处《国药提要》来源为千屈菜科植物指甲花的叶。原形态指甲花(《南方草木状》),又名:散沫花(《南方草木状》),番桂、柴

  • 黑石耳

    药材名称黑石耳拼音Hēi Shí ěr别名白石耳、石耳子、岩菇来源药材基源:为皮果衣科植物皮果衣的地衣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ermatocarpon miniatum(L.)Mann.[Liche

  • 韭菜子

    《中国药典》:韭菜子药材名称韭菜子拼音Jiǔ Cài Zǐ英文名SEMEN ALLII TUBEROSI来源本品为百合科植物韭菜Allium tuberosum Rottl. 的干燥成熟种子

  • 棕竹

    药材名称棕竹拼音Zōnɡ Zhú英文名palm别名筋头竹、棕树、美三出处始载于《中国种子植物科属辞典》。来源药材基源:为棕榈科植物棕竹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hapis excelsa(Thunb

  • 奇蒿

    药材名称奇蒿拼音Qí Hāo别名刘寄奴[江苏、上海]、南刘寄奴、千粒米、六月霜来源菊科艾属植物奇蒿Artemisia anomala S. Moore,以带花全草入药。8~9月花期采收,连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