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海螺壳

海螺壳

《中药大辞典》:海螺壳

药材名称海螺壳

拼音Hǎi Luó Ké

出处《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

来源骨螺科动物红螺。采得后除去残肉和泥土,煅后碾碎用。

性味《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甘咸,微寒。"

功能主治《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化痰消积,止痉。治胃痛,淋巴结结核,手足抽筋。"

用法用量内服:研末或煎汤,1~5钱;外用:研末调敷。

复方治慢性骨髓炎:海螺壳煅成炭一两,人中白三钱,冰片八分。研细,用陈猪油或麻油调成稀糊状,外敷。(《单方验方调查资料选编》)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海螺壳

药材名称海螺壳

拼音Hǎi Luó Ké

英文名Conch Shell

出处出自《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

来源药材基源:为骨螺科动物脉红螺和皱红螺等的壳。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Rapana uenosa(Valenciennes)2.R.bezoar(Linnaeus)

采收和储藏:捕得海螺后,去肉取壳,洗净,晒干。

原形态1.脉红螺,贝壳略近梨形,质坚厚,一般壳高50-120cm,宽45-95mm,大者高可达150mm,宽120mm,螺层约6层,每层宽度增加迅速,颖合线浅。壳顶尖细,光滑。螺旋部较低。体螺层的中上部极膨大,基部渐缩小。壳面粗糙,具有排列整齐蝗螺肋和细的生长线。肩角结节突起,在体螺层上结节成三角形,特别突出,有时呈棘状。于肩角的下方还有3-4条具结节突起的粗肋。壳面黄褐购,具棕褐色斑点。壳口大,长卵形,内面杏红色,有次光。前沟短宽,外唇厚,边缘具有与螺肋相应的缺刻。内唇后方薄,后沟不明显,贴附于体螺层上,前方加厚,向外伸卷,与体螺层前部的螺肋共同形成假脐。厣角质,椭圆形,坚固而厚棕红色,核位于靠外唇的边缘。体柔软,头部前腹面有口,头上有触角1对,各有一黑色小眼。足部宽大,灰黑色。

2.皱红螺,贝壳略近梨形,质坚厚,一般壳高77-97mm,宽58-74mm,螺层约7层缝合线浅,在缝合线下方常形成强的皱褐体螺层极膨大,尤其是体螺层的肩角上部具有显着的薄片状褐叠。在肩角下部有2-3条带有片状结节的螺肋,壳表黄褐色,或具红褐色斑点。壳口大,卵圆形。周围白以或查红色。厣角质,红褐色。其他形状近似前种。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 1.幼螺多生活于低潮线附近的岩石间;成体多栖息于低潮线以下数米至数十米深的细沙或多泥的海底。能捕食其他软体动物。雌雄异体,产卵期约5-8月,卵产在甲壳质的狭长卵袋中,每一卵袋包含卵子数百至数千个,于水温23-26℃时,3-4星期即可变成面盘幼虫,破袋而出,过一段时间长成幼螺,2年可达性成熟。

2.生活于低潮线附近及19-41m深的泥沙质海底。

资源分布:1.我国沿海分布很广,以北方沿海为最多。

2.我国分布于东海、南海。

性状性状鉴别(1)脉红螺壳,贝壳大,壳高约10.4cm,宽约7.8cm。壳面黄褐色,具棕褐色斑点。螺层6层,缝合线较浅。螺旋部稍高起,其高度占壳高的1/5-1/4。体螺层中部宽大基部收窄。壳面密生较低的螺肋,粗细较均匀,在各螺层的中部和体螺层的上部有一条螺肋突然向外突出,形成肩角,将螺层分为上、下两部,两部相交近于90°角。壳口大,边缘具有与螺肋相当的缺刻,壳口内面杏红色,有珍珠样肖泽。质坚厚,不易破碎,破碎面呈层状。气微腥,味咸、甘。

(2)红螺壳,形状与脉红螺相似,但壳高约7.7cm,宽约5.8cm。螺层约7层,螺旋部短小,稍高起,约为壳高的1/3。壳面生长纹密集,体螺层下半部有3条稍精壮的螺肋,肩角有短的棘突。质坚厚结实。

炮制1.海螺壳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干燥,用时捣碎。

2.煅海螺壳《寿世保元》:醋淬。现行取净海螺壳置适宜容器内,于无烟的炉火中煅红,取出,放凉。用时捣碎。

性味味咸;性寒

归经肝;胃经

功能主治解痉;制酸;化痰散结。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神经衰弱;四肢拘挛;慢性骨髓炎;淋巴结结核

用法用量内服:煮食或煎汤,30-60g。外用:适量,取汁合药点眼。

注意《本草求原》:“肠胃虚寒者忌。”

复方治慢性骨髓炎:海螺壳煅成炭一两,人中白三钱,冰片八分。研细,用陈猪油或麻油调成稀溯状,外敷。(《单方验方调查资料选编》)

各家论述《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化痰消积,止痉。治胃痛,淋巴结结核,手足抽筋。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杨树花

    药材名称杨树花拼音Yánɡ Shù Huā来源药材基源:为杨柳科植物毛白杨、加拿大杨或同属数种植物的雄花序。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Populus tomentosa Carr.2.Populus c

  • 赤杨

    《中药大辞典》:赤杨药材名称赤杨拼音Chì Yánɡ别名木拨树、木瓜树、水冬果出处《中草药土方土法战备专辑》来源为桦木科植物赤杨的嫩枝叶及树皮。春、秋采收。原形态落叶乔木,高达20

  • 珊瑚冬青

    药材名称珊瑚冬青拼音Shān Hú Dōnɡ Qīnɡ别名野白醋叶、红果冬青来源冬青科珊瑚冬青Ilex corallina Franch.,以根、叶入药。生境分部江西、湖北、四川、贵州。性味

  • 蟾舌

    《中药大辞典》:蟾舌药材名称蟾舌拼音Chán Shé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或黑眶蟾蜍等的舌。功能主治《纲目拾遗》:"拔疔。"复方治鱼脐疔:(

  • 莙荙菜

    《中药大辞典》:莙荙菜药材名称莙荙菜拼音Jūn Dá Cài别名菾菜(《别录》),甜菜(《日华子本草》),牛皮菜(《滇南本草》),石菜(《本草求原》),杓菜、猪牳菜(《广州植物志》

  • 白沙蒿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沙蒿药材名称白沙蒿别名籽蒿来源菊科白沙蒿Artemisia sphaerocephala Krasch.,以种子入药。生境分部内蒙古、陕西、宁夏、甘肃。性味辛,温。功能主治消炎散

  • 大果卫矛

    药材名称大果卫矛拼音Dà Guǒ Wèi Máo英文名root of Denseflower Euonymus别名白鸡槿、青得方。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卫矛科植物大果卫矛的根

  • 黑珠芽薯蓣

    药材名称黑珠芽薯蓣拼音Hēi Zhū Yá Shǔ Yù别名野胭脂、毛狗卵来源药材基源:为薯蓣科植物黑珠芽薯蓣的块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ioscorea melanophyma Pramet Bu

  • 棕竹

    药材名称棕竹拼音Zōnɡ Zhú英文名palm别名筋头竹、棕树、美三出处始载于《中国种子植物科属辞典》。来源药材基源:为棕榈科植物棕竹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hapis excelsa(Thunb

  • 玉米轴

    《中药大辞典》:玉米轴药材名称玉米轴拼音Yù Mǐ Zhóu别名罐泰子(《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包谷心(《重庆草药》)。出处《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来源为禾本科植物玉蜀黍的穗轴。原形态