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滚山虫

滚山虫

《全国中草药汇编》:滚山虫

药材名称滚山虫

拼音Gǔn Shān Chónɡ

别名滚山珠、地罗汉

来源马陆科动物滚山球马陆Glomeris nipponica Kishida的干燥全虫。全年可捕捉,焙干或晒干。

性味咸,温。

功能主治舒筋活血,接骨止痛。用于跌打损伤,骨折,脱臼。

用法用量0.5~1钱,研粉,复位固定后,将药粉放在糯米饭内或用酒送服,每3日服1次。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滚山虫

药材名称滚山虫

拼音Gǔn Shān Chónɡ

别名滚山珠、地罗汉(《云南中草药》)。

出处《云南中草药》

来源为球马陆科动物滚山球马陆全虫。秋季捕捉,生用或焙干研粉。

原形态体呈扁长圆柱形,长2~3厘米,宽1~1.5厘米。体壁硬。体表背面棕黄或漆黑色,油亮。腹面灰褐色。头部有复眼和触角各一对,大颚一对。胸部背板共十二节,第一节为颈板,中间十节较窄,末节较大;胸部腹面2~4节,各有足一对,第五节以后每节有足二对。爬行缓慢,稍遇外物,即卷曲成球形,以隐蔽头、足。

生境分部多栖于山坡潮湿的枯枝腐叶下及山沟石下。分布云南。

性味《云南中草药》:"味辛咸,性温。"

功能主治①《文山中草药》:"舒筋活血,消肿散瘀。"

②《云南中草药》:"接骨止痛。"

用法用量内服:干粉,0.5~1钱;或鲜品3~5个。外用:干粉调涂或鲜品捣敷。

复方①治疮肿,风湿跌打:鲜滚山虫三至五个。捣烂外敷患处,每日换药一至二次。

②治骨折:复位后,用小夹板固定。取滚山虫三至五个之干粉与糯米粉调合,油炸热后内服。

③治子宫脱垂,脱肛:滚山虫干粉适量。调香油涂患处。(选方出《文山中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滚山虫

药材名称滚山虫

拼音Gǔn Shān Chónɡ

英文名Millepede

别名滚山珠、地罗汉

出处出自《云南中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球马陆科动物日本球马陆的全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lomeris nipponica Kishida

采收和储藏:秋季捕捉,生用、晒干或焙干。

原形态日本球马陆,虫体短而宽,中小型扁长圆柱形,长20-30mm,宽10-15mm。背凸,腹扁平。身体由多数相似的体节组成。各骨板富于钙质,故较坚硬,仅节与节间柔软可以活动。各体节前后重叠,适于卷曲。腹部由9枚背板组成。胸部腹面2-4节,每节有足1对,第5节以后每节有足2对。头部具触角1对。体表背面棕黄色或漆黑色,腹面灰褐色。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多栖息于山区林中落叶下、石块下或朽木中等阴湿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云南。

性味味辛;咸;性温

归经肾经

功能主治祛风通络,散瘀止痛。主风湿痹痛;筋脉拘挛;跌打损伤;骨折肿痛

用法用量内服:研末,1.5-3g。外用:适量,捣烂或研末调敷。

复方①治疮肿,风湿跌打: 鲜滚山虫三至五个。捣烂判敷患处,每日换药一至二次。②治骨折;复位后,用小夹板固定。取滚山虫三至五个之干粉与糯米粉调合,油炸熟后内服。③治子宫脱垂,脱肛:滚山虫干粉适量。调香油涂患处。(选方出《文山中草药》)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桤木

    药材名称桤木拼音Qī Mù别名水青冈来源桦木科桤木属植物桤木Alnus cremastogyne Burk.,以树皮、嫩枝叶入药。春季采集嫩枝叶;四季采树皮,鲜用或晒干。性味苦、涩,凉。功能

  • 扶桑

    药材名称扶桑拼音Fú Sānɡ别名大红花、红木槿、月月红、木花、公鸡花来源锦葵科木槿属植物朱槿Hibiscus rosasinensis L.,以根、叶、花入药。根、叶全年可采,夏秋采花,晒

  • 锡叶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锡叶藤药材名称锡叶藤拼音Xī Yè Ténɡ别名涩叶藤、糙米藤、水车藤来源五桠果科(锡叶藤科)锡叶藤Tetracera asiatica (Lour.)Hoog

  • 斜叶榕叶

    药材名称斜叶榕叶拼音Xié Yè Rónɡ Yè别名半边刀来源药材基源:为桑科植物斜叶榕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Ficus tinctoria Forst.f.subsp.gibbosa(B1.)C

  • 假芫茜

    药材名称假芫茜拼音Jiǎ Yuán Qiàn别名香信,番香茜(《广西药植名录》),野芫荽(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出处《陆川本草》来源为伞形科植物刺芫荽的全株。全年可采。原形

  • 山薄荷

    《中药大辞典》:山薄荷药材名称山薄荷拼音Shān Bò He别名摩眼子(《中国经济植物志》)。出处《吉林中草药》来源为唇形科植物香青兰的全草。8~9月采收全草,晒干。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20

  • 硬飘拂草

    药材名称硬飘拂草拼音Yìnɡ Piāo Fú Cǎo别名毛蜂子、茅草箭、透骨风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莎草科植物硬飘拂草的根。春、夏采收。原形态硬飘拂草,又名:结壮飘拂草。多年生草本

  • 鳞花草

    药材名称鳞花草别名牛膝琢、鳞衣草来源爵床科鳞花草Lepidagathis incurva D. Don[L. hyalina Nees],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广东、广西。性味甘、微苦,寒。功能主治清热

  • 白木

    《中药大辞典》:白木药材名称白木拼音Bái Mù别名野黄皮、鸡卵黄(《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小柑、小郎伞、搽散、野辣椒(《广西药植名录》)。出处《陆川本草》来源为芸香科植物大管的

  • 红药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红药子药材名称红药子拼音Hónɡ Yào Zǐ别名红要子、白药子[西北]、金荞仁来源为蓼科翼蓼属植物翼蓼Pteroxygonum giraldii Da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