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兰根
药材名称珠兰根
拼音Zhū Lán Gēn
出处《药性考》
来源为金粟兰科植物金粟兰的根。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珠兰"条。
化学成分根、花含挥发油。
性味《药性考》:"味辛,有毒。"
功能主治治痈疖疮癣。
①《药性考》:"磨敷痈疖。"
②《岭南采药录》:"擦飞癣。"
③《广州植物志》:"捣烂敷疔疮。"
用法用量外用:捣敷。
复方治感冒,腹胀:鱼子兰(全株)五钱至一两。水煎服。(《云南中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药材名称珠兰根
拼音Zhū Lán Gēn
出处《药性考》
来源为金粟兰科植物金粟兰的根。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珠兰"条。
化学成分根、花含挥发油。
性味《药性考》:"味辛,有毒。"
功能主治治痈疖疮癣。
①《药性考》:"磨敷痈疖。"
②《岭南采药录》:"擦飞癣。"
③《广州植物志》:"捣烂敷疔疮。"
用法用量外用:捣敷。
复方治感冒,腹胀:鱼子兰(全株)五钱至一两。水煎服。(《云南中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药材名称竹砂仁拼音Zhú Shā Rén别名竹果、竹红菌、竹花、竹生小肉座菌来源药材基源:为肉座菌科真菌竹小肉座菌的子座。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ypocrella bambusae(Berk.et B
《中药大辞典》:叶上珠药材名称叶上珠拼音Yè Shànɡ Zhū别名阴证药、大部参(《植物名实图考》),叶上花(《峨嵋药植》),叶上果(《中国药植图鉴》)。出处《民间常用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白苏叶药材名称白苏叶拼音Bái Sū Yè别名荏叶(《别录》)。出处《本草图经》来源唇形科植物白苏的叶片,夏、秋采叶,置通风处阴干。或连嫩茎采取,切成小段,晒干。化
《全国中草药汇编》:龙爪叶药材名称龙爪叶别名多蕊木、大七叶莲来源五加科龙爪叶Tupidanthus calyptratus Hook. f. et Thoms.,以茎、叶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苦,温
药材名称澜江百合拼音Lán Jiānɡ Bǎi Hé别名察区大丝美多(藏名)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来源为百合科植物澜江百合的鳞茎。8~9月采挖,洗净泥土,剥取鳞片,用开水略烫,晒干
《全国中草药汇编》:冷水丹药材名称冷水丹拼音Lénɡ Shuǐ Dān别名高足细辛来源马兜铃科马蹄香属植物马蹄香Saruma henryi Oliv.,以根状茎及根入药。夏秋挖根,洗净晒干或
药材名称龙血树别名竹木参、山竹蔗来源龙舌兰科龙血树Pleomele angustifolia (Roxb.) N. E. Brown,以块根入药。生境分部广西。性味甘,凉。功能主治润肝止咳,清热凉血。
药材名称土黄连拼音Tǔ Huánɡ Lián别名鸡足黄连(《昆明药植调查报告》),三颗针(《四川常用中草药》)。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小檗科植物九莲小檗或湖北小檗的根或茎叶。原形态
药材名称小果白刺拼音Xiǎo Guǒ Bái Cì别名白刺、西伯利亚白刺、酸胖、哈莫儿、卡蜜、旁白日布、哈日木格[蒙名]来源蒺藜科白刺属植物小果白刺Nitraria Sibiric
《中药大辞典》:小无心菜药材名称小无心菜拼音Xiǎo Wú Xīn Cài别名雀儿蛋,鸡肠子草(《陕西中草药》),鹅不食草,露药(《贵州药植目录》),铃铃草、大叶米粞草(《湖南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