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满山白

满山白

《全国中草药汇编》:满山白

药材名称满山白

别名小花满山白

来源杜鹃花科杜鹃花属植物毛果杜鹃Rhododendron seniavinii Maxim.,以叶入药。夏秋采叶,晒干。

性味辛,凉。

功能主治止咳,祛痰,平喘,消炎。用于慢性气管炎。

用法用量1~1.5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满山白

药材名称满山白

拼音Mǎn Shān Bái

别名小花满山白

来源药材基源:为杜鹃花科植物毛果杜鹃的根、茎叶及花。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hododendron seniavinii:Maxim。

采收和储藏:根、茎叶,全年均可采,切片晒干;花,4月采,烘干。

原形态半常绿灌木,高达2m。多分枝,幼枝密被扁平灰色或红色糙伏毛,老枝渐光滑无毛,树皮纵裂多纤维。叶二型,革质,簇生枝顶;叶柄长3-5mm,密被糙伏毛;春叶卵形至长圆状披针形,长4-6.5cm,宽0.8-2.5cm,先端渐尖,有短尖头,基部宽楔形,上面无毛或近无毛,下面密生红棕色长糙伏毛;夏叶较小,卵形,长1.5-2.5cm,宽6-8mm。伞形花序顶生,有花3-10朵,花梗长3-5mm,密生糙伏毛;花萼小,裂片不明显,近圆形,密生红棕色扁平毛;花冠狭漏斗状,白色或淡红色,花冠筒长约8mm,带蔷薇色,外面被疏毛,裂片较长,开展,上方有紫红色斑点;雄蕊5,伸出花冠外,花药背着,顶孔开裂;子房1,花柱基部有柔毛。蒴果椭圆形,长8-10mm,密生糙伏毛。花期4月,果期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丘陵山坡路旁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广西、贵州等地。

化学成分叶中含有金丝桃甙(hyperin),槲皮甙(quercitrin),槲皮素(quercetin),无羁萜(friedelin),α-香树脂醇(α-amyrin),β-谷甾醇(β-sitosterol)及表无羁萜(epifriedelin)。

性味辛;性凉

功能主治止咳;祛痰;平喘。主慢性气管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叶、花3-5g;根、茎15-30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毒鱼藤

    《中药大辞典》:毒鱼藤药材名称毒鱼藤拼音Dú Yú Ténɡ别名白药根、雷公藤蹄(《岭南草药志》)。出处《福建民间草药》来源为豆科植物毛蕊鸡血藤的根、茎、叶。夏、秋采收。

  • 叶上珠根

    药材名称叶上珠根拼音Yè Shànɡ Zhū Gēn别名叶上果根(《贵州草药》),叶上花根(《云南中草药》)。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为山茱萸科植物青荚叶,西藏青荚叶或中华青荚叶的根

  • 大山豆

    药材名称大山豆别名野黄豆、顺气药来源豆科大山豆Clitoria mariana L.,以根、叶、花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甘,温。功能主治补肾,止血,舒筋。主治感冒,肾虚头晕,白带,产后腹痛,水肿,肠

  • 虎杖

    《中国药典》:虎杖药材名称虎杖拼音Hǔ Zhànɡ英文名RHIZOMA POLYGONI CUSPIDATI别名花斑竹、酸筒杆、酸汤梗、川筋龙、斑庄、斑杖根、大叶蛇总管、黄地榆来源本品为蓼科

  • 血当归

    药材名称血当归拼音Xuè Dānɡ Guī别名牛西西、乳突叶酸模、红筋大黄、金不换、土大黄、止血草、化血莲、散血七、血丝大黄来源药材基源: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umex chalepensis Mil

  • 大黄连刺

    药材名称大黄连刺拼音Dài Huánɡ Lián Cì别名土黄连、石妹刺、大黄连、宽叶鸡肢黄连、刺黄连、鸡脚刺、三颗针来源药材基源:为小檗科植物粉叶小檗的根和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erberis

  • 穬麦蘖

    《中药大辞典》:穬麦蘖药材名称穬麦蘖拼音Kuànɡ Mài Niè别名麦芽(《纲目》)出处《别录》来源为禾本科植物裸麦的发芽颖果。原形态裸麦,又名:穬麦(《别录》),草麦

  • 锦鸡

    药材名称锦鸡拼音Jǐn Jī别名红腹锦鸡、金鸡来源雉形目雉科红腹锦鸡Chrysolophus pictus (L.),以全体入药。生境分部青海、陕西、湖北、湖南、四川。炮制烧存性。功能主治止血解毒。主

  • 毛叶天胡荽

    药材名称毛叶天胡荽拼音Máo Yè Tiān Hú Suī别名钻地风、水雷公根、冰大海、透骨草、大样雷公根、山灯盏、鱼藤草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肾叶天胡荽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ydroco

  • 台湾海棠

    药材名称台湾海棠来源蔷薇科台湾海棠Malus taiwaniana Kaw. et Koidz.,以果入药。生境分部台湾、广西。性味甘、酸、涩,微温。功能主治理气健脾,消食导滞。治食积停滞,胸腹胀满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