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清风藤

清风藤

药材名称清风藤

拼音Qīnɡ Fēnɡ Ténɡ

别名青藤、寻风藤、一口两嘴、过山龙、牢钩刺、一个刺二个头。

出处清风藤之名始见于《本草图经》,曰:“清风藤生天台山中,其苗蔓延木上,四时常有,彼土人采其叶入药,治风有效。”《纲目》与《植物名实图考》均有收录,并有附图。但从以上本草图、文所示特征难以确定为何种植物。现时植物分类学文献中所述之清风藤,均为清风藤科植物清风藤。

来源药材基源:为清风藤科植物清风藤的茎叶或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bia japonica Maxim.

采收和储藏:春、夏季割取藤茎,切段后,晒干;秋、冬季挖取根部,洗净,切片,鲜用或晒干。叶多在夏、秋季采收,鲜用。

原形态清风藤 落叶攀援木质藤本。老枝紫褐色,常留有木质化成单刺状或双刺状的叶柄基部。单叶互生;叶柄长2-5mm,被柔毛;叶片近纸质,卵状椭圆形、卵形或阔卵形,长3.5-9cm,宽2-4.5cm,叶面中脉有稀疏毛,叶背带白色,脉上被稀疏柔毛;侧脉每边3-5条。花先叶开放,单生于叶腋,花小,两性;苞片4,倒卵形;花梗长2-4mm,果时增长至2-2.5cm;萼片5,近圆形或阔卵形,具缘毛;花瓣5,淡黄绿色,倒卵形或长圆状倒卵形,长3-4mm,具脉纹;雄蕊5;花盘杯状,有5裂齿;子房卵形,被细毛。分果片近圆形或肾形,直径约5mm;核有明显的中肋,两侧面具蜂窝状凹穴。花期2-3月,果期4-7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800m以下的山谷、林缘灌木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贵州。

栽培生物学特性 喜阴凉湿润的气候。在雨量充沛、云雾多、土壤和空气湿度大的条件下,植株生长涟壮。要求含腐殖质多而肥沃的砂质壤土栽培为宜。

栽培技术 繁殖方法:扦插或用种子繁殖。清风藤的自然结果率不高,故多用扦插繁殖:春季,硬枝扦插,按行株距6cm×6cm斜插于土中,保持湿润。插后45-60d可定植。按行株距250cm×250cm开穴,施足基肥后选阴雨天种植。

性状性状鉴别 茎呈圆柱形,灰黑色,光滑,外表有纵皱纹及叶柄残基,呈短刺状。断面皮部较薄,灰黑色,木部黄白色。气微,味微苦。

性味苦;辛;温

归经肝经

功能主治祛风利湿;活血解毒。主风湿痹痛;鹤膝风;水肿;脚气;跌打肿痛;骨折;深部脓肿;骨髓炎;化脓性关节炎;脊椎炎;疮疡肿毒;皮肤瘙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大剂量30-60g;或浸酒。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煎水熏洗。

各家论述《植物名实图考》:“清风藤,近山处皆有之。罗思举《草药图》云:清风藤又名青藤,其木蔓延木上,四时常青。采茎用。南城具寻风藤即清风藤,蔓延屋上,土人取茎治风湿,云藤以夤缘枫树而出树梢者为真,夺枫树之精液,年深藤老,故治风有殊效,余皆无力。其藤大抵与木莲相类,厚叶木强,藤硬如木,粗可一握,黑子隆起,盖即络石一种,而所缘有异。又《本草拾遗》扶芳藤枫树上者为佳,恐即一物。清风、扶芳,一音之转,土音大率如此。”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红木耳

    《中药大辞典》:红木耳药材名称红木耳拼音Hónɡ Mù ěr别名红靛、一口红(《文山中草药》)。出处《泉州本草》来源为苋科植物血苋的全草。原形态多年生直立草本。茎紫红色,高1~2米

  • 榜嘎

    药材名称榜嘎拼音Bǎnɡ Gā别名藏名:榜阿嘎保出处历代藏医药书均有记载。《蓝琉璃》记载:本品“基生叶三、四片,茎叶稍小,或深裂为七、八片,茎小而柔,花白色有蓝红光泽解时疫毒,清胆热。”《晶珠本草》、

  • 老虎姜

    药材名称老虎姜拼音Láo Hǔ Jiānɡ别名白药子(《宁夏中草药手册》),盘龙七、算盘七,鸡头参、山姜《陕西中草药》),惹涅(藏名)。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百合科植物卷叶黄精的根茎。春、

  • 西南金刚藤

    药材名称西南金刚藤拼音Xī Nán Jīn Gānɡ Ténɡ别名金刚菜、菝葜来源药材基源:为百合科植物西南菝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milax bockii Warb采收和储藏:8-9月采挖,

  • 霜红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霜红藤药材名称霜红藤别名山货榔、哥兰叶、米汤叶、绵条子来源卫矛科霜红藤Celastrus gemmatus Loes.,以根入药。生境分部甘肃、陕西、江苏、安徽、浙江、福建、台湾、

  • 美商陆叶

    药材名称美商陆叶拼音Měi Shānɡ Lù Yè别名洋商陆叶来源药材基源:为商陆科植物垂序商陆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Phytolacca acinosa Roxb.[P。Esculentav

  • 土木贼

    药材名称土木贼拼音Tǔ Mù Zéi别名木贼(《滇南本草》),纤弱木贼、接骨蕨、马人参、笔塔草(《广西野生资源植物》),节节草、斗眼草、豆根草、锁眼草(《滇南本草》整理本),笔头草

  • 猫脚印

    《中药大辞典》:猫脚印药材名称猫脚印拼音Māo Jiǎo Yìn别名水药、狗脚血竭、野麻、白花地丁(《云南中草药》),石岩酸饺草、满山红(《昆明民间常用草药》)。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为牻牛

  • 东风菜根

    药材名称东风菜根拼音Dōnɡ Fēnɡ Cài Gēn别名钻山狗(《湖南药物志》),疙瘩药、草三七(《贵州草药》)。出处《中国药植志》来源菊科植物东风菜的根。性味辛,温。①《湖南药物志》:&

  • 方儿茶

    药材名称方儿茶拼音Fānɡ ér Chá别名棕儿茶来源药材基源:为茜草科植物儿茶钩藤带叶嫩枝煎汁浓缩而成的干浸膏。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Uncaria gambier Roxb.原形态儿茶钩藤,常绿藤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