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滇高良姜

滇高良姜

药材名称滇高良姜

拼音Diān Gāo Liánɡ Jiānɡ

别名良姜

出处滇高良姜始载于《滇南本草》,名良姜。《植物名实图考》卷二十五芳草类载:“高良姜,滇生者,叶润根肥,破茎生葶,先作红苞,火焰炫目;苞分两层,中吐黄花,亦两长瓣相抱。复突出尖,黄心长半寸许,有黑纹一缕,上缀金黄蕊如半米。另有长须一缕,尖擎小绿珠……故圃中多植之。”根据上述及附图,应为喙花姜 Rhynchanthus beesianus W.W.Smith,而非高良姜Alp

来源药材基源:为姜科植物喙花姜的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hynchanthus beesianus W.W.Sinth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鲜用或切片晒干。

原形态喙花姜,多年生草本,高0.5-1.5m。具肉质、增厚的根茎,须根粗,密被茸毛。茎中部以下被张开的鳞片状鞘。叶片3-6枚;叶柄极短,长约4mm,内面红色;叶舌膜质,长约2mm,鞘部张开,具紫色斑纹;叶片椭圆状长圆形,长15-30cm,宽4.5-9cm,先端短尾状渐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两面均无毛,干时边缘褐色。穗状花序顶生,长10-15cm,直立,有花约12朵,花序柄短;苞片线状被针形,长3-7cm,鲜时红色,平时紫红色,薄膜质,小苞片管状,长约1.5cm;花萼管长2.5-3cm,上部一侧开裂,先端2裂,具2个绿色的小尖头;红冠管长2-4.5cm,红色,上部稍扩大,裂片卵状被针形,长1.5-3cm,直立,上部淡黄色,基部淡红色,无唇瓣及侧生退化雄蕊;花丝突出于花冠之外,舟状,长约4.5cm,基部较阔;花药长6-8mm,花柱线形;子房被短柔毛,长约5mm。花期7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500-1900m的疏林、灌丛、草地或附生于树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云南。

性味味辛;性温

功能主治温中开胃。主脘腹胀痛;食滞不化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山紫菀

    《全国中草药汇编》:山紫菀药材名称山紫菀别名硬紫菀、土紫菀、蹄叶紫菀、马蹄紫菀来源菊科橐吾属植物蹄叶橐吾Ligularia fischeri Turcz.的根部。秋季挖根,除去泥土杂质,晒干。性味苦,

  • 香蕉根

    药材名称香蕉根拼音Xiānɡ Jiāo Gēn别名甘蕉根、大蕉根来源药材基源:为芭蕉科植物大蕉和香蕉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Musa sapientum L.[Mlparadisiaca L.v

  • 苦竹叶

    《全国中草药汇编》:苦竹叶药材名称苦竹叶拼音Kǔ Zhú Yè来源禾本科苦竹属植物苦竹Pleioblastus amarus (Keng)Keng f.,以嫩叶入药。全年可采,摘下

  • 鱼脑石

    《全国中草药汇编》:鱼脑石药材名称鱼脑石拼音Yú Nǎo Shí别名鱼首石、鱼枕骨来源石首鱼科动物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 (Richardson)或小黄鱼P

  • 乔木五加

    药材名称乔木五加拼音Qiáo Mù Wǔ Jiā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锈毛吴茱萸五加的根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canthopanax euodiaefolius Franch.var .fer

  • 白果槲寄生

    药材名称白果槲寄生拼音Bái Guǒ Hú Jì Shēnɡ别名欧寄生来源药材基源:为桑寄生科植物卵叶槲寄生的带叶茎枝。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iscum album L.var.meridianum

  • 水禾麻

    《中药大辞典》:水禾麻药材名称水禾麻拼音Shuǐ Hé Má别名山麻(《中国种子植物分类学》),大水麻、水苏麻(《贵州民间药物》)。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苎麻科植物大叶苎麻的根

  • 秃鹫

    药材名称秃鹫拼音Tū Jiù英文名bald Vulture别名狗头鹫、座山雕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鹰科动物秃鹫的肉或骨骼。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egypius monachus

  • 鹿胆

    《中药大辞典》:鹿胆药材名称鹿胆拼音Lù Dǎn出处《纲目》来源为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肝管末端的膨大部分。性味《纲目》:"苦,寒,无毒。"功能主治《纲目》:"消

  • 叶上珠

    《中药大辞典》:叶上珠药材名称叶上珠拼音Yè Shànɡ Zhū别名阴证药、大部参(《植物名实图考》),叶上花(《峨嵋药植》),叶上果(《中国药植图鉴》)。出处《民间常用草药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