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炮仗花

炮仗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炮仗花

药材名称炮仗花

别名黄鳝

来源紫葳科炮仗花属植物炮仗花Pyrostegia ignea Presl[P. venusta Baill.],以花和叶入药。全年可采,切碎晒干。

性味花:甘,平。

茎、叶:苦、微涩,平。

功能主治花:润肺止咳。

茎、叶:清热,利咽喉。

用于肺结核,咳嗽,咽喉肿痛,肝炎,支气管炎。

用法用量0.5~1两,或研粉,每次1钱,温开水送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炮仗花

药材名称炮仗花

拼音Pào Zhànɡ Huā

别名黄鳝

来源药材基源:为紫葳科植炮仗花的花和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yrostegia uenusta (Ker-Gawl.) Miers [Bignonia uenusta Ker-Gawl.]

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晒干。

原形态炮仗花 藤本。具有三叉丝状卷须。叶对生;小叶2-3枚,小叶柄长5-20mm;小叶片卵形,先端渐尖,基部近圆形,长4-10cm,宽3-5cm,上下两面无毛,下面具有极细小分散的腺穴,全缘。圆锥花序着生于侧枝的顶端,长10-12cm;花萼钟状,有5小齿;花冠筒状,内面中部有一毛环,基产收缩,橙红色,裂片5,长椭圆形,花蕾时镊合状排列,花开放后反折,边缘被白色短柔毛;雄蕊4,二强,着生于花冠筒中部;子房圆柱形;花柱细,柱头舌状扁平,花柱与花丝均伸出花冠筒外。蒴果果瓣革质,舟状,内有种子多列。种子具翅,薄膜质。花期1-6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常作庭园藤架植物栽培。

资源分布: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

性味花:味甘;性平;叶;味苦;微涩;性平

功能主治润肺止咳;清热利咽。主肺痨;新久咽喉肿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或研粉,每次3g,温开水送服。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横经席叶

    《中药大辞典》:横经席叶药材名称横经席叶拼音Hénɡ Jīnɡ Xí Yè出处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为藤黄科植物薄叶胡桐的叶。全年可采。功能主治治外伤出血。用法用

  • 羊红膻

    药材名称羊红膻拼音Yánɡ Hónɡ Shān英文名all-grass of Thellung Pimpinella别名羊洪膻、六月寒出处始载于《陕北草药》。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缺刻叶茴芹的根或

  • 刺竹茹

    药材名称刺竹茹拼音Cì Zhú Rú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车简竹的茎秆除去外皮后刮下的中间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ambusa sinospinosa Mc Clure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砍

  • 紫木通

    药材名称紫木通拼音Zǐ Mù Tōnɡ别名金丝木通、滑叶木通、大见血飞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菝葜叶铁线莲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lematis loureiriana DC.[C.loure

  • 白鱼尾

    《中药大辞典》:白鱼尾药材名称白鱼尾拼音Bái Yú Wěi别名溪桃、野桃(《闽东本草》),杨波叶、蒲羌癀、白波越子(《福建中草药》)。出处《闽东本草》来源为马钱科植物驳骨丹的根及

  • 野靛青

    《中药大辞典》:野靛青药材名称野靛青拼音Yě Diàn Qīnɡ别名项开口、白牛膝、大青、九头狮子草、高山辣椒、大叶辣椒草、黄丁苦草、对叶接骨草、绿骨大青(《浙江民间常用草药》)。出处《浙江

  • 香皮树

    药材名称香皮树拼音Xiānɡ Pí Shù别名亚婆膏。来源药材基源:为清风藤科植物香皮树的树皮及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eliosma fordii Hemsl.[M.hainanensis How

  • 笔仔草

    药材名称笔仔草拼音Bǐ Zǎi Cǎo别名竹篙草(《岭南科学杂志》),黄毛草(《广州植物志》),墙头竹、猫仔草、牛尾草(《福建民间草药》),金丝茅《中国主要植物图说·禾本科》),笔毛草、猴毛

  • 荨麻

    《中药大辞典》:荨麻药材名称荨麻拼音Xūn Má别名寻麻(《益部方物略记》),蝎子草(《人海记》)。出处《本草图经》来源为荨麻科植物麻叶荨麻、狭叶荨麻等的全草。夏、秋季采,切段晒于。同属植物

  • 苦丁

    《中药大辞典》:苦丁药材名称苦丁拼音Kǔ Dīnɡ别名小山萝卜、龙喳口(《草木便方》),叉头草(《四川中药志》,蛾子草(《中草药通讯》(3):58,1972)。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菊科植物台湾莴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