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玉蜀黍根

玉蜀黍根

《中药大辞典》:玉蜀黍根

药材名称玉蜀黍根

拼音Yù Shǔ Shǔ Gēn

别名抓地虎(《贵州民间方药集》)。

出处《纲目》

来源禾本科植物玉蜀黍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玉蜀黍"条。

功能主治利尿,去瘀。治砂淋,吐血。

①《纲目》:"主治淋沥沙石,痛不可忍,煎汤频饮。"

②《岭南采药录》:"利小便。"

③《贵州民间方药集》:"解热毒,去瘀。"

④《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治土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4两。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玉蜀黍根

药材名称玉蜀黍根

拼音Yù Shǔ Shǔ Gēn

英文名root of Indian Corn, root of Maize

别名玉蜀黍抓地虎

出处出自《纲目》。

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玉蜀黍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Zea mays L.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挖,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玉蜀黍,高大的一年生栽培植物。秆粗壮,直立,高1-4m,通常不分枝,基部节处常有气生根。叶片宽大,线状披针形,边缘呈波状皱折,具强壮之中脉。在秆顶着生雄性开展的圆锥花序;雄花序的分枝三棱状,每节有2雄小穗,1无柄,1有短柄;每1雄小穗含2小花,颖片膜质,先端尖;外稃及内稃均透明膜质;在叶腋内抽出圆柱状的雌花序,雌花序外包有多数鞘状苞片,雌小穗密集成纵行排列于粗壮的穗轴上,颖片宽阔,先端圆形或微凹,外稃膜质透明。花、果期7-9月。

生境分部全国各地广泛栽培。

化学成分根含芳甙Ⅱ和R-芳香甙Ⅲ。

性味味甘;性平

归经心;肾;膀胱经

功能主治利尿通淋;祛瘀止血。主小便不利;水肿;砂淋;胃痛;吐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0-60g。

各家论述1.《纲目》:主治淋沥沙石,痛不可忍,煎汤频饮。

2.《岭南采药录》:利小便。

3.《贵州民间方药集》:解热毒,去瘀。

4.《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治吐血。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茶油粑

    药材名称茶油粑拼音Chá Yóu Bā别名枯饼、茶枯、茶麸、茶子饼、茶子麸、茶油麸。来源药材基源:为山茶科植物油茶CamelliaoleiferaAbel种子榨去脂肪油后的渣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

  • 鬼臼

    药材名称鬼臼拼音Guǐ Jiù别名爵犀、马目毒公、九臼(《本经》),天臼、马目公、解毒(《吴普本草》),术律草(《丹房鉴源》),羞天花、羞寒花(《益部方物略记》),害母草(《本草图经》),八

  • 闽粤千里光

    药材名称闽粤千里光拼音Mǐn Yuè Qiān Lǐ Guānɡ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闽粤千里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enecio stauntonii DC.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

  • 肉桂油

    《中国药典》:肉桂油药材名称肉桂油拼音Ròu Guì Yóu英文名OLEUM CINNAMOMI来源本品为樟科植物肉桂Cinnamomum cassia Presl 的干

  • 桄榔子

    《中药大辞典》:桄榔子药材名称桄榔子拼音Guānɡ Lánɡ Zǐ出处《开宝本草》来源为棕榈科植物桄榔的果实。冬季果热时采取。原形态桄榔(《广志》),又名:姑榔木(《临海异物志》),面木(《

  • 毛冬青叶

    《中药大辞典》:毛冬青叶药材名称毛冬青叶拼音Máo Dōnɡ Qīnɡ Yè出处《广西中草药》来源冬青科植物毛冬青的叶片,全年可采。性味《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性平,味苦

  • 大四块瓦

    《全国中草药汇编》:大四块瓦药材名称大四块瓦拼音Dà Sì Kuài Wǎ别名四儿风、四叶黄、四片瓦、四块瓦来源为报春科排草属植物重楼排草Lysimachia paridiformais Franch

  • 草蜘蛛

    《中药大辞典》:草蜘蛛药材名称草蜘蛛拼音Cǎo Zhī Zhū别名花蜘蛛(《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出处《纲目》来源为草蛛科动物草蛛的全虫。原形态草蛛,又名:迷路漏斗草蛛。体椭圆形,雄蛛体长约8毫米,雌蛛

  • 绿青

    《中药大辞典》:绿青药材名称绿青拼音Lǜ Qīnɡ别名石绿(《唐本草》),石碌(《本草衍义》),大绿(《纲目》)。出处《别录》来源为碳酸盐类矿物孔雀石的矿石。原形态单斜晶系,晶体柱状或针状。通常多为钟

  • 红梗草

    药材名称红梗草拼音Hónɡ Gěnɡ Cǎo别名泽兰、红秆草、红升麻、黄力花、接骨草、大泽兰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异叶泽兰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upatoriumheterophyll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