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牛蒡茎叶

牛蒡茎叶

《中药大辞典》:牛蒡茎叶

药材名称牛蒡茎叶

拼音Niú Bànɡ Jīnɡ Yè

别名大夫叶(《中药志》)。

出处《药性论》

来源菊科植物牛蒡叶片

药理作用叶含抗菌物质最多,主要抗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小抑制浓度为每毫升400微克,叶之浆汁亦有一定作用。抗菌成分在开花期含率最高;但植物中又含氧化酶,能破坏抗菌成分,故在收获后宜即用乙醇蒸气以破坏氧化酶,但又要注意不使乙醇凝于植物上,否则抗菌成分将被溶出而遭受损失。

性味《药性论》:"味甘,无毒。"

功能主治治头风痛,烦闷,金疮,乳痈。皮肤风痒。

①《药性论》:"牛蒡单用,主面目烦闷,四肢不健,通十二经脉,治五脏恶气,可常作菜食之,令人身轻。"又:"茎叶取汁,夏月多浴,去皮间习习如虫行风。洗了,慎风少时。"

②《食疗本草》:"金疮,取叶贴之。"

用法用量内服:煮食。外用:煎水洗,熬膏涂或以叶贴疮。

复方①治风头及脑掣痛不可禁者:牛蒡茎叶,捣取浓汁二升,合无灰酒一升,盐花一匙头,煻火煎令稠成膏,以摩痛处,风毒散自止。亦主时行头痛。摩时须极力令作热乃速效。冬月无苗,用根代之亦可。(《箧中方》)

②治急性乳腺炎:牛蒡子叶(干品三钱,鲜品一两),水煎当茶。(《全展选编·外科》)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牛蒡茎叶

药材名称牛蒡茎叶

拼音Niú Bànɡ Jīnɡ Yè

英文名Great Burdock Achene, Stem and leaf of Great Burdock

别名大夫叶

出处出自《药性论》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牛蒡的茎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ctium lappa L.

采收和储藏:6-9月采收,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牛蒡二年生草本,高1-2m。根粗壮,肉质,圆锥形。茎直立,上部多分枝,带紫褐色,有纵条棱。基生叶大形,丛生,有长柄;茎生叶互生;叶片长卵形或广卵形,长20-50cm,宽15-40cm。先端钝,具刺尖,基部常为心形,全缘或具不整齐波状微齿,上面绿色或暗绿色。具疏毛,下面密被灰白色短绒毛。头状花序簇生于茎顶或排列成伞房状,直径2-4cm,花序梗长3-7cm,表面有浅沟,密被细毛;总苞球形,苞片多数,覆瓦状排列,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先端钩曲;花小,红紫色,均为管状花,两性,花冠先端5浅裂,聚药雄蕊5,与花冠裂片互生,花药黄色;子房下位,1室,先端圆盘状,着生短刚毛关冠毛;花柱细长,柱头2裂。瘦果长圆形或长圆状倒卵形,灰褐色,具纵棱,冠毛短刺状,淡黄棕色。花期6-8月,果期8-10月。

性味味苦;微甘;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除烦;消肿止痛。主风热头痛;心烦口干;咽喉肿痛;小便涩少;痈肿疮疖;皮肤风痒;白屑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鲜品加倍;或捣汁。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绞汁;或熬膏涂。

各家论述1.《药性论》:牛蒡单用,主面目烦闷,四肢不健,通十二经脉,治五脏恶气,可常作菜食之,令人身轻。又:茎叶取汁,夏月多浴,去皮间习习如虫行风。洗了,慎风少时。

2.《食疗本草》:金疮,取叶贴之。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黄花倒水莲

    《全国中草药汇编》:黄花倒水莲药材名称黄花倒水莲拼音Huánɡ Huā Dào Shuǐ Lián别名黄花大远志、黄花远志、吊黄、倒吊黄花来源远志科远志属植物黄花倒水莲P

  • 蜡梅花

    药材名称蜡梅花拼音Là Méi Huā英文名Wintersweet Flower别名腊梅花、黄梅花、铁筷子花、雪里花、巴豆花、蜡花出处出自《本草纲目》;1.《救荒本草》:蜡梅花,多生南方,今北土亦有之

  • 蜂毒

    《全国中草药汇编》:蜂毒药材名称蜂毒拼音Fēnɡ Dú来源为工蜂腹部末端螫刺腺体内的有毒液体。性状浅黄色透明液体,比重1.1313,PH5.5。性味辛、苦,平。功能主治祛风湿,止疼痛。用于风

  • 牛脑

    《中药大辞典》:牛脑药材名称牛脑拼音Niú Nǎo出处《别录》来源牛科动物黄牛或水牛的脑。性味《纲目》:"甘,温,微毒。"功能主治治头风眩晕,消渴,痞气。①《别录》:&q

  • 多足蕨

    药材名称多足蕨拼音Duō Zú Jué来源药材基源:为水龙骨科植物多足蕨和东北多足蕨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lypodium vulgare L.;Polypodium virginianum

  • 石防风

    《中药大辞典》:石防风药材名称石防风拼音Shí Fánɡ Fēnɡ别名珊瑚菜(《纲目》),山葖(《安徽通志》)。出处《本草图经》来源为伞形科植物石防风的根。秋、冬采挖根部,洗净晒干

  • 崖松

    《全国中草药汇编》:崖松药材名称崖松拼音Yá Sōnɡ别名疣果景天、小鹅儿肠[陕西]来源景天科景天属植物细叶景天Sedum elatinoides Franch.,以带根全草入药。春夏采,洗

  • 豆叶参

    《全国中草药汇编》:豆叶参药材名称豆叶参别名川南报春来源报春花科报春花属植物鄂西粗叶报春花Primula epilosa Craib,以根入药。7~9月采集,晒干。性味甘、辛,凉。功能主治清湿热,祛风

  • 狗乳汁

    《中药大辞典》:狗乳汁药材名称狗乳汁拼音Gǒu Rǔ Zhī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犬科动物狗的乳汁。化学成分含水分69.50%,蛋白质15.54%,脂肪10.45%,糖3.19%,盐类0.73%。盐类

  • 木竹子皮

    药材名称木竹子皮拼音Mù Zhú Zi Pí别名山竹树皮来源药材基源:为藤黄科植物木竹子Garcinia multiflora Champ.及岭南山竹子Garcinia oblongifolia 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